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开城停战谈判掠影

停战谈判是战场争斗的一个结点,是继续更残酷争斗的起点。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美双方交战头九个月后,战线南移,歼敌23万余人,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38线。美国撤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换上M. B. 李奇微。李奇微是个战略老手,他看清了以武力取胜无望,却又图谋喘息后再战。

遂于1951年6月30日发表声明,请求停战谈判,并建议在元山港一艘丹麦伤兵船上会谈。 7日1日,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复函,同意会谈。遂于7月10日双方坐到谈判桌前,拉开了两年零九个月马拉松式的停战谈判。
美方打着白旗赴会
谈判没开始,争议就发生了。美方建议在丹麦伤兵船上会谈,理由是丹麦是中立国。我方则坚持会址设在朝方管辖的开城来凤庄。双方联络官于7月8日先行通气会晤,有争有让,达成三项协议。一、会谈地点设在开城来凤庄;二 、双方正式代表各5人,首席代表朝中方为南日大将,美方为乔埃海军中将;三,7月10日上午10时开始会谈。

这里有个小插曲,韩方联络官李树荣在联络官会晤入座时,紧张的屁股坐空,跌了一跤。这倒减缓了紧张气氛。

10日上午,美国佬准时赴会,正式代表及翻译、副官、参谋、保障人员乘坐40辆美式吉普,车上插着白旗进入会场区。下车后,乔埃傲慢无理,不屑一顾地进入会场。一坐下副官就送上专用水杯,把我方准备的茶具推到一边,摆谱示威。

板门店距38线5公里,偏居一隅,平平静静,没有战火干扰。这里恰好处在军事分界线上,双方都能够接受,并议定划出一个直径800米的安全地带,各派一支警卫部队,负责谈判区域安全。开始搭起了一座大型帐篷,面向南北各开一个门,篷內摆一个朝向东西的长桌。代表团进入会场,各走各地门,各坐各的位,桌子中间就是分界线,谁也不过谁的线。

板门店的名字由来挺有意思。这里原来没名没姓,停战谈判在这设会场,才逐渐兴旺起来。最先是一家老百姓办的小酒馆兼小卖店,主人用汉字写了一个“板门店”大牌子,小店有了名,此地就叫响了这个名。如今,这个“店”成了举世闻名的地方。

板门店原来只有几个土坯房,停战谈判代表团进驻后,陆续盖了一些砖房,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使这个无名之村逐渐热乎起来。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就是在这里签署的。
怒目相对132分钟
谈判中,美方代表常常摆出一付流氓、无懒的嘴脸,大大咧咧,不讲礼貌。我方代表则端庄而坐,神态严肃。双方会谈常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

志愿军政治部俘虏管理处王央公主任,从板门店回来,给我们讲了一件令人激奋的故事。
一次会谈,我方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主持,宣布本次协商议题。讲完话,本该美方代表表态,乔埃这个刁蛮主却一言不发,怒目坐在南日对面,不仅冷了场,还加剧了本来就已经十分尖锐的会谈气氛。

双方谁都不开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闷坐了一小时还没开口。我方联络官柴成文上校(谈判期间临时军衔)悄悄离开会场,到代表团党委书记李克农同志(谈判代表团党委书记,时任外交部副部长)那里,请求怎么应对。克农同志没开口,只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三个字“坐下去”。这一坐,就坐了132分钟,创造了世界谈判史上绝无仅有的记录。

还有一次,乔埃主持会谈,耍了个“新花样”。双方刚刚坐下来,他就宣布“休会”。这次会谈仅用了25秒。你说奇不奇。然而不管你使什么招法,怎么折腾,我都能对付,最终你还得乖乖地接受停战。
大头鞋成为展览品
有一次,志愿军政治部杜平主任到碧潼志政俘管处看望大家。会后,杜平主任同俘管处王央公主任、徐元甫、席一副主任聊天,我(当时任俘管处译电员)在旁边,听到一个趣事。

1952年初冬,天气很冷,人在户外十几分钟就冻得发抖。我们在板门店谈判会场区执行警卫任务的部队,早已穿上了崭新的、保暖的冬装,干部穿马裤式棉衣,营以上干部穿深黄色的皮马靴,连排干部穿高腰毛皮大头鞋,战士是毛皮大头鞋,十分暖和,十分帅气。

这个故事很快传遍外部机关,都说如今敌我后勤保障调了个个,现在该让美国佬大吃苦头了。
追悼牺牲的军警排长
美国佬没有人性,不讲道义,什么公约,什么协议,他都不作数,恣意妄为。在谈判期间,不断向我代表团挑衅,开枪打死我方保卫军事分界线安全的战士,扫射、空袭我代表团驻地,李克农同志的汽车被击坏,代表团住所门窗被震碎。更有甚者,造成人员伤亡。

我从开城代表团发来的电 中得悉:
美军破坏谈判,美机袭扰我代表团,警卫部队排长姚庆祥牺牲。
这不幸消息,在代表团,在志愿军总部机关,引起强烈
反应,纷纷要求严正谴责美军野蛮行径。
为追悼姚庆祥同志,我开城代表团举行了追悼会,代表团副团长乔冠华作了一首很感人的诗。这首诗传到志愿军总部,也传到俘管处,大家都把这首诗作为追念烈士的悼词,作为志愿军奋勇杀敌的赞歌。至今我还记得一句:“中华男儿撒热血,名扬四海传千秋。”
美方拒李伪代表签字
1953年6月,美军在战场上已经顶不住了,急于把战火停下来,哈利逊首席代表明确表示要尽早签订停战协定。可是李承晚不管那一套,跃跃欲试,声称拒签字,自己干,战到底。

毛主席电示,要狠打李伪气焰。彭总部署了一场大战役,投入两个兵团五个军,火炮1100门,几个“喀秋莎”火箭炮团,放手决战,多路突破,正面进攻,两翼钳制。7月13日发起进攻,11分钟就发射了1900吨炮弹。这一战役,歼敌5.8万余人,收复178平方公里,把军事分界线向南推进300余平方公里。
李承晚蔫巴了,美国爹恼怒了,取消了李伪代表参加签字资格。
签字日期指日可待。
一夜间建起签字大厅
停战协定签字时间定在1953年7月27日。
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中朝人民用血肉换来的日子。为了隆重地把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记录下来,志愿军总部调工兵7团配合中朝工匠,抢建签字大厅。
据与我同在一个干休所的工兵七团干部朱宝太、翟春甫同志介绍,7月26日那一夜,团首长、机关干部下连跟战士一块奋战,卸车、伐木、一打制铆钉、镶玻璃、平地面、铺通路……,热火朝天。
太阳跳出山峦,天亮了。一座200平方米的木质结构、亮堂堂的大厅魔术般的拔地而起。部队完成任务,列队接受代表团首长检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10月 25日
下一篇 2020年 11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