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暑假,室外酷热难耐。对于孩子们来说,室内儿童游乐场,就成了避暑纳凉、游乐玩耍的好去处。尤其是五彩斑斓的“海洋球”,简直就是孩子们的最爱。
成千上万缤纷多彩的“海洋球”集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海洋球”池,再“搭配”上滑梯、蹦床等形式多样的儿童游乐项目,这样以“海洋球”为主打的儿童游乐场,如今在各大商业综合体内,俨然已经成为了“标配”。
不过,孩子喜欢玩的海洋球,却被央视揭示存在着隐患……
1
海洋球卫生状况让人担忧
在谈及对孩子玩“海洋球”有什么担忧时,不少家长口中提及最频繁的词,就是“不干净”。
“每次孩子都是白袜子进去,黑袜子出来,可以想象这‘海洋球’池里面可不是太干净,甚至可以说很脏。”
△央视调查海洋球池在卫生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家长:以前孩子也参加过这种类型的活动,确实回去就生病了,卫生是比较担心的。它这个不知道有没有消毒,我跟她进去过两次,小孩的什么东西掉在里面的还是挺多的。
针对游乐场消毒的问题,工作人员称,对于数量巨大的海洋球,目前只能用喷洒消毒水的方式进行消毒。
游乐场工作人员:因为球比较多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擦,只能是这样的清洁,有的小朋友不喜欢穿袜子,尽量要提醒他一定要穿袜子,也会和他说手足口病这个事儿。
视频中的游乐场按场次开放,每天六场。每个孩子进场前都要用免洗消毒液洗手,但场地和积木并不是每场结束后消毒,而是每天晚上下班后消毒一次,海洋球的清洁消毒更是几天才进行一次。
虽然儿童游乐场入口处,摆放着入场须知,写明要求穿好袜子和袜套方可入场,禁止饮食、吃口香糖,丢弃杂物等。
但还是有小朋友光着脚在里面玩,脚底已经看得出黑黑的印子,高兴之余还直接踩在了积木上。有的孩子玩累了,赶快喝几口家长递进来的饮料接着玩,并没有遵守禁止饮食的规定。
让人担忧的是,像海洋球这样的儿童游乐设施应该何时消毒,如何消毒,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卫生状况也全靠商家自觉和商场监督,并没有明确卫生标准和监管部门。
球池是小朋友最容易感染细菌的地方,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或皮肤过敏。在一些疾病流行的高发期(如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等接触传播。所以,没有严格消毒措施的儿童游乐场所存在着不小的感染风险。
2
安全方面也无法让人省心
除了卫生状况,“海洋球”池安全方面也无法让家长完全省心。
“海洋球”池中的滑梯是孩子们很喜欢的项目,这些大滑梯普遍较高,从高处滑下来的速度快,家长害怕孩子容易发生碰撞或摔倒。
此外,在池子里也同样暗藏危险。
↓↓↓
1、北京市民顾女士的孩子在玩“海洋球”时就遇到了一个小意外。有一次孩子在“海洋球”池中摔了一跤,然后就哭得厉害,一看才发现孩子的手臂已经被划出了一条小口子,并且开始微微渗血。顾女士怀疑是利器所划,于是在孩子跌倒的地方寻找,果然发现了一个有尖头的发卡。
2、家住上海的徐先生带着他14个月大的孩子在某儿童乐园游玩。孩子在池子内不小心摔了一跤后,眉骨竟被磕到一个又深又大的口子。孩子的伤口紧挨右眼外眼角,距离眼球只有几毫米。最后孩子受伤处被缝了一针。事后,徐先生在孩子摔倒的地方找到了一块硬塑料材质,又坚又硬的模块拼接玩具。
3、曾经,还有国外 道称,有孩子在玩海洋球时被划伤,结果不幸死亡的事。
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妈妈Lauren Archer,几年前,带着唯一的儿子去麦当劳过三岁生日。等他吃完午餐,妈妈带他去球池玩,儿子回来后一直说“好痛”。很快他便开始呕吐,发抖,翻白眼。
”我们马上去了医院的急诊室,在急诊室的那天晚上,我的儿子死了。”
“验尸 告显示,他竟然死于海洛因过量,我马上 警儿童玩耍球池有问题,警方立刻清理球池,结果发现里面有腐烂的食物,一些注射用的针头,有的是全新的,有的是用过的,刀片,吃了一半的糖,散发着粪便尿液味道的尿布。”
这些可怕的案例都在警告家长,海洋球池里暗藏的各种危险需要引起注意。一般来说,不合格海洋球池有以下三种危害:
劣质海洋球泛滥,甲醇超标
有些劣质的海洋球可以便宜到10块钱几百个,这些球都存在甲醛超标、有刺鼻味道、接口处会剌手等问题。
轻者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鼻、咽、喉部不适和烧灼感,流涕,咽疼,咳嗽等,重者有胸部紧逼感,呼吸困难、头痛、心烦等,长期过量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癌等多种严重疾病。
传染病重灾区
孩子们喜欢将自己埋在小球里,甚至喜欢拿着小球又啃又舔。孩子的手、口脚、皮肤直接接触球里的细菌、病毒,如遇到流行性疾病的高发期,如:呼吸道疾病、疱疹、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一个孩子感染到疾病,整个游乐园里的孩子得病的几率就会大大提升!
暗藏的“凶器”
不合格的海洋球池里暗藏了铁丝、金属碎片、甚至是针管等“凶器”,如果孩子不小心被扎到,造成的伤害不可预计!
3
3份室内游乐园安全手册
看到“海洋球”池存在如此隐患,对于普遍存在的游玩设施,是不是孩子们就不能去玩了呢?当然也不是。
类似海洋球池的游玩场所不仅仅是给孩子一种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游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确能够起到一些有益的辅助作用。
只是家长要为孩子选择较正规的场所,玩耍时,也一定要看护好孩子,出现危险要及时救护。在去游乐场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哪些行为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下面这份安全手册或许可以帮助你告诫孩子,让他学会自我规避危险的发生。
“安全玩耍”手册
家长要认真阅读游戏说明,注意游乐场告示牌和设施使用须知。要严格按照各种游乐项目的年龄、身高等要求去选择。不要让孩子去玩那些不适合身高、体质的游乐项目。
告诉孩子正确玩乐方法,要排队守秩序,玩耍时不能推别人,也不能打闹。不能在游乐场上乱跑乱窜、做危险动作,如滑滑梯的时候,脚朝下滑,不要从外面的栏杆翻到滑梯上,不要站在秋千上荡秋千等。
提醒孩子要有躲避移动娱乐设施的意识,避开其他孩子的冲撞。当看到别人在玩秋千等摇摆幅度较大的器械时,不要靠近。
告诉孩子一定要等移动的游乐设施停稳后再上下,不要从旋转着的转椅上往下跳。下来之前一定要看清楚下面没有其他孩子或物品挡在路中间。当孩子跳的时候,双脚着地,双膝要轻微弯曲。
不要让孩子将玩过玩具的手含在嘴里,也不能去含玩具。发现有别的孩子或者大人有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尽量带孩子远离。要留意游乐场设备的材质说明,用砷处理过的木材、含铅的涂料等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记住,玩后马上给孩子洗手。
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吃,很容易发生危险,一定要坚持“玩时不吃、吃时不玩”的原则,以防意外。
“安全检查”手册
注意游乐设施栏杆间的距离,护栏之间的空隙如果在8.5~22厘米之间,孩子的头或颈部一旦卡在里面,会导致窒息。如果游乐设施上刚好有能卡住孩子手指、胳膊、腿部等的空隙,要特别留意。
给孩子选择的游乐项目,应该不高于2米。2/3的危险发生在孩子从器械上面摔下来的时候,因此一个好的地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留意游乐场的地面,选择有塑胶垫或橡胶垫铺成,厚度最少在3~10厘米的安全地面,远离石子儿地、水泥地等不安全地面。
对游乐设施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上面没有不结实的绳索、破损后出现的尖刺、生锈或断裂的金属件等。
检查滑梯、横杠及跷跷板的螺钉、螺栓与铁钳夹子是否拴紧,是否有锐利突出的边缘或有任何钩状物,这会钩住孩子的衣服或皮肤。
缺乏维护和管理的游乐场有可能出现玻璃碎片和带着细菌的垃圾,最好给孩子配备一次性鞋袜。回家后,要全面清洗,确保卫生安全。
“安全达标”手册
按照国家规定,室内游乐场不得开设在地下室或者三楼以上。
室内游乐场的建筑材料不得使用可燃易燃的材料。
着重注意疏散安全,至少要有两个安全出口。应在明显的位置,张贴消防安全警示和疏散出口位置指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