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坚守,是为了更多人的团圆!

守岗尽责显担当 家国静好映忠诚

银川铁路公安处
大武口车站派出所民警谢明奎:
心怀信仰,用脚步丈量线路安全

1月27日,银川铁路公安处大武口车站派出所民警谢明奎在站台巡逻。王永飞 摄

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腹地,有条被称为“太西煤走廊”的铁路线,每年有千万吨的优质煤从这里运往全国。银川铁路公安处大武口车站派出所民警就守护在这条铁路线上。

民警谢明奎是大武口车站派出所呼鲁斯太警务区民警,从警30多年来,一直驻守在大山深处,用脚步丈量着线路安全,也丈量着心中的信念。

1月27日,一场大范围的降温,让山里变得更加寒冷。8时许,顶着凛冽的寒风,谢明奎开始巡查线路治安隐患。呼鲁斯太警务区管辖的线路有63公里,线路两侧山大沟深,矿区、牧区连绵。哪一段线路巡视不到,谢明奎都不放心。

山里巡线,很多地方只能靠步行,崴脚受伤是常有的事。遇到不结实的冰面,一脚踩塌,整条腿都会掉进冰水里。巡线走上一天遇不到几个人,谢明奎就唱唱歌,跟自己说说话。路过不知名的山包沟壑,他就突发奇想地给它们取上名字,什么兔儿沟、马跳坎、威风山。时间久了,这些有趣的地名在当地人中传开了。和这些地名一起传开的,还有谢明奎的名字。

10时许,谢明奎走到了柳树沟车站,远远看到一群马正向铁路游动,谢明奎赶紧一路小跑把马群驱离。认出这是牧民王庭俊家的马群,谢明奎就拐到他家,叮嘱他一定要管好马匹。

返回警务区,已经是午后,谢明奎匆匆扒拉几口自热饭,赶着上站台迎接经过这里的唯一一趟客车。临近春节,矿区返乡的矿工不时会在行李中夹带鞭炮甚至火药,谢明奎只能一件件检查。

每到春节,谢明奎和他的战友只能在心里感受着大山外面的热闹。但他们知道,这份热闹祥和中,有他们的付出和奉献。

和田边境管理支队赛图拉边境派出所:
坚守高原,护佑“生命禁区”

1月29日,和田边境管理支队赛图拉边境派出所民警巡逻踏查。焦凯 摄

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和田边境管理支队赛图拉边境派出所驻地海拔达3800余米,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步三喘气,四季穿棉袄。”这是对赛图拉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

1月29日,腊月二十七,派出所民警李奇超带领两名同事,冒着零下15摄氏度的低温,一大早就前往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喀喇昆仑山口巡逻踏查。

“巡逻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检查边境前沿的铁丝网有无破损,二要对边民开展边境法律法规宣传……”行进途中,负责带队的李奇超一边强调注意事项,一边密切观察周边情况。

巡逻中,车到不了的地方,民警就徒步,徒步到不了的地方,大家就手挽手一起艰难前行。受高海拔影响,在喀喇昆仑巡逻可以说举步维艰,可就算戍边巡逻再苦,也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大家都深爱着脚下的这片热土。

21岁的李奇超家在山东菏泽,2017年9月参加工作,今年已经是他第三次在高原上过春节。长期受高原紫外线照射,他看上去比同龄人要沧桑些,干瘪的嘴唇、黝黑的皮肤,一双鞋子上布满了尘土。

“越是节日期间,我们越要增强责任心!”李奇超说。当日15时30分,巡逻民警到达目的地,在仔细检查了边境设施运行情况后,又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新藏线海拔高、道路险峻,赛图拉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高原救助站”作用,遇到车辆抛锚、游客高反严重等情况,民警都会及时开展救助。自2015年以来,该所共救助群众360余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以来,赛图拉边境派出所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2名民警荣立个人一等功,2人荣立个人二等功。

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芒颜边境检查站:
“钉”牢边境,全时守护平安稳定

1月30日,腊月二十八,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芒颜边境检查站民警辅警“钉”牢边境前沿,开启24小时查缉勤务模式,严查来往人员车辆,全天候守护边境安全稳定。

“您好,边境检查,请出示有效证件。”一辆货车驶入芒颜边境检查站检查区,执勤民警廖永华拦停车辆、敬礼、查验证件、检查车辆,一套动作规范有序。钻车底、爬车厢,虽然临近春节车流量比平时大了很多,但检查站民警辅警严格检查每一辆车,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细节。

“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平时每天要检查车辆7000余辆次、人员2万余人次。春节返乡人员增多,高峰期车辆能达到2万余辆、人员7万余人。”廖永华说。

节假日车流量大,为加快车辆通关效率,芒颜边境检查站及时调整勤务模式,通过三验货车查缉法、物流快递三步查缉法等一系列快速锁定重点的查缉技战法,明确查缉重点目标,提升查缉精准度和服务水平。

每到春节前后,芒颜边境检查站的昼夜温差特别大。白天汗水湿透衣背,夜晚白霜挂满眉毛,是检查站民警辅警的常态。当日22时许,检查站附近气温比白天下降了近15摄氏度,民警段其斌整理好装备,和平时一样上岗执勤。

“春节期间边境地区返乡、旅游的人员、车辆明显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借机浑水摸鱼,企图夹藏毒品蒙混过关,我们守在这里,不容一克毒品从眼皮底下溜走。”段其斌话语坚定。夜越来越深,芒颜边境检查站民警辅警依旧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

自2009年建站以来,芒颜边境检查站共缴毒3.9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获得全国公安优秀基层单位、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称号200余个。

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
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
告别集装箱,新所里迎新春

1月31日,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民警在新所贴窗花。陈龙 摄

1月31日,农历除夕,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会议室里,桌上摆满了水果、糖块和奶茶……从警21年的所长于凤东高兴地当场做了一首打油诗:“搬进楼房过大年,民警欢喜笑开颜,口岸建设大发展,移民管理谱新篇。”

此前,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民警只能在两个集装箱内办公、生活,这种状况持续了4年多。2021年10月,新所顺利竣工,民警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今年是派出所民警在新所里度过的第一个春节。距新所100米的地方,那两个陪伴民警4年多的集装箱,依然矗立。

“告别了集装箱内的生活,但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两座集装箱,就是我们派出所永远的荣誉室。”吃过早饭,民警前往集装箱旧所,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贴上寓意平安吉祥的春联。

乌力吉口岸地处西北内陆,5级以上大风一年要刮100多天,为了防止集装箱被风刮走,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民警专门夯筑了水泥地基,并且加固了28套固定螺丝,生生把集装箱铸成了“堡垒”。

“大过年的,可不能忘记我们的宝贝啊。”民警郎咸凯端起水盆来到室外。郎咸凯口中的宝贝是4棵一米多高的胡杨树,像4名哨兵一样,笔直挺立在集装箱旁。“这可是我们花了4年时间才种活的树。在这几乎寸草不生的戈壁上,有了绿色就有了希望,总有一天,这些小树会绿色成荫,成材成林。”

种树如此,初心亦如此。在两个“堡垒”般的集装箱里,乌力吉口岸边境派出所的民警靠着实干、苦干,将一件件实事办到了群众心里。5年来,派出所帮群众解难题32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248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2月 2日
下一篇 2022年 2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