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港聚业兴“智造”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和三峡库区腹地。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港口资源优势,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孕育“四新”

依托港口,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重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政策支撑等手段不断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向临港地区集聚,孕育出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隆冬时节,长江北岸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在长江流域,果园港的战略地位不可谓不大,它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向西,可通过中欧班列(重庆),连接大西北、中亚及欧洲地区;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向南、向北可通过高速公路和铁路实现对内陆地区货物的聚集和辐射。

如今,运往四川、陕西、甘肃各大钢厂的铁矿石、铬矿石、石油焦等大宗散货,大多都选择在果园港中转。数据显示,重庆果园港2017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5万标箱,同比增长33.1%。

以果园港为龙头,重庆在区域内679公里的长江水道上布局打造了“1+3+9”港口群,其中包括江津珞璜、涪陵龙头、万州新田3个铁公水联运枢纽港以及寸滩、永川朱沱、渝北洛碛等9个专业化重点港口。

在两江新区,新能源、电子核心部件、机器人、云计算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占GDP比重已达到26.9%。不久前,包括商汤科技人工智能园在内的2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两江新区,合同投资额174.48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600多亿元。

在“长江入渝第一站”的江津区,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白沙工业园和双福工业园四大工业园区已经建成,吸引了津油纳米液晶面板等近百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四大工业园区产业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

在三峡库区腹心的万州区,新田港首期工程1号、2号泊位最近刚刚投用。在此之前,看中便捷的水运交通,长安跨越商用车、施耐德电气、雷士照明等200多个低碳环保项目已经落户到港口附近的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陆续投产。万州逐步形成了汽车制造、能源建材、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等为主导的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全市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68家,实现产值3591.6亿元,增长32.6%。“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对重庆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转向“三高”

重庆市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技术改造、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等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朝着高新化、高质化、高端化转型提升

1月11日,长安汽车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LTE-V及5G车联网联合开发研究,推动传统汽车制造向智能互联汽车转型。

无独有偶,全球第二大笔电制造商仁宝集团在渝全资子公司重庆翊宝智慧电子装置有限公司宣布,将于近期开工建设“翊宝智慧电子装置(重庆)二期项目”,主要从事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这两家企业的“新动作”正好契合了重庆推动以汽车和笔记本电脑为主导的传统制造业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实践。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最近几年,重庆市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技术改造、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等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朝着高新化、高质化、高端化转型提升。

当前,重庆正在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行动。按照计划,今年重庆将实施“机器换人”改造工程,推动英业达、广达、大江美利信等1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建设3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以市场化机制打造西永综合保税区及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智能化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还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据了解,重庆近两年组织实施了33个清洁改造、低碳改造、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创建国家绿色工厂6个、绿色园区1个。累计关闭退出煤矿354个、2017年去煤炭产能264万吨,提前1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去产能3年目标任务;在2016年去钢铁产能517万吨基础上,全面取缔20家“地条钢”企业,去除钢铁产能289.17万吨。(吴陆牧 冉瑞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2月 18日
下一篇 2018年 2月 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