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寻访成渝铁路修建故事,见证成渝沿线的历史变迁,展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践与未来,6月20日至27日,由四川广电与重庆广电共同制作的8集特别节目《奔腾之歌——重走成渝线》将登录四川卫视、重庆卫视、四川观察客户端、第一眼客户端。其中四川卫视播出时间为每晚22:30分。今晚(23日)将播出第四集《中国制造》,“解码成渝线”将带你抢先看亮点。
在重庆工业博物馆巨大的室外场馆中,散落着无数大大小小,经岁月蒙尘的机器设备。而8000匹马力蒸汽机堪称分量最重的一件留存,也是整个重庆工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台8000匹马力蒸汽机原本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购进,是中国轧钢工业第一台大型轨梁轧机原动机。抗日战争爆发,蒸汽机随钢迁会一同逆江而上,西迁重庆。
钢铁厂的老员工回忆,“8000匹马力蒸汽机运到重庆大渡口时只有汽缸、底座等几件破损零件。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锈蚀严重,并有部分埋在了泥沙中,苏联专家看后也直摇头。”
当时的重庆钢铁厂已经进入38公斤重轨研制的关键阶段,原有的6400匹马力蒸汽机无法提供充足动力,在钢铁厂指导工作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第一副局长刘柏罗知道,为了顺利生产钢轨,这一堆“废铁”务必得立刻运转起来。
1951年2月4日,8000匹马力蒸汽机安装工作正式启动,厂里一边组织力量将遗失的飞轮曲拐轴打捞出水,一边联系鞍钢制作缺件。1951年12月,蒸汽机修复工程竣工并投产。从那时起,这台工业重器发挥了更加巨大的能量。1952年4月10日,蒸汽机所在的轧机生产线成功轧出新中国第一根中华式38公斤重轨,该重轨每米重38公斤,被命名为“中华牌”,新中国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由它铺就而成,确保了成渝铁路从钢轨到螺栓全部是“中国造”。
1985年,重钢型钢厂节能改造,电动机取代了蒸汽机,这台蒸汽机作为中国最后一台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轧钢原动机停产下马,完成了历史使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