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波:创新之路上的逐梦人

身为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文波是名副其实的创客,2019年,他申 的多项专利中已有四项实用新型专利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批准。近20年长期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工作经历,湖南人特有的刀刚火辣性格,造就了彭文波果断干练、严谨细致的工作风格。

潜心学习 从不轻言放弃

彭文波是创新路上从不轻言放弃的强者。2001年入职时,他参加了小浪底工程建设,从学生转变成技术人员。据介绍,小浪底大坝加固工程的石方爆破项目,在接到任务时工期已十分紧张,而且需要从原料场大量开采石料,最大单次开采量在2万立方米以上,而彭文波作为项目技术人员,以前对爆破知识几乎为零,为保证在安全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石料开采工作,他与项目总工程师一起查找相关资料,甚至自学外文。面对像天书一样的外方承包商留下的外文资料,一向不服输的彭文波,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看字典翻译,白天向翻译请教,通过连续几天的熬夜学习,终于得到了想要的技术参数。通过试验爆破,修正技术参数,结果达到了规范质量和强度要求。通过这次经历,更促进了彭文波加强学习的劲头。

2009年参加京沪高铁建设时,彭文波承担了正线接入济南西客站北咽喉道岔板的铺设工作。据悉,高速铁路道岔板的铺设精度要求极高,必须满足高铁动车时速正向350公里、侧向80公里安全平稳通过要求,道岔板安装精度必须控制在0.3毫米以内,彭文波作为现场总负责人,组织试验人员、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白天进行仿真试验,解决测量误差控制和自流平混凝土灌注工法问题;晚上开碰头会,大家在一起查找资料,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经过两周没日没夜的攻关,终于找到了如何把精度控制在要求之内如何灌注自流平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首块正式板一次性通过了业主指挥部和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并获得一致好评。

逆流而上 攻克技术难关

彭文波是创新路上的“追梦人”。2003年,他参加了南水北调河北段首个项目滹沱河倒虹吸建设。“那也是公司参建的第一个南水北调项目,我得到了历练”。提起南水北调,彭文波颇为自豪。长距离混凝土衬砌质量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彭文波积极参加衬砌机的研发工作,这是最早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混凝土衬砌专用设备,技术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电建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0年,彭文波调入邢台段SG8标项目,在现场发现渠道基面清理已成为制约项目工程进度的关键,他立即组织项目机械队和技术人员成立联合技术创新小组,研究如何能快速清理基面,加快工程进度,提出“削刀+水车”的理念,研制出渠底渠坡削坡机,大大提高了基面清理速度同时提高了基面的平整度,同时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节约了成本。为提高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提出在渠道衬砌机振捣梁下增加齿板的理论,通过试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

锲而不舍 创新永不止步

创新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从0到1质的突破,每次成功都是胼手胝足的拼搏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建厂初期,该公司规划引进装配式构件生产线、装配式建筑技术,彭文波调研了上海、北京等装配式建筑发达地区,通过调研优化建厂方案节约投资500余万元;在生产线的选型方面比选方案,优化功能布置,让同条生产线具备了建筑构件和市政构件的生产能力。除外,彭文波主持的试验室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课题也得到了实际应用,实现了数字化试验室,参与的PC模台制造生产线技术研究,为其公司节约设备投资200余万元。其正在进行的工业园区道路规划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技术试验成功后可推广到水利工程防渗、水环境治理污泥处理、施工道路快速施工等领域。

不仅技术需要创新,经营管理也需要创新。为创新管理思路,彭文波秉承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理念,对公司品质管理实行“日早会、周总结”制度,利用每天早晨上班前十分钟对前一天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交流学习,每周五下班前对一周工作认真总结整改,累计总结出近10万字工作纪要,为公司确保产品实现“零次品”奠定基础。真正实现管理下沉协调解决生产车间各种难题,切实提高了公司管理水平。

彭文波以扎实的业务基础,永不言弃的信念和自我挑战的精神,为其创新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不断追逐创新,他连年被评为其公司先进生产者,公司第八届优秀青年。勤勉务实塑品质,踏实积累学技术,是彭文波19年工作历程的最好评价。如今,他创新的脚步仍未停歇。(徐强 王书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4月 17日
下一篇 2020年 4月 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