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款车载空气净化器比较试验 大家关心的指标如何?
测试人员购买了20件宣称具备除菌、净化颗粒物、净化甲醛、净化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性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产品,涉及PHILIPS、Haier、BOSCH、智米、TCL等品牌,价格从45.8元至990元不等。
详情戳图↑
总体来看:安全性方面,20件样品的有害物质释放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净化性能方面,由于材料、技术等方面的不同,不同样品在颗粒物、甲醛、TVOC净化性能及除菌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宣称方面,试验反映出部分样品关键性能参数不标、虚标等情况。重点来看以下测试:
除菌性能测试
这类产品的除菌表现如何?消保委对15件宣传具有除菌性能的产品进行测试(主要针对白色葡萄球病菌)后发现:
2件样品性能显著,1小时除菌率达到99%;1件样品的1小时除菌率在80%-90%;12件样品的1小时除菌率小于75%,其中有10件样品的1小时除菌率小于50%。
安全性测试
有害物质释放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市场上宣称“除菌”“杀菌”功能的产品多采用臭氧发生、高压静电、离子发生和紫外线辐照原理,过程中会伴随着臭氧等有害物质的释放。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消保委对产品运行过程中臭氧、紫外线、TVOC、PM10等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进行了测试,发现20件样品的有害物质释放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但是,臭氧风险需要引起注意,臭氧浓度不够根本达不到除菌效果!
经过测试,有2件宣称臭氧净化除菌的样品实际臭氧浓度小于0.01mg/m3,除菌能力极弱。
是不是臭氧浓度越高就越好?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时间接触还有致癌风险。车载空气净化器释放的臭氧浓度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安全,消费者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臭氧释放浓度以及产品安全使用提示等,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上海市消保委发布车载空气净化器消费提示:
选购篇
1.查看标识。包装上的标识,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执行标准、企业名称、生产日期等应当齐全。注意查看宣称的性能是否有指标参数的支撑,如宣称除醛除菌却没给出任何指标参数的,建议谨慎购买。若有需要,可要求厂家提供检验检测 告以深入查验。
2.衡量成本。使用滤网净化的车载空气净化器,滤网一般需要定期更换,以维持其高效的净化速率,选购时别忘考虑滤网的更换成本。
使用篇
1.阅读产品说明,确保正确使用。厂家对某项性能有使用要求时,需严格按照使用要求操作,如厂家说明在启动臭氧发生功能时,需要人员离开使用环境,此时使用者留在车内就会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2.定期清洁更换,保证净化效果。定期清洁和更换滤网等过滤器,避免失效过滤器的二次污染。同时,过滤器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原厂产品,确保产品继续使用时的净化效果和售后保障。
3.用前适当通风,关窗正确使用。使用前可以先开窗通风几分钟,然后关好车窗开启车载空气净化器,初期启用最大风量运行,再调至其他挡位,这样使用净化效果更好。开窗使用,不但净化效果低,而且还浪费滤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