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机电专业起重吊装

一、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主要有:1、吊装载荷(吊装重量) 2、吊装计算载荷 3、额定起重量 4、最大幅度 5、最大起升高度,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吊装计算载荷

吊装计算载荷(简称计算载荷)为吊装载荷扣减吊钩组件吊索(吊钩以上)质量后的量值,等同于设备(构件)吊点作用于起升吊钩处合力量值(也称作起重量)。例如:采用单台流动式起重机作为主吊时,不考虑动荷载系数和不平衡荷载系数,采用桅杆等工具应予以考虑动荷载系数和不平衡荷载系数。

三、多机抬吊

当采用两台起重机作为主吊抬吊高、细设备时,起重机起重能力宜相同。每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能力的80%。当设有平衡装置对偏载不敏感的粗矮或细长卧式设备时,可按分配的载荷选择起重机。

三、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有哪些(如何选用)?(站必定大全)

1、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再确定作业半径

2、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外形尺寸、吊索高度、站车位置和作业半径,依据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

3、根据上述已确定的作业半径(回转半径)、臂长,依据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 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4、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5、计算吊臂与设备(平衡梁)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则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四、流动式起重机站位的地基处理要求?

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 ①应根据其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釆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釆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②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③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 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④吊装前必须进行基础验收

五、钢丝绳安全系数

(1)作拖拉绳时,应大于或等于3.5; 三个字

(2)作卷扬机走绳时,应大于或等于5; 五个字

(3)作捆绑绳扣使用时,应大于或等于6; 六个字

(4)作系挂绳扣时,应大于或等于5; 四个字也是五

(5)作载人吊篮时,应大于或等于14;

六、滑轮组的穿绕方法

1. 根据滑轮组的门数确定其穿绕方法,常用的穿绕方法有:顺穿花穿双跑头顺穿。一般3门及以下宜采用顺穿4-6门宜采用花穿7门以上,宜采用双跑头顺穿

2. 穿绕滑轮组时,必须考虑动、定滑轮承受跑绳拉力的均匀;穿绕方法不正确,会引起滑轮组倾斜而发生事故。

七、新购汽车吊使用登记前应注意什么问题?

1、汽车吊为新购,是列入实施首检范围内的起重机械,应进行首检

2、项目部在办理使用登记前由所在地的检验检测机构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相关法规规定的检验项目及内容和方法进行检测。

3、首检合格后方可办理登记

八、卷扬机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公鹅绒)

1、额定牵引拉力 2、工作速度 3、容绳量

九、平衡梁的作用(保平、索高、减压、分配)(高平喝水)

平衡梁也称铁扁担,在吊装精密设备与构件时,或受到现场环境影响,或多机抬吊时,一般多采用平衡梁进行吊装

1. 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2. 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3. 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避免损坏设备。

4. 多机抬吊时,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点的荷载。

九、利用构筑物吊装作业时应做哪些事项?

1、编制专门吊装方案,对承载结构在受力时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

2、选择的受力点和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3、对于通过锚固点或直接捆绑的承载部位,还应对局部采取补强措施;如采用大块钢板枕木等进行局部补强,采用角钢木方梁或柱角进行保护。

4、施工时,应设置专人对受力点的结构进行监视。

十、吊装方案选择步骤(技安进成中)

(一) 技术可行性论证(二) 安全性分析(三) 进度分析(四) 成本分析(五) 综合选择

十一、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已改设置,全量计算)

1、编制说明及依据

2、工程概况

3、吊装工艺设计(懒土公鸡、进书店去)

⑴施工工艺; ⑵吊装参数表; ⑶机具; ⑷吊点及加固;

⑸工艺图:吊装平、立面布置图,地锚施工图;

⑹吊装进度计划; ⑺吊装作业区域地基处理措施; ⑻地下工程和架空电缆施工规定。

4、吊装组织体系

5、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吊装应急预案

8、吊装计算校核书(分离耳具)

①主起重机和辅助起重机受力分配计算; ②吊装安全距离;

③吊耳强度校核; ④吊索、吊具安全系数校核。

十二、吊装参数表

主要包括设备规格尺寸金属总重量吊装总重量重心标高吊点方位及标高等。 若采用分段吊装,应注明设备分段尺寸分段重量。

十三、起重吊装危大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十四、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1)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lOO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 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十五、吊装方案管理要点(重点)

专家应当从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符合专业要求且人数不得少于5名。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4、专家论证后的实施要求:①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修改通过的,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 告修改完善后,从新履行审批程序。②专项施工方案经论证,不通过的,施工单位修改后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论证。

5、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6、施工单位应当对危大工程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施工现场履职。 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

十六、起重吊装作业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起重机械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超支障心)

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桅杆偏心过大等。

预防措施为:严禁超载、严格机械检查、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

2、吊装系统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不配微调)

主要原因:(1)多机吊装的不同步;(2)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

(3)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4)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预防措施:(1)多机吊装时尽量釆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2)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3)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4)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吊装设备或构件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力刚)

主要原因:由于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

预防措施: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 位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

十七、缆风绳的设置要求

1. 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根至8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

2. 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最大不得超过45°。

3. 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

4. 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

5. 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十八、常用地锚的种类

地锚的作用是固定缆风绳,将缆风绳的拉力传递到大地。目前常用的地锚类型有:

(1) 全埋式地锚。或称埋入式地锚,是将横梁横卧在按一定要求挖好的坑底,将钢丝绳拴接在横梁上,并从坑前端的槽中引出,埋好后回填土壤并夯实即成。全埋式地锚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适合于重型吊装。

(2) 活动式地锚。是在一钢质托排上压放块状重物如钢锭、条石等组成,钢丝绳拴接于托排上。这种地锚一般承受的力不大,重复利用率高,适合于改、扩建工程

(3) 利用已有建筑物作为地锚。在利用已有建筑物前,必须获得建筑物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使用时应对基础、柱子的棱角进行保护

十九、地锚设置和使用要求

(1) 地锚结构形式应根据受力条件和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设计和选用。地锚的制作和设置应按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计算校核。

(2) 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缆风绳受力方向坑深2.5倍的范围内不应有地沟、线缆、地下管道等。

(3) 埋入式地锚在回填时,应用净土分层夯实或压实回填的高度应高于基坑周围地面400mm以上,且不得浸水。地锚设置完成后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4 )埋入式地锚设置完成后,受力绳扣应进行预拉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2月 2日
下一篇 2021年 12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