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匠小传
邓连朝
冀南新县李家庄,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有个李木匠,技艺高超品德高尚,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是人们在传颂过程中,李木匠的名字被职业所代替,人们只知道李家庄有个大名鼎鼎的李木匠,除了本村人以外没人知道到底叫什么了!
李木匠从小家庭贫寒,十一、二岁就被送到一个木匠铺里当学徒工。开始连工钱也不给,仅仅提供食宿,而且伙食极差。说是学三年、帮三年,哩哩啦啦又一年。但是实际上在旧社会里,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家法不可外传”等等禁忌,木匠师傅只是安排学徒工干这干那,从不传授技艺。而且一件木器活流水线似的若干部分,每个人只会做自己的零部件,整个木器只有师傅心中有数。不客气地说,悟性差了,一辈子也出不了师。
李木匠开始非常羡慕师傅的手艺,在认真钻研中遇到困惑了就请教师傅,没想到被师傅呵斥道“干好你的活就行了,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从此李木匠只是用眼看用心想,别人下班后,他自己用边角料悄悄地做模型。经过多少次拆了装、装了拆的折腾,最后基本上达到了师傅没给别人加工一件样式不一样的木器,他都做出一个模型。为了防止别人发现,他就把这些模型零零星星地已回家拿换洗衣服的名义捎回去,藏的严严实实。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就在木匠铺里当了七八年学徒工了。期间跟着师傅和师兄弟们给人加工过好多木器活,有的时候,还到主家帮着人家盖房子搭配梁檩。作为木工,需要榫卯严丝合缝,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就要返工,甚至包赔主家损失。有一次师傅跟主家喝多了,在梁檩上下错了尺码,上梁的时候,梁太长了被迫临时锯下来一两寸,师傅用长木匠短铁匠诡辩搪塞了过去,主家也没好意思说什么。关键是上檩条的时候,出问题了,有两根对接的檩条差二寸,在梁上中间悬空着,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掉下来。主家的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对师傅开始发难,要么包赔损失,另买两根与房上其他檩条一样的檩条及其误工费,要么把手砸坏,摆桌酒席,当众宣布永不从事木作行业。而且信誓旦旦地说他的檩条是檀木的,多么多么值钱。同时又说梁是金丝楠木的,锯下来的也瞎了,师傅也得赔偿。师傅一下子被打懵了,干了一辈子木作,尽管也积攒了几个钱,但是面对天价赔偿和苛刻条件也是招架不了。
“什么是檀木,檀木有什么特点:1.黑檀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呈白色至浅红褐色。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能防百毒,泡水可治疗多种毒;2.绿檀木,质坚实,极耐磨耐腐,置水则沉,带香气且经久不衰。历来是不可多得的雕刻、装饰及家具的上好木材,制成的各种绿檀制品、绿檀饰品、绿檀工艺品在我国和国际上都具有收藏和装饰的价值;3.紫檀木,材质致密坚硬, 密度大于水,色调呈紫黑色,微有芳香。心材呈血赭色,有光泽美……掌柜的你的檩条不是檀木的而是梭木的,你的梁更不是金丝楠木的,有事说事别讹人。再说什么事得等到斗烂,出水才看两脚泥……”“别给我耍嘴皮子,你师傅这事你就给我说怎么处理吧”一向碰瓷的事主气焰嚣张地打断了李木匠的话恶狠狠质问道。
“这事简单得很,看我的”李木匠说着就带着家伙什蹭蹭蹭上了屋顶,先是把从梁上锯下来的那节圆木做成两边都带着榫卯的接头,然后脚踢手扒拉地把中间悬空的衔接好,向下面招招手,大家上来看看还有什么问题。事主一看,梁上锯下来的都使上了,檩条来了个环环相扣,而且金镶玉玉裹金,即便锤子砸也砸不开,两根檩条跟焊成一体一样。无论从结实度还是从色相上,都是无可挑剔,事主只得作罢。
经过此事,师傅和师兄弟对李木匠刮目相看,师父的幺女更是对他爱慕有加。“李大哥,给我做个梳妆台!”“小李师傅,给我做个炕琴”师傅的幺女没事了总是缠着李木匠,这事可把对师傅幺女有想法的二师兄给得罪了。从此以后,二师兄开始想法设法找茬发难。“小李,你看今天四下没一滴水,钻头迟钝了,你帮忙找点水,实在不行的话,就用嘴含一下钻头也行”在木器上钻了半天的钻头烫的吓人,用嘴含不烫个泡才怪呢,但是确实找不到水,怎么办呢?有了,李木匠拿着钻头,走到没人地方,解下裤腰用生殖器对着钻头冲刷起来,自然钻头被湿润了,再干活的时候,更加有利。只是不明就里的二师兄被迫边干活边闻着尿骚气,一晌下来苦不堪言。
吃了暗亏的二师兄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而是更加变本加厉的折腾李木匠。有次,到一户人家拆旧房用房梁打家俱,二师兄事先看到房梁下有个马蜂窝,心里有了算计。“小李,你眼好手艺高,搬梯子看看那架梁能出多少木料,做多大尺寸的家伙什。”看到二师兄一闪而过的神情,李木匠 嘴里应答着,心里开始盘算起来。这样李木匠搬着梯子边走边想,突然一只马蜂从老屋里飞了出来,李木匠手忙脚乱好一阵子才弄死马蜂。心想这屋里肯定得有马蜂窝,马蜂怕什么,怕火,但是万一烧着了房子,那就祸事了。怎么办呢?有了,不行!经过一番思索,李木匠用红布包裹着头,端着一碗热水,小心翼翼地沿着梯子上到梁顶,对着蜂窝猛地一下扣住了,就这样解决了难题。完事后,装作被蜂蛰着了,呲牙咧嘴的喊疼,没办法剩下的活只好有二师兄代劳。这还不算,李木匠开水解决的只是留守马蜂,而外出返回的马蜂出于 复心理对着施工的二师兄发起了一次次进攻,只把他弄了个满头满脸都是血和泡,难受了好几天。后来二师兄又折腾了好几回,但是都没捞着便宜,反而屡屡受害。最后师傅的幺女知道了这些事情,哭闹着让师傅主持公道,二师兄被迫消停下来。
李木匠在这里又待了一两年,最后带着师傅的幺女告别了大家另立门户,李木匠做的活又好价钱也公道,远近闻名,早已超过了师傅。据说他还参与了很多官方的大建筑,人们到处传颂着他的美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