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着阿修参与父亲节活动,每个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将色纸剪下小块,并贴成一张爸爸的脸。每张爸爸的脸孔都充满着慈祥与和蔼,可是阿修剪下的色纸却是呈现锯齿状,贴在纸上彷佛爸爸脸上尽是刀疤,妈妈想,为什么阿修不会好好剪纸呢?
许多妈妈会以孩子会不会使用剪刀做为与其他孩子比较的项目,的确,使用剪刀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显示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时,要能够顺利使用剪刀,手眼协调、双侧协调、自我安全意识也都达到足够的发展。
从儿童发展及感觉统合角度来看,约在四岁左右孩子就可以发展出拿剪刀将一张纸剪成两半,但这也容易造成妈妈的误会:「反正四岁就会用剪刀了,现在孩子还小不用练习!」任何能力的养成,绝对不会突然出现,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累积与练习,才能发展出表现优异的能力。从临床统计与观察,孩子在两岁的时候的认知、动作与协调性已经发展到可以学习使用剪刀,但也不是直接将剪刀交给孩子,而是必须循序渐进地让孩子熟悉剪刀、提升操作技巧:
从撕纸开始:大人们总会认为孩子应该练习使用剪刀,这样才是成长的表现,但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当中,却不知使用剪刀有甚么乐趣!因此建议妈妈先带着孩子从撕纸开始,让孩子体验纸张被撕成两半时的视觉与听觉刺激,并且训练手指头向内弯曲的力量。妈妈可以带着孩子将撕开的纸张拼贴成另一幅画,让孩子觉得纸张被撕成两半是具有乐趣的!藉此可以提升孩子将来使用剪刀的动机。孩子在这个时期对于物品都具有「破坏」的动机,他们藉由破坏来获得各种声音与视觉上的刺激,同时还可以吸引妈妈的注意、得到妈妈关心,因此妈妈可以利用撕纸的时候给予机会教育,让孩子知道只有在妈妈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破坏物品,间接养成孩子听从指令的习惯。
使用安全剪刀:市面上的安全剪刀有很多种,对于2-3岁的孩子建议采用的安全剪刀,除了不具有刀片以外,更可以选用可以自动张开的剪刀,这可以让孩子只需用力将剪刀闭合,而张开的动作就交给剪刀自己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剪刀,也可以请妈妈带着孩子的手来剪纸,孩子负责闭上剪刀,妈妈协助将剪刀打开。这时期的孩子双手协调尚未发展完全,对于一手拿纸,一手拿剪刀会出现不协调,因此必须请妈妈协助握住纸张,先让孩子获得剪纸的成功经验,孩子才会愿意继续练习。
任意剪纸到规则剪纸:当孩子愿意自己拿着纸张与剪刀,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剪剪看,并且剪下来的纸张也可以练习拼贴画。在这时期练习时可以鼓励孩子全程自行操作剪刀,而剪刀的使用仍是以安全剪刀为主,但可以开始尝试各种不同厚度的纸张,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用力程度。当孩子任意剪纸顺利了,妈妈可以利用麦克笔在纸上画上粗粗的线条,不论直线或曲线都可以,然后请孩子要剪在线条里面,把图型剪出来,这可以训练孩子更高级的剪刀操控能力,并且让剪纸变得更为有趣。
当我们依照孩子的发展来训练孩子使用剪刀的能力时,如果孩子依然无法顺利将纸张剪成一半,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是否力量不足?孩子的小肌肉力量若无法平顺地使用剪刀,就可能无法把纸剪开,或者剪起纸来出现如齿轮班的锯齿状,这时候我们会怀疑孩子的力量是否不够,所以平时可以利用捡小豆子、捏黏土来训练力量,当孩子的肌力与耐力提升了,剪纸的质量将会更好。
是否协调性不佳?如果孩子无法一手拿着纸、一手拿着剪刀操作,除了考虑之前的练习不足以外,也可以利用其他游戏来加强孩子的协调性,像是转螺丝螺帽就是训练双手协调很好的游戏,妈妈给孩子一定数量的螺丝螺帽,请孩子把它们全部组合起来,妈妈帮忙数一数需要多久时间,藉由多次练习孩子将可以使用越短的时间来组合,这也表示孩子的协调性与反应速度提升了!
缺乏兴趣?如果妈妈视使用剪刀为一种必修的课程,而忽略了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使用剪刀的话,孩子将在缺乏动机的情况下不愿意配合妈妈给予的游戏。除了依照之前所述的「循序渐进」原则外,妈妈可以寻找一些类似「剪刀」一样需要开合操作的物品,例如镊子夹小积木,或是晒衣夹夹小卡片等,一方面训练孩子小肌肉力量,一方面提升孩子对于这类操作的兴趣,渐渐地,孩子将会愿意配合妈妈的引导,学习剪刀的操作,并且将表现的更好!
整体来说,训练孩子使用剪刀必须注意孩子小肌肉发展、协调能力以及参与动机,并且循序渐进的提升难度,才能让孩子愿意接触剪刀、参与活动,如果孩子不愿意使用剪刀或操作不佳,不要过度要求孩子练习,应仔细找出孩子表现不佳的原因,这样才能让孩子打从心底愿意练习,也同时让孩子在将来求学时对于美劳活动更为热衷,并且获得更高学习成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