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无人机现身“智慧工地”我国建筑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进入“智慧工地”,首先得在智能闸机刷脸。“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可记录人员的进出时间、数量、工种等数据,能为项目考勤、人员配置提供依据。”该项目负责人说,这不仅能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工地,更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步入施工区,除了干净整洁的环境,还有多款“智慧设备”。放样机器人快速、精准,能将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据直接转化为现场的点位。三维激光扫描仪能精准辅助现场装修一次施工成型。比日常所见的无人机大上数倍的测绘无人机,将航测数据转化为包含地面地形、高程、坐标信息等数据,能进行3D实景建模,还能用于土方施工量计算。

此外,该工地的环境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实时、远程、自动监控工地现场的温度、湿度、PM2.5、噪音等情况,还能通过手机等移动端查看。一旦发生数据超标,系统将自动 警,并联动雾炮机、喷淋系统等功能。

“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建筑业 副会长刘锦章表示,智慧建造作为数字信息技术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的产物,将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升级,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产业实现现代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7月 15日
下一篇 2019年 7月 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