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17日,2022年全国春运正式启幕。今年春运持续至2月25日,共计40天。人海熙熙,你与我各怀旅望。停落之间,聚散呼啸,他们的故事隐散其间。
攀爬与守念、妙想与坚韧,微末间的和煦、慢火车上的南北烟村……列车到达的时候,他们站在欢聚的背面,予热忱,予长旅。
从即日起,《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推出“春运!他们站在团聚的背后”系列 道。
“春运!他们站在团聚的背后”系列 道④
春运小人物: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躺平?emo?
每一代年轻人都难逃被贴标签的命运,而貌似每一代“标签”的归宿也都相似——早已在年轻人对自己的证明中自行脱落,无影无踪。
在今年春运中,穿上路服的“95后”“00后”已经崭露头角。
他们在大秦铁路(连接大同到秦皇岛国铁I级货运专线)最艰难路段扬“煤”吐气,守护万家灯火;在机车顶“弓”筹交错,保证动车组零故障准点上线……
“佛系”不是青年应有的状态,“躺平”不该属于有为青年。
标签如何亲手撕下?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小人物也有大使命
2022年1月中旬,全国电煤库存1.62亿吨,电厂存煤可用天数达到21天。
而仅仅3个月前,多省份因煤炭短缺被迫“拉闸限电”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在电煤保供中,每日运煤130万吨的大秦线,以中国铁路1%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全国铁路20%的煤炭运量。
“13分钟一趟车,最长的近200节车厢,一天开行94列,春运中忙碌的可不是只有客运列车。”银框眼镜,满身煤尘,还未完全褪去书生气的聂恺乐,似乎已经和王家湾的环境融为一体。
王家湾线路车间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王家湾乡,隶属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工务段,担负着大秦铁路52公里最艰难地段的线路维修养护任务,所辖区段桥隧相连,地形复杂,聂恺乐就是去年刚分到这个车间的“00后”线路工。
“两山夹一桥,工区半山腰;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吃水下河舀,媳妇不好找。”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道尽了位于燕山腹地、桑干河畔的王家湾乡艰苦的生活条件。尽管现在车间已经配备了饮水机,但是恶劣的地势条件还是给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万吨的重载列车在大秦线上飞奔而过,线路的石砟会受铁轨的震动造成不平顺,从而引起列车晃车、颠簸。”聂恺乐介绍道,“接到汇 后,我们会带上扒镐、铁锹和锂电池螺栓机徒步前往目的地进行整治。”
这次的整治地点在隧道内,也是最艰苦的工作环境,聂恺乐说:“由于大秦线上的列车密度非常高,我们只能在列车行驶间隙作业,因此大型的养护机械在这里统统不能用,我们只能用扒镐、大叉这些最原始的装备作业。”
“空车无车,重车无车,可以上道。”防护员一声令下,聂恺乐率先上道整治。给的时间并不多,8分钟不到,他们就又收到防护员的来车指令,下道避车。一般要避10多趟车,才能整治完成。
聂恺乐在隧道中用机具紧螺丝
“哐珰、哐珰……”列车在隧道内飞速驶过,扬起的煤尘瞬间填满整个隧道,呼吸困难,就连能见度都直线下降。
“尽管戴了‘猪鼻子’(防尘面具),但是煤灰也会钻进来,脸颊两侧基本上就成黑炭了,这时候也顾不上干净,待煤尘稍微沉落些,听到防护员的上道作业命令就又冲上去了。”聂恺乐说,“第一次从隧道干活出来,摘下‘猪鼻子’,我想招呼前面的同事,就上去拍了下他,结果那股子‘熟悉的’煤灰直接从他的衣服上腾空飞起,我当场呛得眼泪都出来了。从此,干活回来我再也不拍别人了。”
进入冬天,雪花紧抱着飞舞的煤尘从空中一起坠落。“冬天来了,空气好了,但也伴随着新的问题。”聂恺乐指的是雪中湿润的煤尘落在钢轨面,如果不及时清理,很有可能导致钢轨锈蚀,引发断轨。
因此,伴随而来的是隧道口的煤尘清理工作。凛冽的寒风里,王家湾车间的维修工队在“杜绝无计划上道,保证防护有效,确保人身安全”的口号中出发了。
“没铲多一会儿,手就已经冻僵了,即使戴了两层手套也无济于事。”隧道中的寒风裹着疾驰的列车呼啸而来,寒气穿透衣服,渗进体内,聂恺乐忍不住喊了两声,抖擞精神。
聂恺乐在清理隧道煤尘
“我也抱怨过工作累、条件苦,但转念一想,这些最普通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干,否则又怎能胜任困难的工作呢。”谈起如今的成长,聂恺乐说这得益于一位叫许利祥的老师傅。
“我们同住过一个宿舍,看到我干活回来坐在床边不说话,52岁的许师傅就跟我讲起从前的王家湾,‘吃水是天大的问题,需要牵着毛驴,毛驴拉着铁桶,一直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河水。’这让我觉得眼前这点累,根本不算什么。”
如今,“00后”聂恺乐还是车间的团支部书记,由他带领的6人青年突击队已经是车间工作中冲锋在前的青春力量。他还经常带动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在图书室读书、学习,他总是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放下书本,在现场实践中没有前辈那样的丰富经验,我们就一定要从其他地方补充上来。”
王家湾线路车间青年突击队(前排右为聂恺乐)
30多年来,王家湾车间靠着一代代的精神传承,用人工养护坚守着大秦铁路的安全,车间党支部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按照往年规律,12月和1月是全国电煤消耗阶段,电厂存煤会逐步下降。”谈起在这里坚守的意义时,聂恺乐认真地说,“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小人物也有大使命,我们会在这个春运开足马力,全力保障大秦线的畅通,为全国各地电厂运足‘口粮’,让人民群众安全温暖地过冬。”
“大年夜,我的班”
17点,“锉刀、扳手、弹簧秤……”和姝含细心地盘点好登顶包,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我的工作都是在夜里进行,刚开始一到点就发困,现在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甚至看到待检的动车组开进来还会莫名地精神起来,因为旅客跟列车的安全是我们必须要保证的。”和姝含笑着谈论着她对夜班的理解,成熟的语气让人怎么都无法跟眼前这个23岁的柔弱姑娘联系起来。
和姝含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批担任“1号位”的女机械师。
像汽车需要保养一样,动车组每48小时或每运行4000公里就要进行一次检修,和姝含的工作就是检修“到期保养”的动车组。而所谓的“1号位”,就是负责检修动车组车顶受电弓、高压设备,以及组织有电试验,通常也是检修小组的组长。
和姝含在对受电弓进行检查
“在春运期间,以125分钟检修完毕一个车组的标准,一晚上我可以带队完成7个动车组的检修任务。”这是和姝含的“春运战绩”。
而在两年前,刚踏入动车所的“小白”和姝含,对工作内容一脸懵懂。“做学徒时我总是会漏掉一些检测项,师傅会一口气将漏检项当场指出来,然后让我重新检测一遍。”回想起师傅当初的严厉,和姝含至今感激。
“动车组的检修要严格到每一颗螺丝钉,在上紧状态下螺帽和螺丝杆上我们会标出一条直线,每一条直线轻微的错位,我们都必须要检测到。”这是师傅给和姝含讲得最多的话。
和姝含在测量碳滑板磨耗限度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每次跟班学习时,和姝含都会拿个小本子站在师傅旁边,碰到自己遗漏或者记得不熟的地方,就像上学时一样把听到的知识记在本子上,不会的地方做上标记,空闲时间就去找师傅逐一解答。“回去之后,我还要再复习一遍,确保不在同样的问题上犯两次错误。”这个习惯帮助和姝含快速成长,每次业务测试她也总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如今,和姝含已经独当一面,对于作业细节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从之前爬上机车车顶后发现没填台账,到现在有条不紊地写材料、检查包、确认安全、登顶作业;从之前快两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的“超时小白”,到现在对风管各部位分类检漏的“1号位”;从之前遇到问题就着急喊师傅的学徒,到现在偶尔还会给同事搭把手的组长,和姝含已经可以娴熟地把控整个作业的进度。
“可能就是会想家,前几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还问我过年能不能回去。”一向对家里 喜不 忧的和姝含有些哽咽,“听到我不吭气,妈妈就在电话那头说‘家这边河南有疫情,你也回不来’。我知道她是在安慰我,也是在安慰她自己。”
今年除夕夜,是和姝含的班。虎年春节,和姝含除了不能回家,甚至与家人视频跨年的时间都没有。
“不能与家人跨年,那就与动车组跨年。”和姝含坚定地说,“跨年夜我要用更加认真的工作态度,确保动车组零故障准时准点上线,为旅客的年后回程路保驾护航。这样的夜班,也很酷。”
守护春运
18点、23点、1点、5点,这是王璐琪的饭点。
“饿。”谈起夜班的困难,王璐琪不假思索地说,“进入春运后,要检修的车一趟接着一趟,太累了就容易饿。”
王璐琪是武汉动车段襄阳动车所的一名女机械师,也是首批女“1号位”之一。在动车所的车库内,从一个待检动车组驶入开始,需要一个3人的检修小组完成对车组从顶部到底部的全面检修。
王璐琪在检查客室内显状态
“以前从检修完一趟车到下一趟车进来,中间我们有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现在进入春运后,连这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也没有了。”作为铁二代的王璐琪,对春运一直没有什么好感,“‘春运’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那就是爸爸要加班的代名词,甚至一直到春节也回不来,所以我小时候经常问爸爸,为什么要有‘春运’这个东西?”
王璐琪对父亲工作的不理解不止春运,“2020年,武汉因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封城,父亲连续一两个月都在车间坚守,我埋怨过也生气过,心想为什么别人的父亲在疫情期间能在家陪孩子好几个月,而我连和父亲打电话的时间还时常要被压缩。”
面对不理解,父亲的回答总是很朴实,“春运是列车最重要的时候,那也就是铁路人最重要的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王璐琪从学校毕业后,加入动车所机械师的队伍,也成为一名铁路人。“其实我真正的目的是想亲自探索下铁路工作到底有多神秘。”王璐琪俏皮地说。
“我一来就打破了传统,‘1号位’在我们这批之前一直是被男生‘垄断’的。”王璐琪说。与负责检查动车轮对以及底部零件的3、4号位相比,在机车顶部高空作业的“1号位”,不仅需要娴熟的业务技能,还得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所以通常会由男生担任,这也是动车所一直以来的传统。
“第一次登上机车顶部作业时,内心非常胆怯,尽管两边都有防护板,但是站在4米高的车顶,往底下一瞄,双脚就会不自觉地发抖。”在第一次登顶作业时,王璐琪就感受到了铁路人的不易。
对王璐琪而言,真正困难的地方是对受电弓的压力检测。
王璐琪在测试受电弓静态压力值
电力机车在线路上运行,要保证机车顺利受电,需要受电弓与接触网以一定的压力接触,压力大小会对受电效率、滑板磨耗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受电弓的压力检测至关重要。
“男生正常情况下,面对弓就可以很轻松拉下来。但是女生力量比较小,我每次上顶的时候,都得在侧面把弓拉下来,然后把弹簧秤放上去,达到80N,才能确保正常升弓。”
今年春运期间,王璐琪在每个夜班独自完成压力测试的受电弓达到12个。谈起如今的成长,她深有感触,“现在我已成为铁路职工群体的190万分之一,也逐渐理解了父亲曾经坚守的决定。”
深入铁路群体后,王璐琪对春运有了别样的认识。“守护春运,是铁路人的特殊使命。因为春运,我身边有人经历着近在咫尺的异地恋,有人经历着年复一年的春节缺席,但正是我们的坚守,让异地恋的旅客消除地域的界限,让在外的游子齐聚在团圆的饭桌,这就是铁路人的春运情怀。”
“春运!他们站在团聚的背后”系列 道
今年春运,他们把归途变征途
“双城记”中的“90后”
慢火车上的百姓年味儿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