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传说,日本的机床技术非常发达,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社长若林克彦早在1991年就发明了一种不会回转的螺母,世界上很多高铁公司都采用了哈德洛克的螺丝,中国的高铁也不例外。
这家公司甚至把图纸放在官方网站上,因为他们相信你拿到图纸也无法生产出来。
很多人信以为真,直到铁科轨道登上了科创板,IPO招股书显示,现在中国高铁的螺丝并不是采用的哈德洛克,而是由铁科院研发的分别授权给铁科轨道等几家中国公司的技术。
事实上,为了高铁轨道固定,使用的技术远远不止一个永不松动的螺丝那么简单,而是一整套的扣件系统。
铁科轨道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生产的高铁扣件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网,既有在平原地区修建的主干线路,又有在西北高寒风沙地区修建的首条高海拔线路——兰新高铁(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在东北地区修建的世界上第一条高寒铁路——哈大高铁(黑龙江哈尔滨—辽宁大连)、在西南崇山峻岭间修建的云桂高铁(云南昆明—广西南宁)以及在东南沿海湿热地区修建的温福高铁(浙江温州—福建福州)等特殊地理地貌区域线路。在长期的产品服务中,公司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一、公司的业绩情况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产业转型?
高铁的供应商给出了答案,作为“传统”制造行业,由于客户是溢价相对比较高的高铁,供应商们拿到了更高的毛利率,员工收入高,消费能力强,对先进制造的产品需求量增加,拉动经济进一步提升。
公司2019年营收达到了12.6亿,净利润1.9亿,公司毛利率超过30%。
苹果、IBM等高科技公司的毛利率在30%-40%左右,Intel等芯片企业毛利率更是高达60%左右,华为通过产业升级,其供应商的平均毛利率都能到40%左右,更加先进的制造能够换来更高的毛利率,不再在低附加值的领域靠低廉的人力成本堆销售额,只有消费者钱包鼓了,才能真正带动整个国家的企业正向发展。
二、技术实力
中国高铁起步并不早,初期引进了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时过境迁,短短二十年,中国高铁已经成为全球当仁不让的最强大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庞大的里程数、广阔的地域带来的复杂多变的地形需求,在不断的自主化攻关中,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开始遥遥领先。
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掌握高铁特殊调整扣件系统技术的扣件系统集成商,该技术提供高铁线路沉降变形修复的解决方案,解决了轨道板沉降引起的线路不平顺难题。
引用一个比较旧的数据,截止2018年底,全长:38155.5公里,运营中:22000公里,施工中:18155.5公里。中国在营的高铁里程数,占全球的60%,而且还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
世界第一的需求,培育了世界第一的公司,培养了世界第一的人才。
招股书显示,公司拥有 19 项发明专利、 82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 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三、风险提醒
1、过度依赖大客户。
告期,公司向前五名客户(同一实际控制人合并口径)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70%以上。
当然,目前高铁生产商高度集中,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2、核心专利技术非独家授权。
四、募资用途
公司募资约12亿元,主要用来建设1800万件高铁扣件设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