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网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文章,说什么中国的高铁上的螺母只有日本人能造出来之类的,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我国连一个高铁螺母都要依赖日本的技术吗?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种新闻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问题就像前几年的那个“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圆珠笔芯的钢珠”一样无聊,之前的圆珠笔事件,网上很多人说中国搞不出来,结果分分钟被打脸,最后证明了做圆珠笔头就是小儿科。
所以说,高铁上的螺母,这些东西不是我们不能造,只是没有必要。这种小东西……因为日本有现成的,直接买来的更便宜,比国内自建一条生产线的总投资要少得多。主要是产品太偏门,市场容量小,类似隐形冠军企业,全世界一家企业生产就够了,开两家的话谁都不赚钱。
要说有技术含量吧,也确实有点,但要说很高吧,也实在高不到哪里去,材料上肯定比不上航空发动机螺母,设计上更是一目了然。如果非要人为割裂市场联系,逼得中国自建一条生产线,那也不是事儿。那样国内企业无非用略差一点的国产替代罢了(比如制作经验和生产管理有差距),而日本企业也就失去了市场。结果就是双输——这是川普的做法。
比如,美国的服装,还依赖越南的技术呢!美国的弹药,还依赖台湾的技术呢!美国的电子元件,还依赖韩国日本的技术呢!为什么美国不自己造?因为这不是什么很有技术的产品,可以完全民用化。民用的特点是:尽量只要有现成的、价格便宜的、随时能买到,同样质量拼价格,同样价格看质量。
现在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没必要什么都自己做,连个螺丝,笔头都要 另起炉灶,无疑是浪费资源,中国要想搞一带一路,要支持全球化,就必须有的放矢,集中力量抓核心科技,而让一点蛋糕给其他国家,发挥大家的长处,各取所需,这样不仅成本低,也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不能撒绝户网,小鱼小虾都给吃尽了,这样谁还会支持我们的欧亚一体化战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