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上手,再花1000多块彻底解放双手值不值?

此前,我们也为大家带来了石头扫拖机器人T7S的深度体验,尽管总体体验不错,但有个缺点,就是尘盒对于面积较大的家庭还是不够大,清扫完几次后,总是需要手动清理尘盒,这也是所有扫地机器人的通病。为了彻底解放双手,我选择入手了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

从产品名称就不难看出,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集充电座与集尘座功能于一体,有了它也就意味着我们不一定非要使用机器自带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当然,充电仅仅是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的一项附属功能,今天我们最主要来看的便是这款充电座的自动集尘功能。简单来说,它免去了我们三天两头打理扫地机器人尘盒的烦恼,甚至可以让你做到一个月清理一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彻底解放双手了。

拿到快递后有点意外,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的包装体积不小,也非常有分量,简单开箱后,里面共有集成座主机、集尘底座(附赠组装用螺丝刀)、电源线、集尘专用尘盒四大配件。

这里要插一句,与其他简单讲螺丝刀打包附赠不同的是,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附赠的螺丝刀可以固定在底座底部,方便拿取,也不会丢失,可以说是非常巧妙的小设计。

自动集尘充电座的安装非常简单,仅需将集成座主机与集尘底座两个部件对准,并用附赠的组装用螺丝刀将有标记的五颗螺丝拧紧,插入电源线便完成安装了。

提到电源线,需要提醒下,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在背部也采用了集线设计,可以方便的将过长的电源线缠绕,这样看起来会更美观。

完成安装,在开始使用前,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下这个自动集尘充电座的相关构造。根据功能来分,可以分为集成座主机、集成座底座以及集尘桶三部分。

集尘桶主要用于存放经过拿取还是比较方便的,手握集尘桶提手,即可将集尘桶取出。

打开集尘桶,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将气旋分离器取下。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样的组合有点似曾相识?

没错,这套组合看起来与此前石头科技推出的手持无线吸尘器H6比较类似,同样也采用了类似气旋设计。

拆解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明显区别,石头H6采用的是9锥气旋,而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采用的是15锥气旋,能通过更强大的离心力将灰尘甩入尘桶,据悉还得到德国莱茵 TüV 吸力无损耗认证,集尘能力上自然不必担心,稍后我们也将进行实测。

这里,可能会有朋友担心,如果没把集尘桶安装妥当,扫地机器人回充后是不是也会开启集尘?事实上,这个充电座能自动检测尘桶,当尘桶不在位时,指示灯会呈红色,当扫地机器人清扫完成回充后不会异常启动集尘,还是很智能的。

了解了集尘桶后,我们再来看看集成座主机的相关构造。简单拆卸后,可以看到共分为滤网上盖、后置HEPA滤网、前置滤网三部分。通过集尘座主机与15锥气旋的双重作用下,石头充电底座的PM 0.3微颗粒物过滤效率高达99.99%,过滤效果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充电功能方面,在充电功能体验方面,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与普通充电桩体验没有差别,同样能实现自动感应回充。

在Roborock APP首页地图处,系统会自动标记出集尘充电座的字样。

通过动图可以看到,尽管我们将自带的充电座替换为集尘充电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回充的效率,扫地机器人还是非常迅速、精准地完成了回充操作。

当然,大家更关心的肯定是石头自动集尘底座的集尘效果。在开始集尘前,我们首先要完成最重要的一步,将扫拖机器人原本自带的尘盒替换为集尘专用尘盒。

同时,我们还要将扫拖机器人集尘进风口的挡片取下,完成这两部后,便可以开启自动集尘之旅。

系统默认设定在回充后自动进行集尘,可以看到,当回充成功后,集尘座系统开始集尘操作,伴随着机器的运作,纸片和碎屑开始迅速在集尘桶旋转,不到1分钟时间就完成了集尘的操作。

(自动集尘前)

(自动集尘后)

那么实际集尘效果到底如何呢?这里我们也拍摄了专用尘盒集尘前后的状态对比照,可以看到,总体集尘效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尘盒内并没有明显的残留物。

在集尘底座完成自动集尘后,如果我们要对尘盒进行清理,仅需按下红色倒尘按钮,即可清倒集尘盒内的垃圾,非常方便的,同时也避免弄脏我们的双手。

当然,石头自动集尘底座还支持一次性集尘袋,1.8L的大容量尘袋,可以让我们安心用上一个月。实际使用时,我们仅需将气旋从尘桶取下,替换支架及一次性尘袋即可

尘袋采用滑动式尘袋口密封设计,当尘袋满时,在取出时尘袋会自动密封,这样灰尘便不会漏下来,总体也还是比较方便的。

近一周的使用后,我发现原本石头扫拖机器人T7S已经让我从主要的清扫家务中脱身,而石头自动集尘充电座的出现更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幸福感。我再也不用三天两头清理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双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4月 19日
下一篇 2021年 4月 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