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们叫我‘钢板’姑娘?这个名字带劲,我喜欢。”2月17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武汉驻地,刚下班的文职人员、主管护师黄舒拿着手机和亲友聊着微信,大家喊她“钢板”姑娘时把她逗乐了。
“钢板”姑娘叫黄舒,是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她既有重庆妹子耿真爽真、豪气大方的典型性格,又有对病人温婉柔情、耐心细致的一面。出征武汉1个月前,她不慎摔伤了右脚,趾骨粉碎性骨折,医生给她脚背打了两块钢板和钢钉固定。为了如愿参加援鄂医疗队,她隐瞒了还未痊愈的伤情。“轻伤不下火线,国家危难之时,我愿意出一份力!”黄舒在战地日记写的这句话质朴而坚定。
黄舒随医疗队到武汉后,工作中敢打能拼,医疗队战友都亲切地叫她“钢板”姑娘。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治疗的大多是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由于病毒传染性太强,黄舒有过害怕和担心。她第一次上岗是和战友前往“红区”(直接和患者接触的污染区域),尽管心里泛起阵阵波澜,但肩上的职责鞭策和鼓舞着她必须勇敢面对。来到病房前,黄舒和队友对视一眼,握拳互相鼓励说:“加油!我们能行的!”
到达武汉后这20多天里,她在和队友并肩作战中,经常忘记体内还装有钢板。有一次,需快速布置新病区,需要大量搬运仪器设备和各种物品,她变身搬运工,和战友从上午奋战到凌晨1点,她的腿因长时间负重走动,不能正常走路,她就用氟比洛芬凝脂贴膏止痛,第二天继续上班。队友劝黄舒请假休息一下,她摇摇头说:“现在前方人手紧张,我绝不能小病大养,这点伤没有什么。”她一瘸一拐的走路的样子,战友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驻地离医院较远,黄舒需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平均15小时要轮一次班,每次至少6小时,而每次上班的强度远远超出平常。她们每天都会有错过饭点的时候,她和战友就回寝室吃泡面,赶紧休息几个小时再坐车出发。连日的劳累,给黄舒的意志力和体能带来巨大挑战,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反而越挫越勇。
除了工作的艰辛,生活的苦恼也接踵而来。黄舒突然患上了干燥性皮炎,全身奇痒无比。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深印和血痕,只能反复使用创可贴来缓解。她却没叫过一声苦,她说:“和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比起来,我们这些辛苦和困难算不得什么。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希望胜利的曙光早一点到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