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侠到中国螺丝,从美国波音到国产C919大飞机

小孩子才讲对错,大人只看【利弊】—电影《后会无期》

顺带提一下,截止19年上半年,国产C919大飞机已经接到来自全球28个客户超过800架的订单,累计金额超400亿美元。我们不聊全球制造分工协作那么复杂的问题。我们今天就从美国波音公司和钢铁侠说起。

美国波音

全球最赚钱公司

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与上年相比,今年上榜500家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在净资产收益率榜上,波音公司位居全球首位。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巨头,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赚钱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其客户分布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商业飞机创纪录交付763架;连续6年蝉联全球最大飞机供应商。

收入达到934亿美元(约6419亿元人民币),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年收入在2500亿左右)的2倍之多。

在100多年前,波音公司是由一位热爱航空事业的木材商人创立的。

威廉·波音先生:

主业,木材。

副业,搞飞机。

在波音公司成立之初,员工只有21人…我想,威廉老爷子当年一定是打算生产一台水路两用的飞机…不然他是不会把飞机生产车间安排在一个船坞之中的。

波音老爷子永远忘不掉他29岁那年,在洛杉矶第一次看到飞机表演…而立之年的波音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澎湃,走出了观众席,跑去和飞行员商量能不能带他到天上去兜兜风。

飞行员严词拒绝道:“想啥呢?玩儿呢?跟我开玩笑呢?让我带你上去兜兜风?你想搞什么飞机~!”

波音先生淡定的说:“好,那我就自己搞出个飞机给你看看。”

多年从事木材生意而养成的坚忍,再加上天生就是个干大事的好材料。在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名叫“威斯特维”的工程师帮助下,威廉·波音老爷子终于制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水上飞机”。

当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客机(波音247)试飞成功,从此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波音老爷子到天上去兜兜风了。当波音将第一架707卖给泛美航空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波音先生也彻底放弃了原先他所热爱的木材生意,转身投入到他更加热爱的搞飞机事业之中…

据波音公司发布的市场预期显示,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搞出个大飞机~!

从波音公司的净利润值我们可以看到,造飞机这件技术活,不光很赚钱…而且,真的真的很赚钱。但全球飞机制造目前可以说被“波音”、“空客”两家制造商垄断。中国飞机制造业想要在其中分出一杯羹来,实属难事。

其实,在“搞飞机”这件事上让小编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威廉·波音老大爷。而是美国著名漫画角色钢铁侠的人物原型。

与漫画中的钢铁侠类似,现实中的他也是位天才发明家,设计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云杉鹅号”(美国大力神运输机),其公司制造了第一个实用激光器、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首次登月的太空船;

他被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称赞为“美国防空系统的灵魂人物”;尼克松总统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而首任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则认为他残酷无情,“几乎可以胜任一切工作”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资产超10亿美元的富豪,与164位好莱坞女星“有一腿”;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好色之徒”;他身高1米93,是公认的美男子,他斥重金买下了拉斯维加斯一半以上的赌场、酒店以及…脱衣舞俱乐部,直至美国政府干预,警告他不准再买,他方才罢手。

也正得益于他,才使得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彻底摆脱意大利黑手党的控制;乔布斯+盖茨+巴菲特三个人的名气也比不上他当年声望的一半;

他是世界上最有上进心的败家子、飞行家、航空工程师、企业家、电影制作人、花花公子、洁癖男、强迫症患者……他就是……霍华德·休斯。

1905年霍先生出生在了美国,要不说投胎也是门技术活。霍先生的父亲霍老爷子,是位哈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这并不影响霍先生日后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保持在全班倒数。)早年霍老爷子经营着石油生意,也没赚到什么大钱。后来凭借一种新型钻井设备,一举获得美国及海外地区13个专利权…创立“休斯工具公司”并赚取了巨额利润,从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暴发户”。

我们先放下学习成绩不谈。在学会跟好莱坞女星搞对象以前,少年时期的霍先生还是有所擅长的。例如11岁他便组装出休斯顿的第一个无线电台;12岁他自己鼓捣出了一辆助力自行车;13岁就组装出了一台摩托车;14岁就开始驾驶飞机了。(照这样说霍先生在14岁以前就是个“老司机”啊。)

如果像这样发展下去,霍先生应该会成立世界上第一家挖掘机汽修学校也说不准。但时间似乎赋予了霍先生更加崇高的历史使命,霍老爷子捐出了一笔巨款,把自己这个动手能力与学习成绩不成正比的儿子送进了“加州理工学院”。不久以后,霍老爷子便撒手人寰,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身为大学生的霍先生突然继承了一笔与其年纪不相符的巨额遗产,在悲伤的同时…霍先生并没有满足于成为一名暴发户二代,并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败家生活。在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几年以后,对机械制造、发明设计已经学有所成且颇有心得的他苦思许久,终于狠下心来决定……拍电影!

是的,您没有看错…霍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琢磨的人。但是跟国内某马姓富豪不同的是,年轻的霍先生并没有花重金聘请十几个国内外一线打星,并在自己的电影中将他们全部KO。小霍先生亲自扛起了摄像机,斥资8万美元(约合现在2400万美元)开拍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他甚至半夜三经趁大家都睡着了,偷偷的拆开摄像机试图研究它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改造。

果然,黄天不负有心人……杀青后,小霍先生将他的的第一部作品赶忙拿给家里做编剧的叔叔看,希望叔叔能够给他指点一下。霍叔看罢,赞叹道… …

就这样霍先生一把火把所有拍摄完成的胶片烧了个精光,8万美元(约合现在2400万美元)就这样打了个水漂。

回家后的霍先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电影事业,(毕竟8万美元不算事儿,看到后面您就知道了)他又找到了当时的知名导演刘易斯合作(非拳王刘易斯)。两个人扛着摄像机,骑着骆驼两年内拍摄出了三部电影,部部好评如潮。其中《两个阿拉伯骑士》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让霍先生美美的赚了一票…

尝到了甜头的小霍先生是不可能满足于奥斯卡导演奖的,我甚至怀疑他根本就没看上奥斯卡。小霍先生决定搞个大制作出来。于是在1927年《地狱天使》剧组开始筹划…

1927年的电影还是黑白片…根本没什么后期特效可言。小霍先生为了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大作”便撸起袖子带着1000多人的剧组开始真刀真枪的拍他心目中的大电影…

往往一个战斗场面就花费30万美元,动用了1700多个群演…

《地狱天使》讲述的是,两个兄弟从牛津大学应征入伍参加英国皇家空军参战的故事。为了拍摄空战场面,小霍先生东拼西凑搞来了87架飞机,为了安置这些飞机他又花了40万美元盖了个机场…(4年后中国爆发一·二八事变,民国政府翻箱倒柜才弄来了25架飞机投入抗日战争。)

小霍先生要求所有人在拍摄电影的时候都真刀真枪的干,经常需要驾驶飞机做一些高难度动作(包括他自己)。于是在拍摄过程中摔死了三位飞行员,小霍先生自己也摔了个重度脑震荡。

就在电影快要拍完的时候,新技术“有声电影”面世了,因为原女一号的声音跟“英国贵族”口音差异过大…于是小霍又决定撤换掉女一号,由年仅19岁的珍·哈露代替。并因此重拍了大量镜头…于是《地狱天使》被拍成了有声片。

前前后后折腾了三年时间,耗费1000多公里的胶卷,抵押了霍老爷子留下来的公司,投资400万美元(约合现在12亿美元)。地狱天使终于就要上映了…而当时的美国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还有谁会去看电影?好莱坞的一众大佬们都在等着看《地狱天使》闹笑话…

但是,当《地狱天使》上映后,大家连饭都不吃也要去电影院看这部场面恢弘的空战电影。在黑白电影的年代,没有任何后期特效的修饰,凭借真刀真枪的战斗场面与细心剪辑这部电影让每个观众都为之疯狂。最后《地狱天使》收获了800万美元的票房(约合现在24亿美元),是小霍投资额的2倍。那一年霍华德·休斯年仅25岁

在《地狱天使》大卖以后,小霍先生对造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莱昂纳多主演的电影《飞行家》中对这一点有着详细的描写。小编认为,让英俊帅气的莱昂纳多来扮演年轻时的霍华德·休斯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如下图▼

额……不好意思,不是这张。应该是这张,如下图▼

名门出身,相貌英俊,世界上最快飞行员…这一切不禁让人怀疑。霍先生的人生就像他那架零阻力飞机“银色子弹”一样。

经过若干次的改动,霍先生驾驶的银色子弹连续几次刷新人类史上最快飞行记录。

完美主义+强迫症+洁癖=银色子弹零阻力机身的诞生。小霍先生要求技术团队打造出一款完全没有阻力的飞机,机身必须光滑的如镜面一般。最终技术的难点便落到了“铆钉”上。

在品类繁多、规格标准不一的众多铆钉当中,选择出一款既能够适用于“银色子弹”又满足小霍先生要求的铆钉来实属难事。当然如果他们选择了淘钉钉一站式紧固件采购平台的话,情况自然要另当别论了。因为淘钉钉有专门的技术组织与客服团队能为客户提供专业性的帮助。

经过多轮测试与改良后,银色子弹终于面世。独特铆钉技术加持的零阻力机身让该飞机一次次的刷新了人类飞行记录。

大飞机的生产对于霍天才来说一样是件难事。二战期间美国空军曾向小霍先生下达了制造一款大飞机的订单,可直到二战结束这款大飞机也没有被造出来。收了纳税人的钱,但没有造出飞机。

这件事情直接导致了小霍先生被请上了法庭…不过,云杉鹅号(大力神运输机)最终还算是研制成功了。虽然它只飞了20米高。

国产C919采用外国生产的部件是事实,可那又怎样呢?难不成在让我们像休斯先生那样,辛苦研发个多少年,等外国航空公司彻底占领全球大飞机市场后,我们再上市每颗螺丝都是纯国产的大飞机吗?

国产C919自上市以来,一共接到来自全球超800架的订单,累计创收超400亿美元。所以,大家觉得是应该选择刻苦研发国产技术,还是先赚他个400亿美元呢?(正文完)

附: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

大飞机之殇

无论是在一战还是在二战期间,德国的空中力量都创造过辉煌的时刻,两次大战的头号空战王牌均出自德国就证明了这一点,出色的机型设计和精良的制造技术自然功不可没。不过在形形色色的“德国造”机群当中,也混杂着臃肿笨拙之辈,尤其是那些步履蹒跚的“巨兽”一族。

在1913年底,由伊戈尔·西科尔斯基设计的“伊里亚·穆罗梅茨”四发双翼机就试飞成功。开战后这种大型飞机频频进行远程侦察和空袭活动,一时间称霸东线的天空。这让德国人很是“羡慕妒忌恨”,做梦也想获得能与之匹敌的机型。

这时候,一个叫维勒哈德·福斯曼的瑞典人冒了出来。他曾经在俄国搞过飞艇,后来加入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宣称可以打造出同样的轰炸机还以颜色。福斯曼的方法很简单——直接仿照对手的设计,只是把发动机换成4台功率为82千瓦的梅赛德斯D.III,因此没花多长时间就在1915年初完成了一架样机。可惜福斯曼不是西科尔斯基那样的天才,他的山寨机动力不足、结构强度差、难以操控,连重量的分布都不合理,结果只能在地面上蹦跶几下。

德国人对巨型轰炸机的追求可没有止步。这架造型奇异的飞机编号定为R.I(8/15),从1917年1月开始试飞,但麻烦也接踵而来。

先是钢制机轮在滑跑中破裂必须更换,接着发现机翼强度不足需要加固,好容易飞起来了又不够稳定,而且高高在上的飞行员在降落时还很难判断着陆状况,终于在5月10日发生从低空坠地的事故。

到了二战初期,自负满满的德国空军虽然没有着力发展重型远程轰炸机,但为了实施入侵英国和苏联的宏大计划,也提出装备大型滑翔机以快速投送人员和武器的设想,要求每架至少能装运一辆中型坦克或200名士兵。

1941年2月25日,Me 321V1同样在Ju 90的拖拽下进行处女航。虽说试飞还算顺利,但除了飞行员操作吃力外,起飞困难的问题仍很突出。德国空军后改用3架Bf 110双发战斗机作为牵引机,但同时协调飞行的难度很大,曾发生过4架一组的飞机相撞坠毁、120多人遇难的严重事故。

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海外殖民地的岛国,英国研制和使用水上飞机的历史相当久远,然而桑德斯-罗伊(Saunders-Roe,简称SARO)公司在这个领域却一直不太走运。其前身是一家位于怀特岛的造船厂,1920年就开始研制水上飞机。不过他们的产品除了停留在试制阶段的型号外,即使能拿到订单的产量顶多也就二三十架,有的甚至既没挣着钱又惹上了一身臭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8月 8日
下一篇 2019年 8月 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