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温·坚守 | 夜间,他们为地铁道岔“把脉问诊”

深夜正浓,当分针与时针在12点处交叠,南京地铁2号线油坊桥站最后一班列车徐徐到站,都市夜归人们收叠起一天的疲劳与倦意,踏出站台匆匆奔向家的方向。结束一天高温蒸煮的城市也在余温中暂时回归静谧。此刻,在地铁轨道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提工具包,打开列车站台旁写着“乘客止步”的玻璃门,踏入列车轨行区,开始对道岔进行夜间“问诊”。

与时间赛跑:3小时内完成16个转辙机检查

“活动扳手3个,固定扳手2个,锤子1把,2/4毫米检测块1个,尖嘴钳1把……”7月14日凌晨0:10,南京地铁通号分公司2号线信号正线2班班长张泽认真念着手中的工具确认单,一旁的组长包翔一一进行实物对照。这是每晚进入列车轨行区开始信号检修的前序工作。

严防细节中的魔鬼:守牢“2/4毫米”安全关

凌晨2点,户外温度依旧高达36.5°C,闷热与深夜交叠,让人更感疲惫,但包翔和工友们仍要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在昏暗作业环境下,我们面对的是精确到毫米级检测标准,要时刻保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紧迫感。”包翔认真地说道。

安全无“小事”:平凡岗位上多一份坚守

“2号岔调一下”“D0102调三下”……轨道上时不时传来检修师傅们的交流声。螺丝紧固,数据测量,参数调整,道岔油润,在为道岔各环节“把脉”的同时,一项项检测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天色微微泛白,这一场夜间“体检”也进入尾声。与白天高温暴晒不同,夜晚余热蒸煮产生的细小汗珠密密黏在工友们的额头与脸颊上,大家只能在拿工具换手的间隙快速抬起胳膊揩一把,汗水混着油渍在脸上留下道道黑印,湿透的工作服上“爬”出条条白色盐渍。

用脚步丈量黑夜的长度,用专业守护百姓出行安全,致敬每一位“夜行者”的坚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7月 11日
下一篇 2022年 7月 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