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半封闭)式救生艇缺配靠舷索(止荡索和收紧索)会被滞留

由于多方面原因,开敞式救生艇未设置“靠舷索装置”的情况相当突出,救生艇从存放处转至救生甲板时会出现晃动和救生甲板之间会有很大的留空,特别在大风浪或船舶倾斜时人员从救生甲板处直接登艇存在的安全风险更大。在对船上进行弃船演习检查时,经常会发现在放艇过程中利用救生艇的首、尾缆来拉拢救生艇,实际上这种做法效果不大,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用途

开敞(半封闭)式救生艇一般应设置“靠舷索装置”即:止荡索收紧索,和救生索

1、止荡索:

是连接吊艇肩的专用眼板与吊艇环(专用眼环)的索具,其中连在吊艇环上的一端附装有可快速脱开装置。救生艇从存放处降放至救生甲板舷外的过程中,会受到止荡索长度限制作用而会将救生艇向舷内拉,从而缩小了救生艇与救生甲板间的留空距离,同时还能减缓救生艇在降落过程中的晃荡,可以避免随艇人员被甩出艇外的可能。

2、收紧索:

是用于连接艇与船之间的横向收紧的索具,由一条绳索和两头带有钩头的双滑轮组构成。一个钩头挂在吊艇肩下部专用眼板上,另一钩头挂在吊艇环的耳环上,绳头拉向艇内。在大风浪或船舶倾斜时,救生艇降放至救生甲板时,仍会有较大留空,并且会发生较大幅度地晃荡,为消除上述安全隐患,利用安装于救生艇首尾的收紧索的收紧,将救生艇拉拢救生甲板后,绳头系牢在艇羊角上,以便人员和伤员担架安全地登上救生艇。

3、开敞和半封闭式救生艇施放图解:

应在救生艇及其吊艇架或附近,并能在应急照明看清楚的位置张贴放艇示意图和操作程序。

4、救生索 :

是设置在吊艇架横张索的两根打有索结的绳索。

救生艇在收、放过程中,随艇人员需用双手紧握并顺着救生索,可以防止因救生艇晃动或意外坠艇等原因可能造成艇上人员意外跌落。

人员从救生甲板上、下救生艇时,可以借助救生索安全地上、下救生艇,可以避免意外发生踩空或滑倒。

在船舶下沉和倾斜的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借助救生索滑至海面上或救生艇(筏)内。

规范公约要求

1 开敞式救生艇的吊艇架横张索上至少设有两根救生索,其长度应该在船艇的最小吃水并向任一舷横倾20°时,能达到水面。

2《海船救生设备规范》(1983年)第九章9.2.1:船舶应设有便于登入救生艇、筏的登乘装置,并设有将艇、筏贴靠及系留在船舷的装置,以便乘员安全登乘。

3《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2年)第12篇第2章2.5.1(8):应设置将吊艇架降落的救生艇筏留贴靠并系留在船舷的装置,以便人员安全登乘。凡经本局批准认为不必设置者,可免设此装置。

4《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2004年)第4篇第3章3.2.1(1):船舶应设有便于登入救生艇、可吊筏的登乘装置,使乘员从存放处直接登乘降落或从某一登乘甲板登乘降落。

5 SOLAS 83修正案第三章11.8条:如有必要,应设置将吊艇架降落的救生艇、筏留贴靠并系留在船舷的装置,以便人员安全登乘。

6《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年修改通 、2011年),已淘汰了开敞式救生艇,并且要求的救生艇应能从存放位置直接登乘并降落。

解读

1、开敞式救生艇的吊艇架横张索上至少设有两根救生索,封闭式救生艇则可以免设救生索。救生索的材料、强度和形式并没有强制性规定,但不应使用有滑性塑料绳,并且绳索的强度要达到人员平均体重(75KG)1.5倍。

2、船舶救生设备一般性原则:应是在紧急时即刻可用。船舶在离港前及整个航行期间内,一切救生设备应保持随时可用状态。“在紧急时即刻可用”应该还保证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

3、国内吊艇架的生产和检验都按照《吊艇架装置技术条件》(GB13406-92)和《重力倒臂式吊艇架装置》CB3072-83来执行。该《吊艇架装置技术条件》国标中对“靠舷索装置”进行了定义:将救生艇拉住并系留贴靠在船舷以使人员安全登乘的装置(注:登艇装置常见为止荡索和收紧索)。同时要求艇架应具有下列装置:靠舷索装置。

《重力倒臂式吊艇架装置》CB3072-83:吊艇架须能使救生艇载有2名放艇船员,当载艇船舶纵 10°,并向任何一舷横 15°时,能转出舷外,然后在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后,安全降落。

4、《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2年)第12篇第2章2.5.1(8)中对“靠舷索装置”的免除,需经船检机构批准认可。和SOLAS第三章11.8条对“靠舷索装置”的设置加了“ 如有必要”

5、《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2004年)第4篇第3章3.2.1(1):直接删除了“靠舷索装置”,而增加了“使乘员从存放处直接登乘降落或从某一登乘甲板登乘降落”。

6、《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年修改通 、2011年),已淘汰了开敞式救生艇,并且要求的救生艇应能从存放位置直接登乘并降落。

综合上述规定,保证救生艇及艇架在紧急时即刻可用,避免发生可能的安全风险。开敞救生艇的“靠舷索装置”免除是有条件的,并应经船检机构批准:

登乘装置的设置应能使乘员和担架从救生艇存放处直接抬入艇上,并且吊艇架的技术要求必须满足在满员的情况下允许救生艇从存放处转出舷外和降落,这样才能可以免除“靠舷索装置”。而仅能利用扶梯登入救生艇的,担架无法直接抬入艇上,和从救生甲板处登入救生艇的,存在很大安全风险,则不能免除。

综合上述规定,保证救生艇及艇架在紧急时即刻可用,避免发生可能的安全风险。参照SOLAS 74和SOLAS 83修正案的相关要求,对应国内航行海船配备的开敞救生艇的“靠舷索装置”免除是有条件的,并应经船检机构批准。

常见缺陷与维护保养

1、未设置横张索;绳索作为横张索使用:

开敞式救生艇的吊艇架应设置横张索,横张索设置在吊艇架的二吊肩顶端,顶端上设置有专用眼环,用卸扣、卡头将钢丝索连接在二眼环上并收紧。

2、横张索、连接卸扣锈蚀严重;横张索未收紧:

连接救生索端头的卸扣,安装时其横销螺纹需预先涂些黄油,以防止锈蚀和方便更换。横张索也应涂抹钢丝油,防止其锈蚀,并加以收紧。

3、未安装止荡索;止荡索脱开装置缺失、锈蚀;止荡索未调节至适当长度:

过短时,救生艇会碰到舷边,过长时,起不到止荡作用。止荡索长度调节至使救生艇降至艇缘刚好平行登艇的救生甲板,尽量使救生艇靠近舷边,摆动控制在15°以内,并有布放登乘梯的适当留空。

4、未配备收紧索;连接止荡索、收紧索的吊环不配套;未设置羊角;系住收紧索的艇舷羊角强度不足、锈蚀:

连接止荡索、收紧索的吊环应配套,该吊环应使用专用的眼板或吊环。

5、救生索长度不足:

在吊艇架完全放下的情况下救生索离水面的长度至少达到在船舶空载再加上横倾20°的要求。

6、救生索发霉、老化、强度不足,使用塑料绳:

① 救生索以来回方式挂在横张索上,以便整体从横张索上快速拿下来。

② 为防止救生索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发生腐烂,可以用帆布包住救生索。

③ 应使用白棕绳、纤维绳等不容易伸长和打滑的绳索,并按习惯做法每隔50cm左右编织一个索结,以便人员抓牢。(塑料绳因容易发生老化、易断,且其伸缩性过大,滑性大等不良特性,不宜使用)。

④ 二根救生索分别设置在救生艇前后,以避开艇机和妨碍操作艇机。

⑤ 为延长救生索的使用寿命,救生索受潮后,需及时进行晾晒,以防止腐烂、发霉。

重要提示

1、弃船时,人员尽可能采取随艇(筏)、登乘梯、海上撤离系统等相对安全方式登乘艇(筏)。除非是在船舶快速下沉、救生艇无法释放等紧急情况下,利用救生索进行逃离仅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2、不可以有多人同时攀爬同一条救生索,以免发生断绳或人员意外跌落。

3、不可以采取直接从救生索滑溜,或下滑至半空中直接往下跳,以免受到伤害。

4、在弃船演习收、放艇过程中,艇上人员应戴上手套,双手紧抓救生索,万一发生意外时,双手可抓住救生索。

5、放下救生索后,应及时理顺,防止在放艇过程中救生艇可能会被其钩住,以及在人员登乘艇时被绊倒而发生意外。

6、利用救生索逃生时,双手交替向下并紧握救生索,同时双脚逐级向下登牢索结上,直到登上救生艇、筏或水中。

7、开敞式救生艇未安装止荡索和配备收紧索,在弃船(演习)收放艇过程中,存在较大幅度的晃荡和留空距离,人员上下艇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2月 16日
下一篇 2022年 2月 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