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街头现“最窄人行道”!真有放不下双脚的路

天山区市政市容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乌市一些老旧路段多是先有建筑再有道路,城市规划中,这些老旧路段因城市拆迁、道路局限等原因,所以较为狭窄。

碱泉街与东后街北一巷交汇处(向阳小区公交站):路太窄市民走车道

6月28日,乌市碱泉街322号与东后街北一巷交汇处(向阳小区公交车站附近)一条长约200米,人行道窄,车辆多,经过的人多,还有学生经常从这里经过非常危险。

观察:最窄20厘米,平均宽度40厘米,该路段位于新泉路与碱泉街交汇处一个T字路口,三面车流量较大,该人行道长约100米,坑洼不平,最窄的拐角处不足20厘米,半只脚的长度,最宽处不足100厘米,行人在较宽的位置勉强行走,其余路段只能在车道上行走。

天山区建设局市政科工作人员称,天山区属于老城区,该条人行道上世纪90年代就已初具雏形,因城市道路规划中因拓宽难度较大,目前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养护。

水磨沟路由南向北人行道东侧:路窄上有铁钩很吓人

观察:长约100米,最宽约5厘米,平均宽约40厘米。该路段东侧的人行道因为较窄,行人无法走在人行道上,其次,该人行道旁水磨沟公园的围栏处用多条灰色铁钩缠绕,铁钩距离路面约1.5米高,稍不留神,还有被铁钩脸划伤头部的危险。

因该路段西侧并无人行道,路人若想过路必须经过东侧人行道,又因来往车辆较多,路人随时有与机动车来个“亲密接触”的可能。

水磨沟区建设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人行道存在已久,且城市规划对人行道的宽度等规划没有标准要求,因地制宜,目前只能对该路段进行养护。

东大梁西街:宽约45厘米,成减肥标尺

因该道路两侧有气象局家属院、百信幸福苑、训导大队等多个小区及公交车站,客流量较大,是少居民乘车和回家的必经之路。

17时20分,刚刚买完菜的市民张先生从东后街附近准备回到气象局家属院,因为人行道较窄,体型偏胖的他,在人行道上走着走着就走到行车道上,“这路2年前还有个七八十厘米宽,后来由双车道改成了三车道后,就变这么窄了,我这90公斤的人走这真费劲。”

大湾北路附近:肩上有花,地上有车

五星北路和西虹东路交汇处的东外环高架桥下人行道:胖子的“噩梦”

6月28日,乌市西虹东路与五星路交汇处(33路西虹东路公交车站前)100米人行道窄,公交车和人行穿行。

观察:长约20米,宽约37厘米,一侧为行车道,一侧靠近坡度约75度的山墙,胖人“噩梦”

“2012年时,东外环改建工程施工,可是这条人行道始终没恢复,公交车站夹在行车道中间,我们要乘车,每次都得跟公交车和私家车抢道。”家住五星北路公交家属院的市民王先生说。

六道湾路往华光街方向的人行道:道路歪歪扭扭 ,坑洼不平愁坏路人

观察:在六道湾往华光街方向,一条长约300米左右的人行道,最窄处宽约七八十厘米,人行道一边是歪歪扭扭的护栏,一边是土坡,路面还有路灯杆挪位后残留的螺丝桩,公元南湖二期、豪姆兰德的业主以及财会学校的师生多会经过此路段。

“这条路是东外环高架桥的辅路,前几年开始就变成这样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坑坑洼洼,还这么窄?”家住公元南湖二期的居民周女士说。

水区温泉西路七纺市场朝东下坡人行道:电线杆成拦路虎 婴儿手推车过不了

6月28日,乌市水磨沟区温泉西路与水磨沟路口交汇处人行道窄,道路上立着杆子,妨碍市民出行。

“这路本来就不宽,加上电线杆,每次推着孩子路过都有点吃力。”家住七坊街附近的市民周逸说。

【如有爆料请拨打晨 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6年 6月 23日
下一篇 2016年 7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