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音乐广播小单元《非常听音乐》▼
10月22日,我市首次试点启用共享单车“蓝牙道钉”新技术,通过在人行便道的停放区域内安装“道钉”设备,凭借蓝牙高精度识别和提示,形成一道隐形的“停车桩”。
这意味着,共享单车须停入指定区域才能完成锁车操作,并终止租车计费。今后,我市将采用“蓝牙道钉”与人工运维相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
在新建路与南沙河快速路的交汇处,来往行人、车辆络绎不绝,非机动车道上不断驶过共享单车。在道路西侧的人行便道上,一块画好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内,新安装了一排小巧的方盒子,有橘色和蓝色。市客运办共享单车工作组负责人王光瑞介绍,这些小盒子便是“蓝牙道钉”,内部有蓝牙感应装置,可以和共享单车车锁上的蓝牙相匹配。每个“蓝牙道钉”的感应距离为1米内,也就是说,如果共享单车停放在这个距离之外,是无法感应的,将不能锁车结算。
据悉,这种“蓝牙道钉”外部为PVC材质,非常小巧,且安装时不会破坏路面,只需要用螺丝固定即可。另外,对于市民而言,启用这种“蓝牙道钉”后,无须自行操作,也不用升级APP,像往常一样骑行即可。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和人车通行的问题也成了新的“城市病”。这种新技术在北京、杭州、南昌等城市已有采用。我市先期将在部分路段试点,随后将推广到主干道,实现共享单车停放智能化管理。今后,如果市民可在手机APP看到最新的可停放区域以及禁停区域,若是将车辆停放在禁停区域内,会被收取一定的调度费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