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是指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者相互作用一个过程,紧固件的拧紧是一个典型的过程,为了保证拧紧质量的可靠,我们需要建立质量体系。
通过拧紧质量体系的乌龟图,我们了解到,拧紧的过程要素包括:过程输入、人员资质、拧紧设备、装配用的零件、拧紧方法、拧紧返工、拧紧的检验、拧紧的绩效和过程的输出。
就像一个成绩差的学生,如果有老师帮他插补缺漏,告诉他哪方面比较差,需要加强,这个孩子的成绩会更快的提升。
根据实际情况和条款的符合程度,分为六个评分等级,即:
E-无关
0分-未满足
4分-未充分满足
6分-部分满足
8分-大部分满足
10分-完全满足
满意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某个拧紧点,给出每个条款符合度的评价分数,再通过上式计算出该点的总分数。
评价标准:
当某个条款的评价为0分和4分时,即使总的满意度为≥92%,也需要紧急整改,并降级处理。
主要通过四个方面:人员和资质、工装和设备、运输和零件处理、运输和零件处理、缺陷分析和纠错和持续改进。
(1)人员和资质
员工是否了解设备,是否对其进行了螺栓连接性能和缺陷可能性的培训和指导?
是否确定了参数化和维修保养的职能部门?
是否对员工进行了返工的入门指导和培训?
是否具有包括顶岗表和岗位培训记录在内的人员使用计划?
(2)工装和设备
螺栓拧紧设备或工具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的基本要求?
是否记录了A类和B类连接的拧紧设备的关键过程参数?
拧紧设备是否经过计量部门的验收?
是否向拧紧设备提供了完善的动力供应(气压/电流)?
是否选择了何事的拧紧工具,拧紧方法及参数?
是否按照图纸确定了装配参数且现场是否具备有效版本的工作指导书?
是否在成品上已测算检验参数(如再拧紧扭矩)和规定了抽检频次?
是否规定了拧紧顺序(多点拧紧)?
是否采取了防止拧紧工序遗漏的措施(如色标)?
是否具备返工操作指导书并遵照其执行?
产生的缺陷是否根据产品进行了记录存档?
是否对返工提供了合适的工位和时间?
是否规定了拧紧设备和工具的更换时间间隔,是否遵守?
是否对生产起动进行了认可,是否采集了调整数据以及偏差数据?
是否针对设备和工具发生故障的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
是否存在无意间装配了本不属于该工位的螺栓的情况?
(3)运输和零件处理
是否排除了零件混乱放置现象?
连接元件是否有序安放,是否做上标识(随车卡,追溯)?
(4)缺陷分析、纠错和持续改进
是否对出现的缺陷根据类型和拧紧部位进行了记录存档(统计)?
拧紧数据是否根据产品进行了记录和保存(可再现性),是否记错了错误日志?
是否具有展示一定数量的拧紧曲线的功能?
是否根据要求验证了设备的过程能力?
为了便于各位老铁理解,螺丝君列举了几个案例,供各位老铁参考。
5 螺丝君的总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