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吊钩坠落导致工作人员砸中身亡的事故时有发生,结合事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对症下药,可以有效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下面通过分析在无锡发生的两起起重机械事故,希望能够给起重机械相关作业人员一些启示。
案例一
2014年2月,无锡某公司起重机操作工魏某在浇铸车间使用遥控器操作起重机,同时操作主钩(额定起重量40T)与副钩(额定起重量10T),由于主钩下降速度较慢,副钩上升速度较快,魏某按照平时操作习惯将副钩停至上升极限位置即停止操作副钩,专心操作主钩。此时,由于上升极限限位器失效,副钩冲顶绞断钢丝绳,副钩吊钩组坠落砸中下方正在挂钩工件的工人徐某腰背部致其倒地,徐某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
2017年9月,无锡某金属制品公司起重机司机李某在操作起重机主钩吊运工件时,起重机的副钩起升高度限位器失效,副钩冲顶绞断副钩钢丝绳,副钩掉落砸中正在地面作业的工人朱某,朱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结合现场勘查、调查笔录、事故调查 告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1.起升高度限位器失效;
2.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规范操作;
3.在吊钩下方区域作业;
4.起重机械作业前未对安全保护装置进行验证;
5.起重机械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不到位;
6.使用单位未及时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巡查,监督不到位,没有对不规范作业进行及时纠正。
事故教训
为深刻吸取此类事故教训,在此特别梳理了这两起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短板,以及起重机械作业和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改进提升的方向,以供广大起重机械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1.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建议每一位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点:
⑴ 操作起重机前必须验证起升高度限位器、大小车限位、急停按钮等电气安全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⑵ 严禁使用起升高度限位器进行停车。
⑶ 严禁在吊钩下方区域作业。
⑷ 积极参加公司安全培训,掌握公司《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2.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该认真核对公司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果发现缺少第1条第⑴、⑵、⑶项内容,应当及时补充完整,并将补充内容向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同时,使用单位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⑴ 加强对电气安全装置的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方可使用。
⑵ 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巡查频次和力度,及时纠正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
⑶ 使用单位应当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辨识事故隐患风险点能力,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规定进行操作。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应当依法对起重机械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处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