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键盘最全选购攻略来了,100-1000元级别有哪些值得购买?

又是一年618大促,你的购物车(和钱包)都准备好了吗?你是否总是看着满屏优惠是否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怎么把钱花得聪明、花得科学、花得值?

什么值得买上线全新栏目《消费·科学院》,我们将聚合所有值友的消费智识,带来你需要的购物攻略、消费指导。我们希望用科学的消费观,帮助大家快速、准确地找到有价值的消费信息,完成满意的消费决策,见证分享每一种消费热爱。

这是我们的第19篇文章。

618大促正在火热进行中,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持续与站内各领域达人一起,为大家带来各品类好物的购买建议,希望能对你的选择有所帮助。

这几年,机械键盘逐渐从小众崛起,到如今百花齐放。正逢618,很多值友也想趁好价购入自己的机械键盘。站内首席生活家「与秋作伴」作为一个2011年1月入坑机械键盘的老玩家,根据自己的了解写下了机械键盘的选购攻略和产品推荐,希望给大家的选购提供一个参考。

机械键盘如何选

1.常见名词

这部分非常基础,老玩家可以直接略过。

机械键盘的结构:常见机械键盘本身的结构是由外壳、PCB板、定位板、轴体和键帽组成。外壳可以理解为承装整个键盘的一个盒子,PCB就是机械键盘的电路板,轴体通过针脚与之连接。定位板用于固定轴体,轴体本身是开关结构,也是机械键盘的核心,机械键盘手感的第一决定者。

常见的机械键盘轴体顶部都是一个十字柱,我们叫类MX轴,因为十字柱卡口统一,所以无论量产还是客制化,绝大多数的机械键盘都可以自有更换键帽。

客制化:现在比较常见的就是玩家自己选择键盘套件(包括外壳、PCB板、定位板)、轴体和键帽,组装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键盘。现在很多量产键盘因为支持轴体热插拔,可以方便玩家换轴,也把自己的量产键盘称为客制化键盘。

所以客制化和量产之间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区分,深度客制化可能还涉及到自己为套件开模,自己画电路板等高端操作。

定位板:除了Cherry的部分键盘以及个别小众键盘(比如初代poker等)外,目前大部分键盘的轴体都是固定在一个硬质的定位板上,常见的定位板材质为钢板,也有使用铝板、PC、铜板的,定位板可以更好的固定轴体,提升键盘的刚性。

而像Cherry G80-3000系列、MX3.0S系列等,没有定位板,轴体直接通过2个金属针脚和三个固定柱插在PCB板上。以内PCB板比定位板要柔软很多,这类键盘触感反馈相对柔和,但也会有朋友觉得敲起来不够过瘾。

常见机械轴体为三脚轴,主要有2个金属触电和一个固定柱,而无定位板键盘因为缺少定位板对轴体进行固定,一般采用五脚轴,比普通轴体多两个塑料固定脚,确保卡在PCB板上更加稳固,

热插拔:之前的键盘轴体固定在定位板上之后都是通过焊锡与定位板的触点连接的,这种情况下更换轴体需要玩家具有一定的电烙铁使用能力。后来为了让玩家更好的捣鼓自己的键盘,厂商推出了热插拔轴座,轴座焊接在电路板上之后,轴体就额可以直接插在PCB板的相应孔洞里,不用焊接就和PCB板实现连接和触发。

不同厂家的轴座品质和耐用性也不同,目前最好的轴座是凯华和TTC两个品牌的。这类热插拔被称为轴座热插拔,它可以兼容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轴体。

除了轴座热插拔之外,市面上还有套筒热插拔和铜鸡眼热插拔模式,适用性比轴座热插拔差很多,比如套筒热插拔只支持高特轴、环诺轴和康腾特轴等小针脚轴体。

铝坨坨:铝合金外壳键盘的俗称,之前常见于客制化领域,最近两年量产键盘也推出了不少铝合金外壳的产品。它的特点首先是重,同时颜值、质感比塑料外壳要高上不少,另外因为外壳重且厚,所以按动轴体的时候,外壳和定位板不容易产生共振,手感比较有保证。

因为工艺的原因,船壳铝坨坨比有上盖的铝坨坨成本低很多,但是质感和手感也有差距。

双模/三模:普通的有线键盘其实就是我们默认的单模键盘,双模和三模键盘都支持无线模式,一般三模键盘同时支持有线、蓝牙和2.4G三种连接方式,而双模可能只具有蓝牙或2.4G一种无线模式。

卫星轴/平衡杆:前面说了机械键盘的核心是轴体,普通小键位每一个按键下面都是一颗轴体,但是像空格、Shift、回车、退格这样的大键,如果只有下面的一颗轴体的话,无法对键帽进行有效的支持,就需要额外的结构来支撑键帽,让我们按动键帽两侧边缘位置的时候也能有一致的手感。

常见的大键支撑结构包括卫星轴和平衡杆。卫星轴又名假轴,优点是方便更换键帽,大键更稳定,缺点是手感调教不好的话容易按起来非常肉。

平衡杆结构大键换键帽会略微麻烦点,但是手感更加利落爽脆。

隔音棉/硅胶垫最近火起来的键盘附加结构,因为键盘的外壳实际上是一个盒子,PCB、定位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会给我们打字的时候带来空腔音和更多的振动,主要影响听感,略微影响手感,于是玩家开始想办法填充这些空隙,方法开始是用包装键盘的珍珠棉甚至超轻粘土。

而现在主流的量产键盘已经开始在相应的位置添加定制的隔音棉或者硅胶隔音垫,从而更好的消除空腔音。

静电容:静电容这个概念分为静电容键盘和静电容轴体。静电容键盘可以看做薄膜键盘和机械键盘的结合体,同时具备PCB板、弹簧以及类似薄膜键盘的胶碗,区别是弹簧是锥形的位于胶碗下方,优势就是手感非常柔和,非常适合长时间键盘输入的人群,比如程序员。

静电容轴体在外观上和常规轴体是一样的,但是普通的机械轴通过金属弹片之间的结合连接触发,而静电容轴体不需要有物理触点,它是通过计算轴内感应片上的电容量触发。因为触发原理不同,虽然结构极为相近,但是普通的键盘用不了静电容轴体。

2.不同外壳结构介绍

①上下盖

最为常见的外壳结构,由一个下盖和一个上盖组成,但是根据上盖覆盖下盖的大小其实手感上也会有不小的区别。像比较经典的filco,下盖的侧面几乎整个被上盖扣住,然后通过卡口紧紧结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手感的一致性比较好,经过调教,打字音的上限也比较高。

另一种下盖侧面露出的面积比较大,上盖只覆盖顶部和侧面一点点的部分,类似我们常规的糖果盒结构,它的敲击感受和声音和船壳会接近一些。

②船壳:

船壳就是只有一个底壳没有上盖,最近使用类似结构的键盘可以说越来越多,它比较常见于一些紧凑型配列,尤其是小配列的键盘,而类似104这种键盘也有使用船壳的,会在部分区域加上塑料盖子以避免钢板的直接外露。

Cherry的 MX3.0S、最近比较火的御斧R系列键盘,还有一些低价的铝坨坨也都是这个结构。它的手感和声音上限应该说是低于上下盖结构。在客制化圈,船壳也被叫做tray mount结构。

③悬浮式:

最早的悬浮式键盘可能是NEO87,基本上就是上下盖键盘去掉了上盖,然后下盖设计成正好和定位板平齐。后来经过发展,很多主流的电竞品牌键盘都使用了悬浮式的结构,即没有上盖,直接定位板外露,轴体的上半部分也露在外面。

但是现在的悬浮键盘都会选择喷砂或者阳极工艺的金属材质面板,并且下半部分会直接延伸下来和下盖的底部直接相接,整体质感可以做得很不错。

这样的键盘相对比较容易清理,RGB灯效也比较帅气,灯光可以从透明轴盖的侧面露出来,一般也不会有太明显的空腔音。

④Gasket:从客制化圈子里传到量产圈的一个结构,也是最近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它也是上下盖结构,但是上下盖之间没有硬连接,而是夹着一块硅胶垫,调校得好的话声音也非常好听。但是制作工艺难度较大,做不好容易翻车。

其实Gasket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手感软弹,毕竟定位板和外壳是软连接结构,其实gasket只有配合诸如PC之类的柔软的定位板才能感觉到软弹,普通钢板作为定位板的Gasket,也只是声音好听。

除了以上结构之外,客制化圈还有一些结构比如top mount、case mount、Integrated mount、Bottom mount、Sandwich mount等,目前量产使用响应结构的键盘可以说没有或者说极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3.量产键盘常见轴体介绍

十年前的市场上,cherry轴是绝对的主角,最常见的是大压力克数的线性轴黑轴,中等压力克数线性轴红轴,强段落轴青轴和弱段落轴茶轴

线性轴就是直上直下,中间没有任何阻碍。段落轴在按压过程中弹片会有一个突出的部分,按下之后会有咔嚓一声,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青轴的这种明确的确认感。

轻微段落轴以cherry茶轴为代表,突出部分比青轴小,按下过程中会有一个小小的阻碍,手感位于红轴和青轴之间。提前段落轴是按下最开始有段落,过了段落犹如突破了一层阻碍,就可以一路到底了。

但是近几年国产轴崛起,无论是手感、外观还是耐用性上都有极大的进步,再加上cherry轴这几年的品质一直在下滑,顺滑感越来越差,所以现在使用国产轴的键盘越来越多,而在可以自主选择轴体的客制化圈,已经难匿cherry轴的身影。

关于轴体的更多列举和介绍,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

4.键帽材质和工艺

(1)键帽材质

①ABS:早期的机械键盘除了Cherry,几乎都是用ABS的,ABS的优点就是相对较软,手感柔和,也容易做涂层键帽。缺点是不耐磨容易打油。

ABS键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低端,大几百的ABS键帽有的是,而做工和手感都很出色。

②PBT:越来越多的键盘开始用PBT键帽,但是PBT键帽里也不全是PBT,也会有一部分的ABS,PBT键帽的显著特点就是耐磨性好,但是个别PBT含量低的PBT键帽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会打油。

③POM:现在用的已经非常少了,一般只能做成黑色,或者类似果冻的效果,手感冰凉丝滑。

(2)键帽工艺

一些老的机械键盘推荐贴里会说一大堆机械键盘激光蚀刻、丝网印刷等刻字工艺,但其实现在除了丝网印刷还有个别键盘再用,其他一些旧的刻字工艺在机械键盘上面已经十分少见了。

二色成型:把两个颜色的塑料结合在一起,有UP主说二色工艺需要两套工艺,我不太确定,它的 特点就是字体颜色部分永不褪色,因为压根就个键帽主体不是一块料,你把上面摩没了,下面依然还是这个颜色。

双料注塑:又称双色注塑,经常和二色混为一谈,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它是先形成键帽主体,再在键帽上用彩色塑料进行注塑,之前双料键帽不能做闭口字符,后来工艺改进,双料也能闭口了。

热升华:加热固体树脂染料使其成为气态,浸入塑料键帽中,由于颜料渗入塑料,所以也是不会掉色的,而且可以做出很多负责的图案。部分产品的大键采用了五面热升华工艺,更好看,工艺难度更高,而且由于键帽热胀冷缩的原因,空格键控制不好容易形成跷跷板。

浸染:量产基本已经不用了,就是用染料给白色键帽染色,早期热升华技术和二色技术不成熟不普及的时候很多玩家会自己做浸染键帽。这类键帽可以说是别有一般风情吧。

(3)键帽高度

原本市场上的键帽高度主要只有OEM高度和原厂高度两种,但是随着机械键盘圈越来越卷,很多客制化的键帽也装在了量产键盘上,大家也开始在键帽的高度和弧度上打差异化。

最近越来越多的量产键盘开始使用球帽,何为球帽,普通的键帽表面是平的或者从两边向内凹陷,球帽则是四边向内凹陷,或者中心接触面不是标准方形而是带圆角的方形。

常见的球帽高度有比较矮的XDA高度和比较高的SA高度。除此之外,各家键帽厂商有纷纷推出自己的特色高度,而且键帽的高度、薄厚都会影响到手感和声音。

5.不同配列及其优缺点

100%:包括常规的104配列和108配列,108配列一般是占用常规键盘指示灯位置增加四颗按键,常见的是作为音量调节按键使用。

优缺点:功能全面,大家最习惯的配列,但是占用桌面空间比较大,尤其是横向空间占用大,很多游戏玩家都会觉得这种配列影响鼠标的位置。

96%:一般为100键,紧凑型配列,所有按键聚集在一起,也有像机械师K600这样做小隔断的。但是整体依然是紧凑配列。

优缺点:极致紧凑的配列,充分利用全部的空间,但是非常容易误触,很多人用了一个多月依然习惯不了96%配列,比如我。

87键:104直接砍掉数字区,以前比较常见的小配列。

优缺点:优点就是省空间,厂家甚至也省了设计和一部分模具钱,但是缺点就是实际使用起来空间利用率没有太高,很多需要的功能键又缺失。

优缺点:一样是空间极致紧凑的配列,而且保留了F区,缺点还是方向键没有隔离,因为紧凑,F区也有一定几率误触。

75%:相对84键普遍宽松一些,保留主键区、方向键和F区,非紧凑配列。最近比较流行。

68键:64——68键都是没有F区、数字区,但是拥有独立方向键的配列,68相对更常见,保留了~、PageUP和Page down等按键。

优缺点:目前来看便携键盘的最优解,缺点还是右侧shift过短,需要适应。

下面是68键其中的两种配列方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6月 3日
下一篇 2022年 6月 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