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l理想汽车因事故“断轴”疑云:不翼而飞的重要零部件

“断轴”事故发生后的第八天,5月19日,家住上海的袁先生,站在自家这辆刚提车一个月的理想ONE面前,发现了一个让他既愤怒又纳闷的情况——前悬挂系统上的一块重要组成零件,消失不见了。

事故当天车辆情况图片

事故八天后车辆情况图片

理想ONE前悬架部件图

“我感觉右前轮轻轻蹭到了路肩也就是马路牙子,然后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

这一引发争议的“断轴”事故发生在5月11日晚,袁先生的妻子刘女士驱车回家之时。据她回忆,当晚她于延安中路自西向东行驶,“接近路口时,我感觉右前轮轻轻蹭到了路肩也就是马路牙子,然后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

行车记录仪录像截图

随后,感觉不妙的刘女士将车辆滑行至道路前方救援带。下车后,她发现,除去右后轮爆胎外,自家车辆的右前轮悬挂系统似乎还出现了断轴情况。当晚,上海警方给刘女士开具了“右承轴断裂、右后轮胎爆裂”的书面“单车(非道路)交通事故移送单”。

警方出具的书面“单车(非道路)交通事故移送单”

5月12日凌晨,该车被拖到理想汽车指定修理点上海市闵行区虹梅南路2638弄存放。

当天中午,袁先生接到了一位自称是市场部杨女士打来的电话。据袁先生回忆,在此次电话中杨女士称,网络上“理想汽车断轴”的帖子,希望袁先生能发帖称是“因为事故断轴”。袁先生认为,这些帖子与自己并无关系,遂予以拒绝。袁先生称,此次电话中双方均未提及赔偿等其他问题。

随后,在与理想汽车上海售后负责人李普进行电话沟通时,袁先生夫妇被告知“上海售后的工程师现场勘测后做了定损 价,认为车辆受损并没有特别严重”。

两位车主不认可这个说法,他们想要退车。

“我们不认同的原因是:我们认为这辆车有隐患。事故发生五天前,我们刚换了转向机。要知道,这辆车才刚买一个月,转向机就发生了异响,没法维修,只能换。”刘女士表示,“因为我们为这辆车买了终身质保,所以理想汽车为此免费更换了转向机,但我们认为这辆车还是存在隐患,刚换完转向机,仅五天又出现了‘断轴’,如果当时是在山路或者高速上岂不是就危险了。所以才提出了退车要求。”袁先生称,李普并未答应此要求并称“要先与公司沟通”。

其后,在双方多次沟通中,袁先生以微信文字形式和口头方式三次告知理想汽车方面“车子先不要拆”。

袁先生5月12日个人微信记录

5月13日,袁先生与李普还有另一位姓名未知的理想汽车总部工程师在虹梅南路理想汽车指定维修点碰面。据袁先生回忆,理想汽车方面口头告知其事故原因是“碰撞路肩导致泄力”,从而使“车辆悬挂系统的右前下摆臂球头脱落,导致右前悬受损”。

袁先生表示无法接受这个结论,并担忧车辆的安全性。他认为,“一辆SUV在这样的情况下,爆胎或者轮胎凹陷我还可以理解,但是现在直接断轴,我和家人都不敢再开了。”故再次向理想方面申请退车。理想汽车对此再次予以拒绝并告知袁先生,车辆需要再做进一步检测,但并未给出具体时间。

见短时间内无法达成共识,袁先生只得通过口头形式再次表达“不要拆我车子”的要求。

5月15日,李普再次与袁先生面聊。他对袁先生表示,车辆与零配件均无质量问题,维修费用走保险。另外,出于关怀客户,理想汽车方面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给袁先生补贴油卡,但同时并未提及补贴油卡的金额;第二个方案是找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袁先生这辆车的市场价格,理想汽车以高于该价格来回购此车,但同时也并未提及具体价格数字。袁先生依旧表示无法接受、要求退车。

当天下午4点左右,李普与袁先生通过微信沟通。李普对袁先生表示,“我现在车旁边,您的车无大问题,可以修好。”同时李普表示并请袁先生不要在社交媒体发布相关内容,“不然二手车回购的方案(即前述第二个方案)会很难通过”。袁先生再次拒绝,并通过微信文字形式第三次告知“车子请原封不动地放着”。

袁先生5月15日个人微信记录

当天晚上,袁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行车记录仪的录像片段。从影像来看,当时车辆偏向车道右侧行驶,蹭上右侧路肩时车速显示为48km/h,驶过路肩后车辆随即出现异常,并在通过路口后靠边停下。

事故发生时行车记录仪录像片段截图

5月18日,袁先生夫妇再与李普面聊,“(理想汽车提出的方案)与之前没区别,同时他们表示我们发布内容对他们有影响。我们还是拒绝了他们的方案。”

可以不经车主同意拆走零部件吗?

5月19日,即疑似“断轴”事件发生后的第八天,袁先生又看到了自己这辆一直停放在理想汽车官方指定维修点的理想ONE。

而此时,车上那块疑似引发“断轴”该车前悬挂系统的右前下摆臂和与之连接的转向球头插销、螺栓等已不翼而飞,仅剩一个孤零零的螺帽躺在副车架上。

袁先生不得不开始询问“我车上零件什么时候被拆了”。对此,维修点的一位维修负责人告诉他,“他们(理想汽车工作人员)第二天(5月13日)有人来过,把你车上的这个东西拆走了。”

事故车辆右前轴现状

事故车辆左前轴现状

事故车辆轮胎擦碰痕迹

当天下午,袁先生拨通李普的电话,询问车身零件去向,得到回复称“拿去总部检测了”。三小时后李普再次电话回复称“从总部了解到,5月13日北京工程师已经把零件带走了”。

对此电话回复,袁先生还是非常纳闷,“他(李普)15号还给我发微信语音说‘就在我车这边’,还说车况良好,我很纳闷,于是问他那时候为什么没发现我车子的零件不见了,他居然又跟我说他当时其实不在车子边上,我不得不再问他这句‘我在车这边、车子状态挺不错’的依据从何而来,他的答复是并没有看见这个零件不见了。”

袁先生5月15日个人微信记录

“我只能说,他们前后说辞太矛盾了,”对于理想汽车的这套答复,袁先生认为,“很离奇。”

袁先生表示,事故发生后的八天内,自己已多次向理想汽车工作人员要求过“不要动车”,“三次了,两次微信文字,一次口头,所以我现在非常生气。首先,如果我没有说过‘不要动车’也就算了,15日和18日,我们都沟通两回了,都没有主动跟我提起拆走零件的事情,是否有刻意隐瞒之意?其次,这辆车是属于我的个人财产,动车拆车之前至少要知会我一声吧?还有,如果理想汽车真的认为车没问题,那为什么急着要把这块可以说是关键性的证据背着我偷偷带走?这明明是我们所发生争议的重要证据。”

“断轴”还是“脱轴”?

这一“断轴”事件引发的疑问,还不仅是厂家是否可以不经车主同意就拆走零部件,还有究竟事故引发的是不是“断轴”问题,为何撞下马路牙子就会“脱轴”或“断轴”,以及理想该不该为事故车主退车等多重疑问?

袁先生夫妇将行车记录仪影像发上社交媒体后,理想ONE“断轴”事件迅速引发了这些舆论争议。

不少有过类似驾驶经历的网友认为,在刘女士低于50km/h时速情况下,车辆爆胎或者车身溃缩才是正常表现,不应该出现断轴现象。

但反对人士则认为,“司机压了马路牙子就能获得退车特权的先例一旦打开,汽车行业就都能无忧退车了”。

面对沸腾的舆论,理想汽车并未完全保持沉默。

5月15日,一篇标题为《起火/刹车失灵/断轴? 理想汽车独家回应事件真相》的文章出现在网络,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篇“独家”文章可以看作理想汽车对“断轴”事件的侧面“回应”,毕竟“公关口径没有那么快就能出正式答复,那么通过媒体从工程设计口径来做解读,也是常见的一种解释手法。”

“独家”文章网络截图

同时,该文章贴出了一张照片,声称这正是袁先生事故车辆上那块下摆臂零件。“这张照片也能佐证,这篇文章可以暂时被看作是理想汽车的某一类观点,”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毕竟这块零件现在的确在理想汽车工作人员手里。”

“独家”文章网络截图,当事车辆被拆下的零部件图片出现其中

“没经过任何测试就把一个疑似‘断轴’事件暂定为‘有点运气不佳’,不太客观,”前述业内人士并不认可这篇文章的观点,“理想汽车曾宣布,在麦弗逊式前悬挂系统中使用了与特斯拉前悬同样的复合新材料,而这次‘断轴’事件的关键证据就是这块使用了新材料的下摆臂。”

公开资料显示,理想汽车于2月26日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内容,称“理想ONE前下摆臂采用的是高强钢外包裹PA6+GF50为主的复合材料”。介绍完这种新型材料的优势后,理想汽车还表示,“Model X和Model S的前上横臂使用的也是相同的材料,该材料也可以根据车型设计需要用于不同的摆臂结构。”

理想汽车2月26日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但是,特斯拉是将复合材料用于上叉臂,而理想ONE用于下摆臂,从受力情况来说,(理想)麦弗逊式结构的下摆臂负担更重,”前述业内人士对此产生了质疑,“这样下摆臂的受力是否非常依赖这个球头螺栓?一旦球头螺栓‘吃’不住轮毂和轮胎的横向受力,是否就容易产生断轴现象?”

双叉臂式前悬挂结构示意图

从下往上扣的螺帽(左)与从上往下扣的螺帽(右)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断轴”与理想ONE所使用的新材料关系不大,“(理想ONE)它经常拿来对标的特斯拉也有‘断轴’案例,断裂部位是右前轮羊角与下叉臂连接的球头栓,而不是使用新材料的上叉臂,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前悬架与转向拉杆之间的调校出了问题,剪切应力过大导致球头栓断裂,也有可能是零件的铝合金材料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如果车主无法与车企达成协议,还是需要找到具有国家鉴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作出书面鉴定 告,尽快走相应法律程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5月 16日
下一篇 2020年 5月 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