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兵记忆|中秋佳节,忆当年三营测量班

1973年中秋节测量班二道河畔留影

又是一年中秋节快到了,中秋忆战友,中秋盼团圆。我想起了1973年中秋节测量班全体战友在营部后边的二道河滩上留的影,我找到这张珍贵的照片,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当年的测量班

1973年我们在沙通线施工全长2109m的二道河隧道,这是全线的重点,铁九师的头号工程。我们42团三营是主攻,主打隧道出口,二营在进口,一营1、3连打斜井。三营测量班担负二道河隧道出口段及斜井段施工测量。

测量班当年共有6人,照片中前排左起钟如剑(71年兵湖北沔阳)李秋忠(助理技术员69年兵吉林通化)李忠忱(助理技术员68年兵辽宁海城)李毕发(71年兵湖北沔阳)小郭(73年兵黑龙江)。后排左起崔秀峰(测量班长73年兵黑龙江)孔令财(71年兵湖北沔阳)张祖新(71年兵湖北沔阳)刘超(卫生员)。我看着这张珍藏了49年的测量班中秋节留影的照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激动不已,想起了沙通线二道河隧道施工的日日夜夜,测量班夜以继日奋战在隧道内的身影。那是一个过硬的测量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那是一个敢打必胜的测量班,在争分夺秒日夜不停施工的隧道内团结奋战,争时间抢速度,又快又准地完成了测量任务。

隧道测量分工及做法

二道河隧道控制测量由团精测队负责,采用三角网控制,双导线进洞,营测量班负责埋控制点及施工测量。进洞双导线控制点下导坑采取在隧道底部埋木桩钉钢钉,上导坑则在砼拱顶埋设钢钉,将特制的三角架倒挂固定在拱顶上进行测量定点。水准基点下导坑利用中线点,上导坑在拱顶预埋钢钉引标高。每月洞内停工一天由团测量班来复测。

下导坑是先导先行,测量是关键。主要是协调与连队的关系,少占导坑时间,精准测量。我们采取按台班轮换、弦线支距法、测量班自身调整的办法,加强测量力量,提高测量速度,保证隧道施工。

上导坑开挖后测量班按五寸台法检查断面,用红油漆画出超欠挖,超欠挖处理后开始铺拱脚木板立钢轨拱架,每米一榀,上钢模。立完拱架后再检查断面净空尺寸合格才能浇筑拱圈混凝土。

洞内控制点测量精度要求高。团里使用的是西德蔡司020经纬仪,营里使用的是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红旗经纬仪。为了保证进洞控制点位置准确不掉桩,我们的钢尺要在洞外铁三院设的比长台定期比长,洞内测量要带温度计、拉力器,计算钢尺的温差、拉力改正。我们的曲线控制点埋的是直径12mm的钢钉,团里每一次复测都没掉桩,团精测组很满意。当年营测量班的工序及要求有这样一段歌:“上下导坑、中线水平、检查断面、检查净空,测量对点、精益求精、各负其责、保证贯通”。

测量与掘进

隧道下导坑能否快速掘进是决定整个隧道施工进度的关键。当时是矿山法施工,采取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有轨运输。洞内施工作业面多,测量工作点多线长,出口又是圆曲线进洞,洞内炮多、水多、烟雾大,人车来往频繁,测量班只有抢放炮前洞内烟雾小视线好时测量导点。下导坑是梯形断面,人工风枪打眼放炮,电动扒碴机出碴,铁斗车编列,电瓶车牵引运输出洞。下导坑一测,经纬仪要占道,铁斗车不能走,有时还挡视线要来回倒车,没测完掌子面还不能放炮。

下导坑掘进采取四班三倒作业,由于抢进度,各个台班谁也不让谁,每个台班怕影响施工进度,都不让测。有时费了好大的劲,耽误了很长时间,还没测到掌子面,台班不管你测没测完,就放炮了。一放炮洞里烟大,紧接着就出碴,电瓶车拉着铁斗车来回跑,就不能测了。测量班在洞内干了一天还没测成,很恼火,大家 怨情绪很大,测量工作受阻。由于隧道快速施工,各工班之间争速度、抢时间,都不肯为测量让路,测量班被称为“不受欢迎的人”。测量班面临着技术新、时间紧、精度高,施工测量困难较大。

营领导针对测量与掘进的关系问题,在工地每日的交接班会上专题研究,从思想上、组织上、工序上、技术上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要求全体施工人员要充分认识隧道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测量打不通隧道。同时要求测量班要敢打硬拼,冲锋在前,精心测量,确保测量成果准确。

更换测量班长

隧道施工要有一个过硬的测量班,测量班要有一个好班长。营党委经过研究破格提拔入伍不到一年的崔秀峰为测量班长。崔秀峰1973年入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入伍前是铁路工人,在齐齐哈尔铁路局拉哈火车站做调车员工作。他高中文化,精明能干,团结同志,关心他人。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前,敢为人先。他肯于钻研,善于学习,业务技能提高很快。

崔秀峰上任后针对测量问题,首先将测量班分成中线组和水平组,中线组由张祖新、孔令财、李毕发3人组成,张祖新负责并司镜;水平组由钟如剑、小郭两人组成,钟如剑负责并司镜。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则。每天开班务会,好的做法马上总结推广,存在的问题立即纠正。班里加强团结合作,分工不分家,中线水平组灵活机动,根据洞内测量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求测量班提前准备,敢打猛冲,争分夺秒,准确无误。

台班轮测

下导坑中线测量采取台班轮测办法。为减少洞内测量时间,减少施工测量对洞内干扰,营领导决定对四班三倒的下导坑掘进台班采取轮班测量的办法,排到那个台班就在那班测。测量班不管白天黑夜,提前进洞,预先准备好、组织好,抓住掌子面放炮前光线好、车辆少的空隙,一忽而上,各就各位,准确迅速,一次成功进行测量。测量班有时在洞里等一宿,平均占用各台班掘进时间,化解了矛盾。为减少下导坑摆仪器堵车,宁可麻烦,采取多搬几次仪器,分段放车的办法,逐渐地得到了连队的理解和支持,解决了洞内施工与测量的矛盾。

弦线支距法测量

采用弦线支距法测量下导坑中线。由于洞内曲线弯度大,通视条件受限,施工干扰大,每次测量占用导坑时间长,影响掘进施工。为了加快下导坑测量速度,我们采用比较简单快速的弦线支距法进行下导坑施工中线测量。弦线支距法测量是只打一条直线,将弦线打到下导坑排架横梁上,由每隔5m在导坑底打点测量改为在导坑顶弦线测量,不受地点限制,测量方便,即节省时间又好干,然后将各点座标支距交到队里值班技术员。连队用这个支距也方便,只要找出距弦线起点的距离就可在支距表中查出支距,横向一量就找到线路中线。同时明确线路中线与隧道中线的关系,按隧道中线放样开挖断面。

上导坑测量

上导坑测量沿弧形导坑拱顶开挖面每5m设一个中线点,最难的就是在拱顶开挖面用风枪打孔钉木桩做点。上导坑每次测量时崔秀峰都是抢着干最脏、最苦、最累的打眼活。他扛着自制的木制折叠梯到点位,找连队的风枪打眼。站在梯子上双手把着风枪钻杆,两腿踩着夹着不稳的梯子,带着安全帽防护镜穿着雨衣还要抬头看着眼,免得打跑了打偏了,对准预先放出的点打孔。风枪开钻时的浑水、石屑朝着脸上身上冲来,顺着胳膊流遍了内衣全身,又脏又冷,是个非常难受的活。

崔秀峰每次都是抢着打眼把钻头,弄得一身水,湿透全身,风枪震得全身发麻。打完眼后将自制的手榴弹型木桩倒钉进孔内,这是测工老孔的活。然后用经纬仪做线路中线点,在木桩上钉上钉、挂上线,交给连队技术员。每次打眼全身都湿透了,浑身都是水和石粉,冬天一出洞衣服都冻成了冰坨,很辛苦,他一直都带头抢干最不好干的活,得到全班同志赞扬。

打铁也要自身硬

隧洞下导坑中线测量特别紧张,台班长跟着催我们,不给时间。下导坑水大,有的地方淹了枕木。测量控制桩埋高了,铁斗车撞;埋低了,有水测不了。崔秀峰他们就从洞外扛着一袋水泥跑近千米到洞里倒在桩顶,再扒开水泥,做个临时围堰,找控制点测量。有时一会水就渗进来了,又要再扛水泥重围,离洞口远了就用铁斗车推几袋水泥止水。他同时协调同队里的关系,堵铁斗车,不能影响视线。

一次测量班长崔秀峰在斜井口前边不远的地方扒桩,扒着扒着就扒出大便,沾得两手都是,是连队的兵故意捉弄我们测量班,他全然不顾,一切为了测量。测量班张祖新是个大个子,敢冲硬上,经纬仪摆得快。上导坑测量点有时正位于中槽漏斗上面覆盖的步行板上,人一走仪器就动,遇到打混凝土的手推车就挡住他们,民工有时不听话,他就强制禁行,保护仪器安全和测量成果的准确。

进洞要求放炮后等候20分钟由安全员检查没问题后再进洞,为了争取时间,有时掌子面刚放完炮,确认安全,张祖新他们就同安全员顶着炮烟提前进洞扒桩找点。洞里一片漆黑,还没走到掌子面就呛得受不了,他们把铁锨扔了,趴在水中铁轨上,用嘴吸水面的水气。我们三营测量班进洞干起活来生龙活虎,勇往直前,分分秒秒抢时间,测得比较快,受到在斜井施工的一营连队的赞扬。

那时我们三营测量班的钟如剑、张祖新、小胖子李毕发、老孔这几个71年的湖北兵,还有黑龙江的小郭都很能干,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大伙说多亏有崔秀峰这个工人出身的敢打敢拼、带头冲在前面的过硬的测量班长,带领我们通宵达旦地在洞里干,才一次次艰难的完成洞内测量任务,保证隧道施工正常。隧道通一通百通,隧道通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有参战人员都为隧道早日贯通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战。

战果辉煌

1974年4月份二道河隧道出口首创沙通线单口月成洞201m的好成绩,受到了铁道兵及沙通线指挥部通电表扬。出口在4月份大战的基础上,又连续两个月百米成洞,当年6月18日下导坑全洞贯通,出口共掘进1313m。贯通中线横向闭合差99mm,水平+50mm,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三营测量班敢打硬拼,技术过硬,被评为团先进班。崔秀峰个人也荣立了三等功。

整体道床施工

团精测队负责人王庆皎工程师说团里把二道河、计代沟两座长隧道整体道床交给三营施工,主要是三营测量班比较过硬。整体道床施工测量是工程的重要环节,能否保证轨道施工精度关键在测量,必须做到一次达标,轨道一次就位浇筑成型。整体道床是新事物,测量班边干边学,精心测量、精心施工,很好地完成了施工测量任务。

整体道床施工测量

退伍以后

1977年春,崔秀峰复员了,他当兵4年都是在二道河隧道出口工地度过的,他把青春好时光献给了沙通铁路,献给了铁道兵!回到了原工作单位齐齐哈尔铁路车务段后仍任调车员,在讷河火车站调车。后来听说他在一次露天调车作业时出了事故,截了双腿,成了残疾人并已病逝。他用担当和奉献书写出了无悔的奋斗人生。

测量班钟如剑,一直搞水平测量,工作积极,热爱本职工作。原准备提干,因为只有小学文化,部队没有批。退伍后进院校学习取得本科学历,后来升任湖北省仙桃市建委主任,工作很出色,还出了一本书。他曾到北京、东北等地来找老战友会面及赠书。

李秋忠1974年9月~1977年7月到西南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学习,毕业后回三营技术组工作。改工前调团作训股,后调到离家较近的铁道兵郑州材料总厂。2002年他在新乡~焦作铁路改扩建工程中做房建监理,正好那段工程我们单位施工,我还去过郑州他家,他热情地招待了我们。2005年他在福建福鼎中铁十五局温福铁路工地,我们同在温福铁路施工,经常见面,互相交流学习项目管理。

测量班当年的另外几位战友,这些年来也没有联系,现在也都近70岁了,祝他们晚年幸福,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2022年9月5日

编发:铁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9月 2日 上午8:47
下一篇 2022年 9月 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