“鲁智深检修队”班组长李彬(右)和队员一起忙碌。(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4月中旬,宜宾的阳光已有些火辣。在临港区沙坪街道火花村(顺南街村)南溪农网工程中心村改造项目现场,南溪供电公司配网农电检修中心一群“胖哥哥”正在忙碌,他们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鲁智深检修队”成员。他们忙着架起3根电桩、安好变压器,这样才能满足入夏以后,村民们的电需求——不仅要满足生产用电,还要让空调、冰箱等大功率电器“用得上”。
那群“大汉”来了 我们就放心!
4月中旬正值春耕春灌春种时,沙坪街道火花村(顺南街村)干旱,水田里长出了地皮草,村民有点急了。
以前,顺南街村若大场镇和周边村民,仅靠一个25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供电,户数多、负荷重,之后又增加了天桂社区新农村集中居点。“小马拉不动大车”,电压不足,水都抽不上坡。
当天,南溪供电公司监测到火花村(10千伏黄溜线沙坪镇顺南街村台区)出现低电压现象,配网检修中心的“胖哥哥”们马上赶了过来。抢险车载工器具、变压器、导线,再装上瓷瓶有100多斤,用两米长的横担组装成双荷担紧固好、挑着走,两位“胖哥”一气呵成,动作“行云流水”。
村民们说,“大汉来了,我们心里有底了!”
沙坪街道顺火花村(顺南街村)村民洪志明说,我们对这些戴头盔、身着蓝色工作服的“胖哥”都很熟悉,“他们肯定可以解决问题”。
打电桩要占用土地,洪志明急忙表态,“我支持,这是为了我们用电方便嘛!”
村民洪大叔也松了口气,“等电压问题解决,我要添置一个抽水泵。年纪大了,没气力挑水了。还有,下次孩子们回来,要买台空调,再来辆电瓶车代步,这些都需要电。”
“鲁智深检修队”成员在南溪农网工程中心村改造项目现场。(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爬山涉水不畏艰难 “鲁智深检修队”小有名气
南溪供电公司配网农电检修中心的“胖哥”们早已小有名气,班组16人,体形高大占了7人,体重都在170斤至200斤之间。公司组织拔河比赛,“胖哥”们黑着脸站一排,大喝一声“咱哥们有力量”气势威武。
常年的野外进行电网作业,检修队人员练就一身本领:在偏远农村塌方现场与泥石流“擦肩而过”,行走在悬崖峭壁旁……电力抢修、爬杆、架线、组装设备,他们个个麻利干练,块头大、体力够就是他们额外的优势。
对他们来说,“扛着电杆在不能通车的小道上走,是寻常事”。
2014年7月,接连几日暴雨过后,与南溪区交界的自贡市富顺县富善镇阳升村水位上涨3米多,将连接两岸的新筑堤坝冲毁。周围高山多处山体滑坡,泥石流频发。南溪供电公司供电区的阳升二社配电变压器就在小河边上,洪水将变压器台架的拉线坑淘空。电杆拉力没了,杵在田中的变压器台架两基断裂,严重倾斜。
电杆随时可能倒伏,同杆架设的高、低电线可能会绷断。电线绷断的话,不仅是断电,还有可能伤及村民。检修队来到现场勘查,发现大公路早就被水淹没了。
怎么办?村民带路走小道。检修队员穿着防滑胶鞋,10个人扛着10米长的电杆“嘿着嘿着”走,来来回回徒步10公里,豆大的汗珠打湿了蓝色的工作服。
队员们将断裂的电杆做好安全措施,危险解除,再重新立电杆,组装拉线、架线,恢复了阳升二社供电。
当地村支书赵大直夸:“南溪来的电工,个个是好汉!”
久而久之,检修队成员都是“鲁智深”的说法流传开来。慢慢的,“鲁智深检修队”小有名气,不仅村民这样叫,电力公司内部也觉得很形象。
工作时,李彬严肃认真。(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自身功夫“硬” 班组长30年没出过事故
“鲁智深检修队”的班组长李彬年轻时当过兵,有一张严肃认真的脸,一看就“特别靠谱”。在电力战线工作30多年,没有出过一次事故。
李彬不是专业出身。“边干边学,抄电表、搞维护,啥都做过。跟着老师学,现场实践。当然,这些还不够。”李彬笑着说,“不看书是不行的!各种专业知识、指标,都要从书上来。要问如何保障不出事,实践和理论必须结合,认真、严格执行标准,要一丝不苟、一丝不差。”
“人强不如家伙硬”,电网抢修建设是高风险作业。李彬作为班组长,特别重视安全管理,经常和几个兄弟常收拾安全工器具库房,清理残损、 废、过期安全工器具,将库房收拾得条理井然,进出方便。
收拾临时钢拉绳时,电工们要戴上线手套,一圈圈收拢叠回。圈口不一,全凭收线人的眼力和感觉,很是费力费时。有时钢绳毛了,隔着手套也把手扎出血。李彬和几个队员一起想法,找来轴承、钢管切割、钢条组装实践,装了拆,拆了又装,反反复复,研究出一种旋转携带架代替手工。这样一来,钢绳经用了,也不再伤人了。
南溪供电公司副总经理何伟经手安全工器具的购置。据他讲,李彬等人的小发明,不仅更安全,每年还可以为公司节约4万元器具成本。
这位“黑脸大汉”也有柔情。(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热心热肠 “好汉”也有柔情一面
沙坪街道天桂6社五保户龚家彬年近60岁,患有疾病,平时靠拾捡垃圾和低保救济为生;还有一户,居民孟某早年因工受伤造成神志不清,需长年治疗。两户困难户原住房因塌方损坏不能居住,2015年冬季,当地政府部门为两户特困户无偿重建居室。
为两户特困户制定供电方案的任务落到了检修队身上。李彬发现,贫困户的新居虽然交通便利,附近却无电源点,搭线接火存在较大困难。于是,检修队员们义务投工投劳为两户特困户立杆架线,接通电源,安装照明系统。根据两住户生活需要,还增设了插座。
两位老人不熟悉新装照明系统的控制,李彬手把手教老人如何摁开关。“这里摁下去就对了,用电上有啥问题,直接给我打电话。”李彬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