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办公成为了当下大部分上班族的状态,那么如何打造个人家庭工作站呢?本期值无不言请来了生活家@飘逸的小凯为我们分享SOHO元年,万字长文教你打造家庭工作站。有需要的值友,可以先收藏哦,有问题及想法的可在评论区与他互动~
本期话题:SOHO元年,万字长文教你打造家庭工作站
以上为示例问题,本篇干货多多,各位值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提问嘉宾(使用手机的值友可以在评论@飘逸的小凯直接提问,PC端的值友点击“我要请教”即可直达提问区咯。)
我要请教
———————我叫分割线———————
本期嘉宾:@飘逸的小凯
一、前言
目前已经进入了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国家开始鼓励企业组织开展在线远程办公。不少公司已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复工的同时开始了家庭远程办公相关的尝试,也许“2020 是中国的 SOHO 元年”真的就一语成谶了。
不过目前而言多数人对远程办公、居家办公还是比较陌生的,一开始难免有些举足无措,那今天我就以我的一些微薄所知,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居家办公硬件方面的帮助,希望能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目录
最后写完感觉好像有点长,列一下大致内容清单吧,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阅读
1、家庭办公桌面装备推荐
2、家庭办公电脑配置推荐
3、ITX 装机实例
4、win10 系统安装教程
5、简单的 AMD 超频入门
本来我还想写点居家办公软件,结果发现值无不言第 183 期已经有大佬写过了,非常详细,我就不献丑了
另外如果需要详细的装机教程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保姆式装机教程
本次的成果展示
三、家庭办公桌面装备推荐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喜欢置办装备,以往在公司买办公装备总有掣肘,需要考虑尺寸限制,又要考虑是不是太特立独行(我一度想把公司的椅子换掉)很难如意,但如果是在家置备装备,就没那么多烦恼了,自己的地盘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我一直信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效率提升型装备
在家办公最重要的是保持与公司办公相同的效率,所以效率型装备是我的首推类目,我们先从外设开始聊吧,其实提到办公外设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一定是罗技,我现在用的键鼠就是罗技的中国国家地理套装,这个套装内包含一把 CRAFT 键盘以及一只 MX Master 2S 鼠标。
CRAFT 应该是目前罗技的旗舰办公键盘产品,它的绝活是具备一枚 Crown 创意输入旋钮,这个旋钮可以通过触摸、旋转、按压、按压+旋转四种操作,帮你在各类办公应用中提高效率,并且除了一些软件预设之外,用户也可以自定义,甚至是利用官方提供的 SDK 二次开发。
而 MX Master 系列鼠标同样是办公的一大利器,它最大的优势在我看来就是自适应双模滚轮与手势操作,自适应滚轮平时就是个有段落感的滚轮,但在大力滑动时会自动切到飞梭模式,这时滚轮可以快速空转,使用者能迅速在页面内检索信息。
而手势操作则可以用一个按键+四方向手势集成 4 种你想要的操作,相比于记忆快捷键而言更加的直觉化,拇指滚轮是我使用较少的一个功能,但这并不代表它无用,如果需要进行精细的横向调节,它还是非常专业的。
除了以上的专属功能之外,这个套装还有一个我最喜欢的核心功能——Flow控制,支持Flow的鼠标加上与之匹配的键盘,你就可以轻松的让键盘鼠标在多台电脑之间自由间跨越。
*下图左侧台式机右侧笔记本,两台电脑需在同一局域网内。
并且不仅仅局限于键鼠本身功能的使用,它还可以跨越系统的限制自由传输文件、文档和图像。
当然 Flow 的获取代价并非是一定要 craft+master 鼠标,罗技很多无线产品都支持这一功能,比如 K375s+M585 的搭配,就同样可以享受 Flow 的便利,他们加起来大概也只需要 300 出头,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这套才是性价比之选。
鼠标垫我依然是推荐樱桃的 G80 系列,日常办公可以考虑买细面的,顺滑不费力。如果是需要精细操控的工作,则可以考虑粗面款,阻尼适中定位精准。大小方面中号就足够大了,我这款就是中号可以自行感受与鼠标的比例。
除了键盘鼠标之外,摄像头这个被很多人遗忘的产品,也乘着这波家庭办公的春风大卖了一把,有人会质疑用手机不是一样视频会议么,但如果遇到了投屏演示或者是讲述类的视频会议时你就会发现手机屏幕实在是太小了,家里有平板或笔记本之类的尚且可以凑活,但如果没有那就选择一款摄像头用电脑吧。
我的摄像头是之前购买的罗技 C920,这款摄像头内置麦克风、具备自动对焦、并且夹具适应性也比较广泛,夹具底部有四分之一螺丝孔,搭配桌面三脚架使用我觉得非常方便,如果罗技感觉稍贵也可以看看奥尼的摄像头产品,比如 A36 什么的也很不错。
桌面三脚架的选择方面由于摄像头一般都比较轻,所以选择一款几十块的产品就足以应对了,如果不介意塑料产品我觉得可以选 20 块不到的优诺,这款三脚架可以调节俯仰,还有五级高度,足以应对视频会议使用了,如果想要一个精致一点带球形云台的可以考虑云腾的 258,也就 70 块而已,总之怎么都比曼富图性价比高。
说完摄像头我们再聊聊聊环境照明,良好的照明环境我觉得是办公的必备条件,办公桌的照明不但要考虑照明范围,还需要考虑是否占用桌面面积,思来想去我觉得最佳解决方案依旧是屏幕挂灯,如果有条件的话明基的 ScreenBar 一定是首选,优秀的照明范围控制加上出色的做工,ScreenBar 依旧是目前最佳的桌面照明解决方案。
当然不少朋友可能无法接受明基的价格,不过好消息是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类似的廉价解决方案比如倍思就有类似的产品,虽然倍思没有使用非对称指向性光源,以至于散射光可能会在镜面屏幕上形成眩光(雾面屏影响不大),但 150 块加上无极调光与可调色温,我觉得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了。
最后我想推荐的外设产品是来自海备思的 Type-c 拓展坞,其实它本来是给带有全功能 Type-c 的超极本或者是 MAC 使用的,但我发现其结构特别适合我,就买了。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安装方法要么是把他夹在显示器下边沿,要么是夹在桌子边沿,是的它原本的设计思路就是为了让你这么用。
但我就不一样了,由于我的显示器是曲面屏,底部有扬声器又比较厚所以无法安装,而装在桌子边沿虽然顺手,却也很碍手,最后我另辟蹊径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安装位置,显示器底座的下边沿,大家都是平整表面,直接用 3M 双面胶贴上安装好了。
对了这货本来是给 MAC 用的所以 CC 线很短,并且尴尬的是我新买的 b450I 没有 type-c 接口,不过我发现这款主板有同样 10Gbps 的 USB3.1 gen2 A 形口,速度与全功能 type-c 一样,所以我又额外买了一条 2 米的 AENAR 的 10Gbps 数据线,实测除了 HDMI 失效之外其他功能一切正常,其实 HDMI 失效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我这块主板的 USB 也没说可以进行 DP 输出,即便可以我也没用集成显卡也无法图形输出。
装完为了防止线缆下垂阻碍键盘放入,我又用背胶免钉走线夹意理了一下线,请忽略我的蛇皮走位
对了这玩意对于桌底理线也非常实用,我桌底的线缆用它整过之后清爽了好多。可能有人会问我这个网兜哪里买的,遗憾的是这个网兜是宜家桌子自带的,单独买不到。
既然说到桌底了,那就再介绍一款好用的排插吧,就是介个德木的家用 PDU 排插,购买直接送无痕贴,可以贴在桌底使用,不占地方,不用在桌面走明线,非常适合电脑桌使用。
回到这款拓展坞本身吧,其实 200 多块的价格并不便宜,好在它的功能让我很满意,正面具备一个 C 口与两个 A 口共 3 个 USB,另外还配备了 5Gbps(理论最高 625M/s 读写,应该会被芯片限制速度)的 SD+TF 读卡器,最后它还内建了 USB 声卡,并且 3.5 口是耳机+麦克风的复合口,插上之前老的 iPhone 耳机直接就可以开始视频会议了,对了这样装后耳机孔位置也比机箱上的接口顺手的多。背面还能拓展处一个 HDMI 插口,不过需要配合全功能 type-c 的接入才能使用。
聊完外设再来聊聊在家办公需要的存储类产品吧,这次疫情来的很突然,很多人都是临时被通知在家办公的,由于先前没有准备,导致不少人在家开展工作时发现缺少了很多资料与文件,但如果你先前就有一台 NAS 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所以如果以后真的可以在家办公的话我建议最好也整一台 NAS 来做实时备份,关于 NAS 如何选怎么搭,在值无不严 179 期 liuspy 大佬已经介绍过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需要的同学直接跳转参考。
当然 NAS 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太过于昂贵了,所以常规的存储产品依旧是大家选购的主流方向,我个人除了 NAS 之外还有一块希捷 2T 的移动硬盘来应对资料的转移与存储,配合希捷自带的软件也可以实现实时备份,与资料同步,并且还有两年内免费一次的开盘数据救援服务,还是挺适合用来办公使用的。
如果你觉得机械硬盘速度不够快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些采用 SSD 主控的超高速 U 盘,这类产品不但体积小巧,而且对于繁杂的碎片化文件转移速度也远比机械盘快的多,比如梵想的这款产品读写都可以突破 300 兆,128G 价格也仅有 139。
存储产品除了电子设备之外,也别忘了囤一些传统的纸质便签,相比于手机或者电脑上的备忘录,便签这种可以贴在眼前的东西,显然可以更好地完成备忘的使命,我通常都把每天重要的事情写下来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比如哲学三问?
效率提升装备说完了外设与存储类,最后还有一类产品可能平时都不太注意,那就是输出型设备,我觉得一台 21 比 9 显示器对于办公来说真的是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的,不管是平铺表格,还是对照资料,超宽显示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一屏显示,这样对照资料更加直观,处理超长表格也不易错位。
不过 21 比 9 的显示器通常也都不便宜,不过好在我们是拿来办公,所以大可不必纠结面板与刷新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预算不足可以考虑千元出头 29 寸 2560 x 1080 的产品比如 LG 的 29WK500 如果你预算比较充足的话可以考虑上到 34 寸的 3440 x 1444 的产品比如惠科的 C340,如果你还嫌兼顾一下打游戏,那么再加点钱上小米的 34 寸还能获得 144 的刷新率。
输出设备除了显示器之外,打印机也是办公用品的常客,不过在家办公的话,大多数人可能都是无纸化办公,所以打印机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产品,但如果需要的话我觉得就家庭办公使用来说大概选择方向应该是这样,虽说激光打印有安全隐患我不信,不过考虑家里地方不充裕我觉得还是排除激光上彩色喷墨一体式比较好,另外最好能无线打印,考虑到耗材成本,我觉得最好是选择内置墨仓产品,综合考虑下来我觉得最近值得买上镜较多的爱普生 L4168 比较合适。预算不够可以吧双面打印去掉往下选一个档次,可以便宜几百块钱。
2、健康保障型装备
天天宅在家里办公也不能只注重效率,身体健康也一定要注意,所以我们再聊一些健康型装备吧,长时间久坐办公主要是损伤颈椎和腰椎,在这里我还是建议大家有条件一定要定时起来活动活动,身体才是工作的本钱。
对着电脑久了不少人都会颈椎难受,这主要是因为显示器摆放位置过低导致的,所以如果你不舒服了一定要想办法将显示器抬高,抬高显示器目前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第三方的显示器支架,NB 的 F80 就是一款很不错的气压支架,他可以帮你将显示器悬停在任一你舒服的高度上,并且还能自由旋转,极大地拓展了显示器的使用范围,F80 可以支持 27 寸以内的显示器,最大承重为 9kg,售价也比较亲民遇到打折季百元以内即可到手。
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使用的是 34 寸的带鱼屏,或者是重量比较高的显示器,那也可以考虑一下乐歌的 F8A,这款支架最高可以兼容到 35 寸 13kg 的产品,承重能力更加出色。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第三方支架一定要记得检查自己的显示器是否具备标准的 VESA 螺丝安装孔。
如果显示器不具备你也可以选择显示器底座类的产品来抬高显示器,如果你平时桌面杂物较多可以考虑一些带抽屉的产品,比如倍方的木质抽屉系列显示器增高架,这款支架不但可以抬高显示器,收纳键盘,还具备两个小抽屉与多功能台面来解决你无处安放的小物件。
如果你桌面本身就比较简洁的话我比较推荐来自 iQunix 的 Spider,铝厂的这款增高架说白了就是一块弯折的铝板,但是相信我它出色的阳极氧化与喷砂工艺一定会让你爱不释手。
相比于台式机显示器,笔记本的屏幕才是真的低的让人无法接受,如果你是用笔记本做主力办公设备的话,我再给你们安利一款超级便携的笔记本的支架——MAJEXTAND
这款支架也是我最近购买的一款产品,它的本体非常轻薄,可以直接贴在笔记本背面,平时即便是不展开也不影响笔记本的正常使用。
展开后它可以将笔记本抬升到一个很不错的高度,并且可以多级调节,这可能是目前市面上便携度最棒的支架产品了。
手机与平板也是需要一款支架来提高便利性的,我使用的是来自绿联的全铝合金支架,这款支架结构很不错,两个关节可活动,不但可以调角度,还可以调高度,底部也预留了充电线的孔位,除了手机使用的小号版本之外还有专门针对平板的大号版本,是一款设计、用料、做工都是很出色的产品。
除了保护颈椎之外,久坐也要注意腰部保护,所以办公椅也考虑一下吧,办公椅这个东西价格跨度极大,我的建议是第一不要迷信去买所谓的电竞座椅,那玩意造型和赛车筒椅一样,筒椅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在高速弯内防止侧向滑动而不是舒适(所以电竞椅一般会配一个腰靠),第二能买全网面尽量购买全网面,夏天透气性好。
我使用的座椅还是之前众测拿到了的享耀家 F3A,这款椅子我也用了一年多了,现在我可以确定耐久度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
座椅垫的网面毫无塌陷迹象,被我家猫爬上爬下快一年了网面也无破损。舒适性方面腰部支撑很不错,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头枕,刚好可以给颈部饱满的支撑,半躺着码字很舒服。
除了颈椎与腰椎之外我觉得采暖也是目前的头等大事,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因为受凉搞感冒了实在是得不偿失,除了常规的电暖气之外,我还有两个功耗较低的局部取暖设备可以分享给大家,一个是给脚部取暖用的火桶,火桶是湖南民间的取暖设备,我也是被湖南老乡安利后购买的,然后现在家里每个屋都配了一台,整台功率也就 200W 到 300w,裹上值站常见的 9 块 9 两条的毯子全身不冷。
如果真只是暖手的话可能 PTC 类的暖风机效果都不太好,电加热桌垫效果我也用过效果也很一般,所以如果真的需要暖手可能就剩下辐照式的取暖设备了(小太阳)在淘宝上搜了一圈还真发现一款这样的产品,由于还未实测,所以暂时不给大家推送购买链接了,如果有用过的值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感受。
3、辅助型装备
除了效率和身体健康之外在家办公可能还需要一些辅助性的装备, 别的不多说,我给大家看看我用了些什么吧
首先是解决桌面充电,由于目前私有化快充协议比较多而 PD 多口充电器也不够普遍,我觉得还是在桌面上放个插线板比较来的省事,我用的是小米的魔方转换插座,这个转换插座 USB 在正面比较方便使用,而侧面的一圈则有三个国标插座,缩小体积的同时并没有比传统排插少太多孔位,还是挺方便的。
除了魔方插座之外我也给桌面配备了一款三星的无线充电器,这应该是三星的第四代产品,也是我觉得最优雅的无线充电器,因为他是皮面的!
除此之外这款产品还采用了折叠两用设计,躺着可以给耳机冲立着可以给手机用,用 iPhone11 再也不用拿起来解锁了。
除了充电器之外,我觉得降噪耳机也是一款值得推荐的辅助类办公产品,最近疫情期间,社区大喇叭从早上 8 点开始两小时循环一次,每次半小时,虽然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防疫手段,但对于在家办公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魔音入耳,不过恰好我有索尼的 WH-1000XM3,这款降噪耳机可以很大程度消除外界的杂音,让我不被噪声干扰。不过其实老款 XM2 相比于 XM3 的差距并没有特别大,我同事就有我还特地对比过。所以预算不充足的也可以考虑一下千元出头的老款产品,但目前似乎大面积下架了不是很好买。
除了外面的噪音之外,如果家里有小主子也要考虑一下怎么让主子安静下来,所以你可能还需要买点让主子自嗨的玩具,以免主子看你天天在家过度兴奋。当然每家的主子都有各自喜欢的玩具,所以我就不瞎推荐了。
肥宅快乐短
四、家庭工作电脑配置推荐
除了各类办公装备之外,在家办公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台合适的电脑了,自从手机从电脑手里夺下互联网接口的主导地位后,电脑的存在感就越来越低了,可能现在不少人的电脑依旧还是大学时期购买的笔记本,然而三五年过去了老旧的的笔记本早已不堪驱使。所以这次在家办公的风潮下不少人又开始了攒机的计划,过节期间一路攀升的配件价格也能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
考虑到不少人可能需要装机但又还是一头雾水的状态,我就给大家分享几个价位段的装机单把,每个装机单基本都是均衡配置,不过我会对这些均衡的配置单给出办公或游戏方向的倾斜方案。
需要交代的是我的配置单所有价格都是基于 2 月 10 的京东与天猫行情标定的,可能你们看到文章的时候配件价格会有一些波动。具体链接我就不放了吧,我觉得值友们一定能找到好价的。
1、千元装个机
首先是一套物美价廉的入门型配置,这套配置大约 1600 块就可以拿下了,给日常办公用绝对是够了,平时给孩子学习、刷剧也能胜任。 如果有资料存储需求请自行添加 SATA 机械硬盘。
A、游戏向配置倾斜方案
以上配置如果你还有网络游戏需求的话,可以考虑用 4G 内存组双通道使用,虽然花费会多出几十块,但这样 2200G 的核显性能会有上浮,加完后足以应对一些主流的网络游戏比如 DOTA、LOL、守望先锋、DNF 什么的。
另外如果真的是要打腾讯类网游、也可以考虑稍微加几百直接换英特尔平台+独显的配置(这钱主要加给独显了),比如奔腾 G5400+H310 主板+独显 RX550,这样预算不会变化多少,但英特尔的 CPU 会让腾讯系游戏帧率更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 G5400 由于核心少一些在多线程与多开办公上会逊色于 2200G
最后我不会告诉你们有一种 RX580 2048sp 4G,性能是 RX550 的两倍有余却只需要 400 块不到的。矿卡有风险选购需谨慎。
B、办公向配置倾斜方案
有人可能会问 1600 我还是嫌贵,我只要是台能看 word 的电脑就好了,能不能帮我再缩一点,其实再极限压预算我个人不太推荐了,不过如果你预算真的不充足,把 CPU 换英特尔 G5400 主板用 H310,固态换成 sata 口的大概还能再压 200 多块预算。再低的话可能真的只有图吧见了。
2、入门工作娱乐机
这套配置 i3+580 2048sp 基本可以在将目前主流的网络游戏在最高特效运行了,并且可以在 1080p 中等特效下玩各种 3A 大作,显卡选华擎主要是避开各种骚操作的 470D。如果有资料存储需求请自行添加 SATA 机械硬盘
A、游戏向配置倾斜方案
如果是打游戏可以考虑追预算将内存加至两条。并在此基础上追加显卡预算,显卡我认为最高追加到 1660super 就可以了,再追加我感觉 CPU 瓶颈会越发凸显不合时宜。
B、办公向配置倾斜方案
如果你确定自己是纯办公场景,不需要使用显卡的话,也可以考虑 CPU 升级到 i5 8400,显卡直接拿掉,用 8400 的集显即可,8400 本身是 6 核在多任务处理与多开上相比于 i3 9100F 会有着明显的提升,并且这样还能再节省几百块。
3、4000 元均衡水桶机
这套配置我总结一点就是均衡。基本哪里都不算太弱了,但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点,3500X 应对办公游刃有余,应对 PS、LR 等图像处理也不再话下 。游戏方面 3 代锐龙也都可以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帧率,显卡从 1660super 开始基本上已经可以在 1080p 高特效下愉快玩耍了,所以这套配置算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水桶机
A、游戏向配置倾斜方案
这套配置如果是玩 3A 大作的游戏玩家可以考虑追加显卡预算,最高可以追加 1500 元左右把显卡更换到 2060super 或者是 RX5700,这样的游戏帧率会有显著提升,对了如果真的玩游戏,我这套配置里特地给加了 C9BJZ 的内存,可以研究一下超频,这内存超频至 3200 应该是没问题,如果想到 3600 的话,最好把主板换成迫击炮。
B、办公向配置倾斜方案
如果偏向设计就不用怎么加钱了,可以考虑将 CPU 进行提升到 3600,虽然核心数还是 6 但是 3600 有超线程会有一定的性能提升,这个升级 CPU 的预算可以削减显卡获得,比如将显卡退到 RX 580 2048sp 8G
4、 稍有排面的机器
6500 的预算其实已经不算低了,所以这套配置你们也发现了我已经在尽量给大家弄一套有面子的装备了,所以可以看到不管是主板、显卡还是内存还是硬盘我都没有选择特别丐的版本,并且仔细留意一下我已经悄咪咪帮你整的离纯白主机只差一步了,预算不足可以将显卡换成技嘉 2060s Gaming OC White+技嘉 650W 电源的套餐 (含电源 2799),并且将主板提高到迫击炮白金即可,当然散热也可以换到九州风神的新玄冰 雪豹版。这样预算不动基本就是全白了,只不过游戏性能会有退步,当然也可以考虑加预算到技嘉 2070sGaming OC White 一切看自己。
A、游戏向配置倾斜方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