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版《时间都去哪儿了》幕后故事

王樊明

图一为李长龙

图二为彭琦

图三、四、五为工务版《时间都去哪儿了》MV截图

工务版 《时间都去哪儿了》MV部分歌词:

武陵山下春意浓,汉宜油菜正开花。铁道线上度芳华,风霜雨雪几春夏。记忆中的道钉锤,轰隆隆的冲击镐,一生把爱交给它,只为了平安回家。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细心守护一辈子,满脑子都是轨距方向水平。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无怨无悔一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2014年春晚的一曲 《时间都去哪儿了》火遍了大江南北。近期,由荆门桥工段自发改版的 《时间都去哪儿了》MV也一夜走红。6月13日,仅发布在优酷网站的当天,点击量就突破5000余人次。

“武陵山下春意浓,汉宜油菜正开花。铁道线上度芳华,风霜雨雪几春夏……”

这首由该段职工自编自拍自唱的铁路工务版 《时间都去哪儿了》,通过一个个镜头的剪辑,记录了铁路工务人无畏酷暑严寒,精心养修线路设备的真实状态。

“细心守护一辈子,满脑子都是轨距方向水平。”在片中看到自己身影的荆门东站线路工区老工长龚少平感慨道: “这句歌词是我一辈子工作的真实写照。”

这首MV无论是歌词,还是画面,都充满工务元素,极富铁路特色。荆门桥工段党委书记杨斌说: “MV拍得很好,内容朴实,紧扣生活,贴近实际,很有教育意义。这既是我们荆桥人生活的真实反映,更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铁路工务版《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改编者王华、演唱者李长龙、拍摄者彭琦三人还都是铁路子弟。日前,笔者赴湖北荆门走近了这三名 “铁二代”采访,向大家讲述工务版 《时间都去哪儿了》那些事儿……

李长龙:唱就唱得响亮

李长龙现任荆门桥工段枝城桥隧车间桥梁工,爱好音乐,先后参加了《梦想中国》 《中国梦之声》 《中国达人》 《湖北网络歌手》等选秀节目,曾入选 《快乐男声》武汉赛区50强、全国亚运歌手挑战赛西安赛区30强。

“我的 ‘野路子’唱法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但是我在用心唱。”这是李长龙对笔者说的第一句话。

在愉快的聊天中,李长龙讲述了他录唱MV的经过: “有一天,王华姐给我打电话,问我听过春晚 《时间都去哪儿了》没有,有没有兴趣翻唱这首歌。我早就听过这首歌曲,而且还特别喜欢,所以就满口答应了。当我拿到改编的歌词后,就试唱了几遍,感觉还是蛮流畅的。当然,我还根据试唱的心得,和王华姐商量后对歌词里个别词句做了改动。MV放到网上后,我就在找自己的毛病。如果当时能配着画面来唱,有些地方可能会唱得更好些。不过,看到网友们的好评,还是蛮感动的。随后,我将MV传给了妈妈,明显感觉到她听哭了。

“看了孩子发过来的链接,听了这首MV,当时我忍不住哭了。”长龙的妈妈邹昌蓉在外地,她接受笔者电话采访时说, “我并不是因为孩子唱得有多么好,孩子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放弃,让我很感动。”

彭琦:拍就拍得出彩

“有一个职工擦汗的镜头,这个特写是不经意拍到的,我用到最后压题,体现了工务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效果非常棒。完成MV后,我第一个就拿给我老婆看。因为她是路外人,按她的建议我把她看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彭琦说。

王华:编就编得感人

王华是荆门桥工段宣传助理,谈到工务版的 《时间都去哪儿了》MV的歌词改编,王华娓娓道来: “我对这首歌的原词很熟悉,宜万线、汉宜线又极具代表性,所以当写下 ‘武陵山下春意浓、汉宜油菜正开花’这句话后,后面的歌词就顺畅了,融入了很多铁路特点、工务元素,一气呵成完成了改编。毕竟我和父亲还有老公都是工务人,对工务情感至深。我们制作这首MV,没有花钱请专业公司策划、拍摄。我们三个人边摸索、边借鉴,只付了500元录音棚的费用。所以当MV上传到网站上,4天点击量过万时,感觉有点小惊喜。这是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王华14岁的女儿陈睿安说: “妈妈给我看了他们制作的MV后,有个细节特别感动:有一个慢镜头,一名工人在戴帽子,很多白发……他们的确是用一生为铁路事业做贡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5年 8月 23日
下一篇 2015年 9月 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