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依据……………………………………………………………….1
二、编制目的…………………………………………………………….…1
三、适用范围………………………………………………………………1
四、工程概况………………………………………………………………1
4.1工程规模……………………………………………………………………….1
4.2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地基土构成…………………………………………2
4.3地下水…………………………………………………………………………2
4.4气象资料
………………………………………………………………………………………………2
五、冬季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3
六、冬季施工安全保证体系……………………………………………….3
6.1 冬季施工安全质量领导小组组长职责………………………………………3
6.2 冬季施工安全质量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4
6.3 冬季施工安全质量领导小组组员职责………………………………………4
6.4 冬期施工安全教育……………………………………………………………5
6.5 冬季施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生产………………………………5
七、冬季施工前准备工作………………………………………….……..5
八、冬季施工管理制度……………………………………………………6
8.1、现场机械管理………………………………………………………………..6
8.2、现场物资管理………………………………………………………………..7
8.3、现场值班制度………………………………………………………………..7
8.4、气象咨询制度………………………………………………………………..7
九、冬季施工安全管理措施………………………………………………7
9.1、取暖和防火管理措施………………………………………………………..7
9.2、施工现场的防火、电、气焊安全措施…………….…………………………..8
9.3、现场施工人员、脚手架安全管理措施………………………………………9
9.4、土方防止滑塌管理措施…………………………………………………….10
9.5、预应力锚索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0
9.6、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措施…………………………………………………….10
9.7、防风措施…………………………………………………………………….12
9.8、临时设施的维护管理措施…………………………………………………12
9.9、砂浆保温措施………………………………………………………………12
9.10 文明和环境保护施工措施…………………………………………………12
冬季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2、延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切实做好冬季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3、根据国家有关冬期施工标准、规范、规定要求。
二、编制目的
随着冬季到来,气温骤降,在低温、寒冷环境下进行施工,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为加强冬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为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针对冬季施工安全工作重点,结合项目部冬季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重点,特编制冬季施工安全方案。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旧城改造项目场地西侧边坡治理工程其附属脚手架搭建,钻孔,锚索注浆分项工程项目和生活区管理等。
- 工程概况
4.1工程规模
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旧城改造项目场地西侧边坡治理工程边坡,位于凤凰山东麓,为黄土梁峁地貌。边坡总长度约300m,地面原始高程介于960-1105m之间。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采取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的措施来稳定坡体。坡体总长约300米,高约30米,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进入冬季后需要搭建脚手架进行高空钻孔作业,针对冬季施工的特殊安全要求,以及对工程质量、工期的要求,特编制此方案。
4.2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地基土构成
根据《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旧城改造项目场地西侧边坡治理工程勘察 告》,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离石黄土(Q2eol)、②层棕红色细砂岩(N2),③层砂岩(J2y)。各层特征分析如下:
①层离石黄土(Q2eol):褐黄—棕红色,干-稍湿-湿,稍密-中密。无层理,具有垂直节理,局部节理发育,含植物根系、蜗牛壳碎片、较多白色钙质条纹及钙质结核。层底标高983.557-997.97m,层厚12.4-57.7m。
②层棕红色细砂岩(N2):棕红色,强度底,岩芯多呈碎渣状。仅在ZK3和ZK7的岩芯中出现。层底标高988.776-989.97m,层厚5.4-5.6m。
③层砂岩(J2y):灰白色,强风化-中风化,上部强风化层厚约0.3-1m,局部表层为砾岩,岩石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渣状;下部为中等风化层,强度较高,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石英-长石质,钙质胶结,细粒结构。在改造 项目施工过程中为尽可能的争取建设空间,对③层砂岩(J2y)人为改造,形成了一个高度约20米的陡直边坡。
4.3气象资料
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年最大降水量:741.0mm.
延安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延安市宝塔区平均海拔高度957.6m。
五.冬季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
根据本工程冬季施工内容及现场临时设施情况,预计本工地重要危险区有如下几处,为确保冬施安全及工程质量,特将这几处重点危险区提名到案,加强在施工中的管理。
5.1 生活办公房:进入冬季后,由于取暖需要,大量采用电热、无烟煤火炉方式取暖,容易发生触电、火灾以及煤气中毒等事故。
5.2 模板脚手架:墩柱及连续梁模板支撑架、作业平台高度大,最大高度23m,冬季大雪、霜冻及大风对脚手架的安全性影响较大,钢管容易发生松扣、脱扣现象,人员上下爬梯容易发生滑倒、坠落事故。
5.3 钻孔:桩基施工采用机械钻孔,钻孔作业不确定因素较多,容易发生坠物、触电等安全事故。
六.冬季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为确保冬季施工质量合格,做到安全稳定生产,规范化管理,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部各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架子队长为组员。冬季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并指导施工生产、检查控制施工质量。
组长:庞祁科
副组长:白军彦 刘锋 白成员
组员:白成博 朱自卫 曹士清 朱洪勤
6.1、冬季施工安全质量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质量有关要求,按照项目施工计划安排和安全控制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严格施工过程安全控制,正确处理安全与工期、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不违章指挥、盲目蛮干,文明施工,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2、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教育员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章作业。关心职工生产,合理安排劳动力,对有禁忌职业病的人员,不准安排其从事禁忌工种的工作。
3、组织制定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或施工安全控制方案,并在施工中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根据冬季施工要求,合理调整施工计划和人员、机械设备资源配置。
5、组织进行现场安全质量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予以消除。协调解决冬季施工防护物资。
6.2、冬季施工安全质量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1、认真贯彻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有关冬季施工的文件通知要求,贯彻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严格按章办事。
2、落实项目部关于冬季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办法。
3、协助项目部组织的冬季施工工作大检查,进行冬季施工工作评比活动,推进冬季质量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4、编制、审定冬季施工技术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文件和处理技术问题时,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程和劳动保护规定。
5、负责质量与安全技术培训,指导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规范作业。组织经常性的冬季施工检查活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有权拒绝违章指令。
6.3、冬季施工安全质量领导小组组员职责
1、教育培训工作: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知识的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切实让每一个参建人员了解冬季施工所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
2、组织进行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经常性的检查,及时掌握施工生产场所、机构设备情况,例如:施工和生活区是否私拉乱接电线,是否使用不合格设备和机具;施工现场各处护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在出现凝冻和积雪时是否做好防滑措施,施工前要清除干净;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是否有烧柴取暖的现象,现场是否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材等消防工具。
3、落实拌合站管理相关措施:在气温较低时,对料仓的砂石料采取覆盖、拌合用水采取加温的措施,混凝土拌合和运输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要求。
4、负责对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排查,加强冬季对机械设备、机具进行维护和保养,使设备满足冬季施工要求。
5、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行为。发现特别危急情况时,有权停止其作业或操作,并立即 告领导,必要时可直接向上级机关汇 。
6.4 冬期施工安全教育
1、 开展班组冬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对冬季施工的班组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按工作性质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教育活动。要求各班组长,严格按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合理安排组员日程工作安排,不违章作业。
2、 对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对变换工种及临时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也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3、 特殊工种(包括:电气、架子、焊接、机械、车辆等工种)须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核发证后方可操作。
4、 对采用新设备、新机具、新工艺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6.5 冬季施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生产。
开展冬季施工前的质量、安全综合检查,对各分项施工项目、机械设备使用等情况逐一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宿舍、现场临时用电、施工防火、防冻、防滑和临边高处作业防护措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场所,按“三定”措施(定人、定整改措施、定隐患整改时间)整改后,由项目工程主管领导、监理、施工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复检合格后,才能施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在施工现场发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现象,严格按《安全文明施工奖罚办法》处罚。
七、冬季施工前准备工作
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砂浆灌注工程按冬季施工办理。
2、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冬季气候条件下严格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3、通过当地气象部门或网络媒体,及时掌握天气预 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4、根据本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护的具体工程项目或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冬季施工防护措施,并在物资和机械方面做好储备和保养工作。
5、施工机械加强冬季保养,对加水、加油润滑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冻裂设备。
6、检查职工住房及仓库是否达到过冬条件,及时按照冬季施工保护措施施作过冬篷,准备好加温及烤火器件。当采用煤炉和暖棚施工时,作好防火、防煤气中毒措施,棚内必须有通风口,保证通风良好,并准备好各种抢救设备。
7、在进入冬季前施工现场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人行道路、脚手架上跳板和作业场所采取防滑措施。
8、开展班组冬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对冬季施工的班组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按工作性质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教育活动。要求各班组长,严格按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合理安排组员日程工作安排,不违章作业。
9、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在施工现场发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现象,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罚。
八、冬季施工管理制度
8.1、现场机械管理
1、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现场的机械管理维修、保养、建立机械帐卡,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
2、保持机械状况的良好,机身清洁无灰尘。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3、 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4、在拌合站和使用的搅拌机、砂浆机等旁设有沉淀池,不得将污水直接排放。
5、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等车辆,采取覆盖措施,确保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8.2、现场物资管理
1、进场材料“三证”齐全,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和不同的规格、型号、品种码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并正确标识。
3、钢材、木材、水泥等材料按品种、规格、型号堆放整齐,下垫上盖,做好防雨雪措施。
4、贵重物资、装备器材存放于库内,并专库专用,加设明显标志,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8.3、现场值班制度
主要领导、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人员配备移动电话以便及时取得联系。施工现场设值班领导和值班员,配备通讯工具,负责有关信息传递。值班人员每天填写值班记录,并实行交接班制度;有事情发生时,及时通 各级领导。
8.4、气象咨询制度
设专人每天及时掌握天气预 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并做好记录,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准备工作。在大雪来临之前组织人员巡检工地,提前遮掩需要遮掩的物资。大雪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内的积雪,减小冰雪熔化对施工的影响。
九、冬季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9.1、取暖和防火管理措施
1、认真落实防火安全制度,提高各级施工人员责任心。
2、禁止明火、电炉取暖保温。
3、使用电暖器取暖的,须经电工检查好电线路,确认不超负荷后方可使用,使用电暖器取暖的在无人时要关闭电源,拔掉插头。
4、使用炉火取暖保温的,要有排烟措施,保证排烟畅通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5、不得在火炉就近晾晒衣物,不准在电线上晾晒衣物;在火炉就近不得堆放燃料,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6、提高职工的防火意识,杜绝乱扔烟头。
7、项目部成立组织专业人员检查生活区、生产设施的电路情况杜绝因冬季取暖等原因造成的电路超负荷引起的火灾和电击伤人事故。
9.2、施工现场的防火、电、气焊安全措施
1、 布置施工现场时,注意防火设施点的布置。特别是在使用明火处、变电所、电加热施工场地,防火处要有明显标志,通道要畅通,按防火要求配置相关消防设备并设专人定期检查
2、 电焊工必须经专门培训,掌握焊割消防安全技术,并经考试合格后,持上岗证进行操作,禁止非焊工进行作业。
3、 电焊等明火作业,操作前必须办理用火手续,开动火证,准备可行的措施,有专人看火,清理周围易燃物,各项措施落实后再动工。用火地点变更时,应重新办理用火审批手续,用火证当日有效。
4、 进行电焊等作业时,要选择安全地点,认真落实有针对性的防火措施,必须派专人进行监视,随身携带灭火用具。
5、 严禁在“严禁明火”的部位及周围进行焊割,禁止焊割未经清理的可燃气、易燃气、液体及喷漆用过的容器和设备。
6、 露天存放物品分类、分垛,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高压线下方水平距离6m以内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材料。
7、 施工生产现场内严禁使用炉火取暖。用火有制度、有消防器材和工具,有专人看管,做到火灭人走。
8、 一切电源,线路必须按规定架设,并有专人经常检查维护,生活用灯不准超过100瓦,生产、生活严禁点长明灯。
9、 安全员每天都对施工场所、生活区、用火、用电情况进行巡查,每旬参加一次文明施工检查,做到掌握工程进度情况,问题认定准确,隐患及时整改。
9.3、现场施工人员、脚手架安全管理措施
冬季搭设脚手架必须将钢管上的冰雪等清理干净,遇到刮风,下雪应立即停止作业,每天作业时间应选在早晨9:00时,下午5:00时。
1、现场施工人员劳保用品到位,均配备冬季工作防寒服、工作鞋及手套,确保在冬季施工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凡患高血压、盆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3、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4、脚手架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脚手架外侧必须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并按标准进行立体防护,无论是立网还是水平网均应严密、牢固。
5、脚手架斜道、平台、作业层、通行道路上要有防滑措施。对正在施工的临边工程必须严加防护,立体工程必须进行立体防护。
6、高处作业人员不准穿硬底高跟鞋,衣着要合体灵便,特别是从事吊装作业人员必须采取防滑措施,系好安全带。
7、高处作业使用的高凳、梯子要坚固,高凳和梯子腿要用麻袋片裹好,以防滑动移位伤人。
8、冰面上作业的施工机械必须有防滑链等措施
9、施工现场做好文明施工、文明管理,严禁跑浆漏水,防止结冰,给施工工作面造成不便。
10、工人宿舍区做好防寒、防雨水设施,确保工作人员在冬季有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9.4、土方防止滑塌管理措施
1、边坡钻孔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定的钻孔。
2、在基边坡坡脚严禁堆放渣土及建筑材料,应及时清理运出。
3、施工现场因特殊施工要求时需要挖方钻孔时,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安全警示标志。
9.5、预应力锚索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设置专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锚索制作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划伤等情况的发生,切割擦油等必须戴加厚保暖手套,防止钢绞线冻伤手指。
3、锚索造孔采用潜孔锤风动钻进时,应采取必要的除尘措施。开孔时,对孔口钻杆套板进行防护,以避免冲击钻进时碎石伤人。
4、钢铰线通过特制的放料支架下料,防其弹力将人员弹伤,往孔内安装锚索时,应由专人统一协调指挥。
5、锚索施工时,高压风管、高压油管的接头应连接牢固;造孔、张拉机械的传动与转动部分均需设置完备的防护罩。
9.6、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措施
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空压机、钻机、水泵等,多为电动机械,做好设备的防冻防水防潮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主要措施有:
1、空压机每天使用完毕后及时将盖板放下;
2、注浆机每天使用完毕后及时细致的覆盖电动机,清洗注浆机用水及时排除;
3、 冬季前对现场供电线路,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对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绝缘降低及漏电等问题及部件及时整改、更换。
4、现场用电设备应实行三级漏电保护,配电箱要一箱一机一闸一漏保护,门锁齐全,有色标,金属外壳必须连接专用的保护零线,所有电器设备采用接地接零保护。
5、 施工电缆要时常进行检查防止电缆破损,有施工车辆过往处电缆需要用钢管保护埋置地下。
6、 风雪前必须及时将露天放置的配电箱,开关箱,电焊机,切割机,钢筋加工机械等设置防风雪防潮设施,防止雪水进入箱内、电器设备内,造成危险。食堂用电设备、生活区、办公区线路及用电设备也应做好防雪防潮工作。
7、 雪后应立即对所有电器设备、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配电箱、电器设备等,应停电后处理潮湿的部位,使其干燥恢复绝缘后,经摇测绝缘电阻到达合格之后再送电作业。
8、 大风雪后,对线路进行检查加固,防风,防砸,防碾压,防止因结冰而造成断线停电及触电事故。并严禁在大风雪天气进行室外露天电工作业。
9、 严禁在大风雪天气进行室外露天电工作业;对于所有露天放置的机电设备,大风雪前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配电箱。
10、 现场脚手架应设置避雷措施,其防雷接地阻值不能大于4欧,并要在冬季前检查摇测。
11、在作业现场值班,负责震动设备移动后,接、拆电源作业,避免发生漏触电伤害事故。
12、机械设备每月检修两次,特种设备每星期检修一次。特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起重索具、承重钢丝绳检查,必须在开机前由司机试开机,确认设备使用正常,才能使用,安全员每星期对现场的所有设备全面检查,发现存在的隐患,必须立即指定专人整改,安全隐患整改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13、停用的设备,必须及时切断电源,避免无关人员误操作;
9.7、防风措施
1、脚手架的搭建必须经过抗风力检算,按要求增设风缆地锚。
2、墩柱钢筋搭设内架,四角采用风缆地锚固定,以防倾斜。
3、钻机应用缆风绳对称张拉,地锚应牢固,以防侧翻。
9.8、临时设施的维护管理措施
项目部加强对施工和生活用水管路的检查和保温工作,确保各类施工人员健康用水。入冬前对污水池、施工运输便道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做好冰雪天气道路除冻的准备工作,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保证运输和交通安全。对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有效处理。
9.9、砂浆保温措施
对搅拌罐用水采用温水供水,用加热棒进行水加温,料棚内砂料和水泥不做处理,热水进入拌料用水箱,以确保拌料用水的温度。搅拌罐车采用包裹保温措施进行保温。由于钻孔较深超过本地区冻土深度,不需要对灌注后砂浆进行保暖措施。因此砂浆待搅拌好后应立即进行灌浆处理,防止砂浆时间过长降温。同时砂浆应按照配合比做好边搅拌边加料加热水工作。为了做好搅拌罐的冬季保温工作,在能工作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拌合站操作管理人员等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派专人及时收听天气预 ,防止寒流突然袭击。试验人员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砂石料温度、砂浆、砼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9.10 文明和环境保护施工措施
9.10.1 基本措施
1、 编制环保管理条例,制定奖惩制度,并按其认真费彻执行。教育职工提高环保意识,不能保护环境就要停工整顿,屡教不改作违约退场处理。
2、 加强入场作业人员的文明和环保施工教育培训,提高其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意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场作业。
9.10.2 场容场貌管理措施
1 对作业环境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工序实行挂牌标识的方法。
2、加强现场管理,非作业人员、施工车辆禁止进入施工现场。民工管理严格执行业主要求,严格管理。
9.10.3 物资、设备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料、料具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标识规范、清楚。随时收集加工后的钢筋头,并运至现场设立的废弃物临时储存场地。
2、现场材料码放不得占用施工用地道路,不得占压消防安全设施,并远离变压器、高压线杆等。
3、 定点加工机具应设防雨、雪棚,开关箱,电焊机,切割机,钢筋加工机械等设置防风雪防潮设施,防止雪水进入箱内、电器设备内,造成危险。加强机具维护,确保性能可靠,表面清洁。
9.10.4 环境保护措施
1、成立文明施工专职小组,有项目经理直接领导,设专人负责文明施工宣传及管理。明确项目部及各部门、各专业队文明施工的区域,作好防尘、防噪音、防遗洒工作。
2、施工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要求,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积极预防和保护,保护工地周围的植被和环境。
3、工地营房建设要标准化,对职工加强学习教育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工地周围的植被和环境,不乱到垃圾,保证环境优美。
4、强化环保管理。健全企业的环保管理机制,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并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5、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知识、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参建职工的自觉行为。
6、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及时清理,不得长时间堆积。现场内施工道路及现场周围道路视天气情况,派专人定时或不定时清算。土、石、砂、水泥等材料运输和堆放进行遮盖,减少污染。
7、水泥、石灰以及其它易飞尘的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和严密遮盖,运输时采取有效防止遗洒、飞扬的卸运措施,减少扬尘。运土车辆装载不得过满,车帮顶部土应设专人拍实,加以覆盖,严格执行市建委规定的四级风严禁土方施工的规定,以免沿途散落。
8、工程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时间要严格遵守交管部门的要求,禁止超载、超高、超速行驶,对工地周围的道路派专人清扫,保持周边环境的整洁。
9、现场所有油料均存放在进行防渗漏处理的油料库内,以防油料渗入地下。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所有污水均经过隔油池外排,隔油池定期清掏。
9.10.5 减少噪音扰民措施
1、 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使其噪音降低到最低水平。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尽量不鸣喇叭,以减少扰民。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
2、夜间尽量减少钻孔施工,减少噪音污染扰民,对于施工现场的电锯、钻机、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3、适当控制机械作业密度,条件允许时尽量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造成噪音叠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