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轴向位置记录仪
转子轴向位置指示仪系测量汽轮机转子推力盘对推力轴承支架的相对轴向位置。推力盘以压力作用在位于推力盘两侧的推力瓦块上。随着机组电负荷的变化转子会产生微小的轴向位移。推力瓦块磨损会引起转子轴向移动,此移动量由此指示仪指示。如转子移动量超过预定的距离时,此仪器将发出 警。
偏心记录仪
当汽轮机停机时,如包围转子的上半汽缸的温度比下半汽缸的温度高,由于不均匀的冷却将引起转子弯曲。用盘车设备缓慢盘车,转子将承受较均匀的温度,因此而减小弯曲。
从盘车转速到大约600r/min时,转子的偏心被连续地监视着。当偏心达到极限时,记录仪将发出 警。当转速达到600r/min时,则记录仪自动从偏心指示切换到振动指示。高于此转速时,转子的弯曲将表现为振动。
转子盘车时,装于任一轴承油封环上的晃动表应指示一不超过0.001吋(0.025mm)双振幅的测量值。
当轴转速在600r/min以下时,偏心的 警值是0.003吋(0.076mm)双振幅。
振动记录仪
振动仪系用于测量和记录转速大于600r/min的汽轮机转子的振动。低于此转速时,转子的晃动作为偏心记录(见B规定)。振动是在邻近轴承处的转子上测量。过大的振动是对汽轮机处于不正常和危险状态顶警告。在任一轴承测量的过大的振动时,振动记录仪将发出 警。
下列振动限制值(双振幅)适用于3000/6000r/min的机组:
满意(合格) 3.00英丝(0.076mm)
警(1) 5.00英丝(0.127mm)
遮断或采用其他适当措施 10.00英丝(0.254mm)
注:
(1)如振动是连续的并呈现不平衡征状,表示需要重新平衡。特殊情况时,汽轮机可在严密监视下以较高的振动值短时运行。
(2)其他适当的措施可以按照特定条件而定,如采取改变负荷、改变转速等。
差胀记录仪
蒸汽进入汽轮机后,转子和汽缸均将膨胀。因为转子的质量较小、热得较快,所以比汽缸膨胀得较多。汽轮机中转子和静子间的轴向间隙是允许有差胀的,但是,如果超过了允许差胀的极限值,转子和静子可能发生碰磨。
差胀仪的作用是记录转子和静止部件的相对运动。它给出汽轮机运行时轴向间隙的连续指示。在轴向间隙趋近极限值时,此仪表将发出 警。在过渡状态以后,转子和静止部件受热趋于均匀,差胀将减小,轴向间隙就增大。于是,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和温度就能再次变动。
汽缸膨胀记录仪
当机组从冷态到热态并带负荷,汽缸因热量变化而膨胀。因为机组的一端(接近低以缸中心线)固定于基础上,汽缸将从此锚固点轴向膨胀。机组的另一端(前轴承座)设计得可沿纵向润滑键自由膨胀。如机组的自由端在汽缸膨胀时不能沿导向键平稳滑动,机组可能产生严重损坏。
汽缸膨胀仪是测量前轴承座对固定点(基础)的移动。它指示着启动和停机期间汽缸的膨胀和收缩,作为指示负荷、温度等变化的参考之用。如果在过渡状态不能做出这样的指示,就应予以研究。此仪表指示前轴承座的相对位置,在负荷、蒸汽状态、真空等条件相同时,此相对位置应基本相同。
调节阀阀位和速度记录仪
当启动或瞬时减负荷时,需有转速记录。虽然在发电机并网后转速是常数而不必被记录。在同步转速时,因调节汽阀的开度随机组负荷而变化,故调节汽阀的阀位记录是有用的。是将阀位还是转速作为记录仪的输入的选择是由发电机主开关位置控制的。主开关开路时选择转速,主开关闭路时,则选择阀位。
汽轮机径向轴承金属温度限制值
225oF(107℃) 警,235 oF(112.8℃)遮断。
推力轴承金属温度(热电偶在瓦块中央)
210 oF(99℃) 警,225oF(107℃)遮断。
汽轮机轴承出口油温
轴承正常出口油温应不超过160oF(71℃) 警。170oF(76.6℃)遮断。还要有下列限制:
a.盘车运行时最低轴承出口油温70oF(21℃)。
b. 冲转时最低轴承出口油温70oF(21℃)。
c.关闭冷油器的供水,使油温达到正常运行值110—120 oF(43℃—49℃)。如油箱中的油温低于50 oF(10℃)时,不要启动马达驱动的油泵。
冷态启动定义
冲动级初始金属温度低于250 oF(121℃)时,汽轮机定义为冷态启动。[根据不同的制造厂,冷态启动的定义略有区别,但是此温度略低,难以使转子避开低温脆性临界转变温度,综合认为150℃的划分方法,是合适的]。
汽包锅炉机组的冷态启动
启动时,进入主汽阀的蒸汽至少应具有100 oF(55.6℃)的过热度。然而,当第一次送汽进入汽轮机时,主汽阀进口处的蒸汽温度应不超过800oF(426.7℃)。
如果要使蒸汽室的金属温度达到理想值,主汽阀进口处的蒸汽必须满足此曲线表示的关系。此曲线表示了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过主汽阀的导向阀被节流而产生的温度损失。
上述条件的前提是采用调节阀使机组同步并网的标准步骤。
其它方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