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为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李元军研究员撰写。
目前,胶东地区砂梨多采用棚网架式栽培,既达到防风的效果,又便于机械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现 就棚网架的搭建技术总结如下: 棚网架由棚柱和棚线构成,棚柱包括角柱、边柱和支杆,棚线包括围线、主线和副线。
1、埋地锚:首先确定果园四个角的中心点,沿每个中心点分别向两侧130cm处确定2个地锚点,即果 园每个角处先确定3个地锚点,然后从中心点开始沿每条地边每5m设一个地锚点。地锚用钢筋水泥浇铸,规格为15cm×25cm×40cm,其上有地锚孔,配置1根130cm长的钢筋,用于和地上部分连接,地锚线由7 股火镀镀锌钢丝拧成,直径4.8mm。地锚坑深110cm、长60cm、宽50cm,填土时离地面10cm处开始浇透水沉实,待15天后开始搭架。
2、安装角柱:竖于棚架四角,采用14cm×14cm×330 cm 的水泥杆,抬起角柱顶端,用叉杆撑住, 使角柱上端沟槽与地锚孔垂直。放置角柱与地面成45°角,然后在角柱下端挖垫板坑,安放垫板。垫板规 格为40cm×40cm×12cm。角柱地上部总长2.8m。将围线放入角柱沟槽内,再用8号铁丝固定。将一根地锚 线对折成双股,双股端从角柱孔内穿入,另一端绕角柱顶端穿过双股端孔后,两根线分别穿过两侧地锚孔, 用钢丝卡头固定。另用一根地锚线绑在角柱顶端,穿过中心点地锚孔后用钢丝卡头固定。
3、紧围线:围线位于棚架四周,是连接角柱和边柱的钢绞线,由7股火镀镀锌钢丝拧成,直径7.2mm。先用边柱每隔20-30m撑起围线,然后用紧线机将围线拉紧,紧好后围线两头重叠3m,用卡头固定。
4、放主线:主线是指连接棚架两长边或短边对应边柱的棚线,与围线相连且有平行或垂直的关系, 是维持棚面强度的重要棚线。主线和地锚线规格一致,由7股火镀镀锌钢丝拧成,直径4.8mm。用放线机放线,放线时顺着梨树栽植行三点一线。南北和东西主线上下交替穿行。
5、放边柱:边柱规格为10cm×12cm×300cm。首先放顺树行的南北边柱。在南北两头的地锚处伫立挂有红旗的竹竿,使边柱成一条线。可先用一根3m长的竹竿,上端斜搭在高度为1.9m的围线上,与地面成45°角,找出下端的埋地点,并安放垫板。架设边柱时,上端沟槽搭在围线上,并用8号铁丝固定;下端顶在埋地垫板上,并埋土。主线一端穿过边柱孔,经边柱顶部缠绕,下部直接穿过地锚孔,用两个卡头卡住。主线另一端对应的边柱用一根地锚线绑在顶端,穿过地锚孔后用钢丝卡头固定,将紧好的主线直接固定在此边柱的地锚线上。
6、立支杆:支杆均匀分布于棚架中间,其作用是将整个网面顶起,不让其下坠。支杆规格 6cm×8cm×220cm,在两主线交叉处立支杆,用 8 号钢丝将主线固定在支杆顶端。
7、放副线:副线主要用于梨树枝条在棚面上的分布与诱引,使用2.3mm×2.4mm的镀锌铁丝。每隔1m左右拉一副线,先纵拉,后横拉。纵横副线要上下交替穿行,且均在主线上面。副线一边先固定,另一边用紧线器紧线后再固定。
8、设立保护杆:在4个角柱侧面各埋设一根保护杆,保护角柱不被拉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