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发明家”周光国:创新不只是专家的事

周光国是嘉兴市宏丰机械有限公司车间主任。作为一名产业工人,他从一名普通的车工做起,逐步成长为行业技能专家和一线技术创新带头人,在南湖畔实现了自己的创业创新梦想,曾荣获嘉兴市“工人发明家”、嘉兴工匠、嘉兴市“十大杰出职工”、南湖区“工人发明家”等称号,今年还获得了“浙江工匠”荣誉称号。

2007年5月,刚入厂时的周光国还只是一个“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的新人,被分配到维修车间进行机床操作。每当看到老师傅们加工出巧妙精密的曲轴零件时,他都会十分羡慕。从那时起,周光国心里默默定下目标:一定要亲自加工出让大家都叫绝的高精零件。于是,他白天几乎成了老师傅的“跟屁虫”,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晚上回到宿舍,就对一天的学习进行梳理,查漏补缺,久而久之,周光国的加工技艺长进明显。

2011年公司成立创新工作室,周光国自告奋勇参与工作室进行技术攻关。曲轴是当时企业的主打产品,但同时也是零部件中承受负荷最大的零件之一,每一件都要求有很高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其工装夹具的设计难度同样可想而知。领到任务的周光国一头扎进了繁杂的设计工作中,一遍遍画出图纸,不断试错、改错,不断地重复。“整个过程旁人看似枯燥,但我却乐在其中,依靠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经验不断进行调整改进。”周光国说,“技能都是越练越熟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周光国发明的曲轴铆钉孔加工定位夹具等项目,获得了12个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成功帮助企业将曲轴从分散性加工升级到数控加工再到机械手的智能加工。此外,他还针对质量隐患、效率不高和节能降耗等问题进行了40项技术改造,提出合理化意见130余项,为公司节省250多万元。由周光国负责的洗衣机轴承座和空调压缩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线建立并量产,为公司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曲轴平头设备夹具的改进由0.02元下降到现在的0.002元,通过对夹具、刀具的技术创新使曲轴钻孔机床和转盘机的效率提高50%,节省一半的人工成本。

现如今,周光国又将精力投入到了曲轴自动化上下料项目的开发建设上。“传统的人工上下料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安全隐患,凭借着高速、高效、高质的特点,自动化上下料将是行业现代加工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周光国说,在项目应用环节,每台上下料机器人独立工作同时也通过接收工序之间的前后关联控制信号,协调工作,完成整套加工工艺。目前该方案设计已接近尾声,年内在车间生产线上有望得到应用。

从车间学徒到如今的车间主任,从不断磨砺中走来的周光国深知,只有让整个团队尤其是年轻人更加优秀,企业才能蒸蒸日上。因此在工作中,他十分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对班组员工做一次培训,带动班组人员共同提升。他常常告诉班组人员,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勤于思考,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这几年,由周光国手把手教出来的调试工、机修工有20多名,其中在公司各车间、部门担任副主任、副经理的有8名,利用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他为公司培养了许多专业数控人才。

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这是周光国牢固树立的职业理念。几年来,他坚持出满勤,连续几年放弃休假,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周光国说道,“创业创新不止是专家教授的事,每个工人在岗位上都应该发扬创业创新精神。”(据《浙江工人日 》 道 冯思家 邵建平 张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6月 5日
下一篇 2021年 6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