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钢钉一样扎在边关战位上

虽是夏日,高原边关却积雪未融、寒风彻骨,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5%左右。在被藏族群众称为“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西藏军区岗巴“高原戍边模范营”官兵蜿蜒前行,巡逻在雪域高原。

“这里地形我熟悉,让我开路!”新排长卢亚鹏冲在最前面。他当兵在岗巴,军校毕业后主动放弃到低海拔地区工作的机会,回到岗巴奉献青春。

卢亚鹏的选择并非个例。一茬茬官兵在岗巴成长,走出雪山深造成才后又纷纷回到岗巴,回到这个在他们心里“虽然艰苦却魂牵梦萦的地方”。

岗巴边关平均海拔4810米,岗巴营是闻名全军的功勋集体:所属查果拉哨所曾被国防部授予“高原红色边防队”荣誉称号,该营被原成都军区授予“岗巴爱国奉献模范营”荣誉称号,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后,又被中央军委授予“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

这里是生命禁区,却“生长”着最坚韧的信念。上等兵任浪入伍后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查果拉哨所服役,一次执勤途中突发高原心脏病,倒在巡逻路上再也没有醒来。干部樊青龙戍守岗巴多年,医生告诫他:再待下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却带着一份写好的遗书继续战斗在岗巴。教导员洛松江措,军校毕业来到岗巴,一干就是10年。2016年,组织安排他到低海拔地区工作,可提升正营职务时,他又申请回到梦开始的地方,选择在岗巴继续奉献。

“一代代岗巴军人像钢钉一样扎在边关战位上,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凝聚成‘岗巴精神’,形成了初心不改、逐梦强军的强大磁场。”西藏军区领导说。

这个营历经5次整编、3次转隶,却没有一人申请下山。2017年4月,一纸命令传来,10余名官兵编余。“虽然编余,但只要在岗巴一分钟,就要干好60秒!”得知要交流到兄弟单位,副营长李国强详细整理出在岗巴工作多年总结的战备要点和戍边心得,抓紧时间传帮带。宣读命令那天,大家纷纷落泪,可一声令下,交流官兵打起背包义无反顾奔赴新战位。

风雪边关路,热血写忠诚。巡逻官兵翻越海拔6000多米的山口,到达点位、宣示主权后,刚调入该营的几名官兵庄严地向国旗宣誓,完成入列仪式,接力戍守高原国土,“雪山红旗”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8月 21日
下一篇 2020年 9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