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创新”梦想踏歌行

2012年6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带着梦想和扎根煤海的初心,张飞建来到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矿,扎根采掘一线一干就是3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穿行,革新创造,求知若渴;他2014年调入矿生产技术科,2015年至今作为生产技术科主管技术员,更是不负韶华一路追梦前行。8年的时光,推动着这个曾经“纸上谈兵”的书生成为矿井“采掘设计、现场技术监督、计划 表编排、四新技术推进”样样都能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这其间有多少负重前行的岁月,有多少刻苦实践挥洒汗水的时光,他始终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追逐着创新实干的梦想,实现自我,争做先锋。

今年33岁的张飞建,早在大三时就光荣入党。一直以来他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境界,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多次获得恒源煤矿年度“优秀员工”“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作为皖北煤电集团2019年度“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今年又荣获了皖北煤电集团“劳动模范”之殊荣。

谈起这些荣誉,略显腼腆的张飞建对笔者说:“我就是基层一名普普通通的工程技术人员,井下一线生产现场是我的立身之本,攻关解难题是我的快乐之源。干的都是本职工作,没啥好宣传的。”

紧盯现场解难题 优化设计提双效

“技术工作关乎全矿安全生产的源头,来不得半点马虎。”张飞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清醒的认知,更有着执着的追求。“我真的是赶上了集团公司大力推进四化建设的好时机,创新梦想有了合适的平台。”张飞建坦言并感恩自己遇上了好机遇,是因为集团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四化建设,尊重员工首创精神,积极搭建员工技术创新载体,让他近几年在矿技术科的工作恰恰是鱼儿遇到水,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实践,学以致用。

恒源矿综掘区二队施工的Ⅱ626切眼与机巷垂直相交,综掘机拐弯费事费力。井下施工根据设计要求经常出现综掘机拐弯的情况,传统拐弯工艺是先用炮掘施工,人工将货攉进综掘机第一运输机,施工长度15米,然后拐综掘机。每小班只能进尺一排,员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这让曾在综掘二队当过技术副队长的张飞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直想着攻克这样的“难题”。2017年年底,由他主导的“综掘机快速拐弯施工工艺”优化设计,他与施工班队队长、区长、技术员进行现场跟班,全程跟班,现场交接,现场优化。在Ⅱ626切眼拨门拐弯施工中成功应用,拨门施工安全完成且工期缩短1倍,摒弃了以往人工拨门长距离攉货,减轻了员工工作量,每个工作面至少可节省4天时间,每个工作面至少可节省36000元人工费。此项创新成果已成功应用我矿Ⅱ626切眼、Ⅱ626风巷、Ⅱ634切眼、489风巷、489切眼、486切眼,获得集团公司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让张飞建在多项技术革新中取得突破。主要参与的《“110”工法在近距离煤层中的应用》获集团公司第十届科学进步奖二等奖,《迈步式超前支架在掘进施工的应用》《切顶泄压技术在工作面停采线的研究及应用》获集团公司第十届科学进步奖三等奖。参与研制的“锚杆机可控式操作平台”获公司第十届青工五小科技成果三等奖,“回采巷道过断层顶板揭煤技术与实践”获公司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都是技术应用于现场、立足本职工作创新的真实写照。

设计“一站到位” 钻业务保安创效

俗话说得好:“矿井工作面一个好的设计就是最大的节约,是最有效的安全保障。”张飞建身为技术科设计主管,时刻牢记一名基层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使命。在采掘设计上,对设计的巷道参数了然于胸,张口就来。他总是想法设法做好设计,把好设计关,力争设计出的巷道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设计的工作面“一站到位”,系统顺畅。

晚上下班后其他单位值班的同志路过技术科门口,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有三五成群讨论施工设计方案的,有埋头在电脑上画图做设计的,有在投影仪前讨论会审措施的,整个科室灯火通明,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做恒源矿48采区优化设计与Ⅱ41采区设计时,张飞建经常加班到夜里甚至凌晨,头顶星辰走,身披晚霞归,很少陪伴家人,同学好友的酒场也多是拒绝,家人和好友虽说理解,但有时也难免抱怨,可他都是笑而不语,把那份对家人和好友的亏欠深藏在心底。正是他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工作激情,确保了多年来设计工作从未出现过一起失误。“跟着飞建干活,既省时又省力,我们只要按照他的要求执行,就错不了。”张飞建手下的兄弟,对他非常认可,张飞建的踏实奋进和认真执着给大伙儿留下了这样的口碑。

近年来,他参与设计的《恒源煤矿48采区优化设计》获得集团公司第十届科技大会优秀设计奖,主导设计的《Ⅱ41采区设计》利用原Ⅱ62采区部分巷道,省了一套生产系统,准备工程量仅800米;主导设计的《48采区集中安拆硐室》《Ⅱ63采区集中安拆硐室》满足了矿井生产需求,直接创效200万元。

勤思考重创新,致力于“四新”技术推广

“通过四新技术的应用,有效释放薄煤层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张飞建表示,当前,恒源矿已开采27年,矿井开采深度增加、灾害程度加大、开采难度提高,对科技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更应该积极响应集团公司掘进攻坚及四新技术的推广。

时间回溯到2017年11月份。矿上为进一步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引进单轨吊在Ⅱ633工作面进行整架运输。张飞建作为技术科主管理所当然牵头接过这个担子,压力非同寻常。可他不仅不怕难,还主动跟班到现场,用自己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场实际,制定使用新设备及新工艺的操作规程、措施,同时不断琢磨、总结、改进,最终达到熟练应用,迅速改变了井下生产运输的被动处境。指导相关单位安全、高效安装了Ⅱ633工作面120架支架,简化了运输方式,达到机械化减人提效的目的,安装期节省人工费用19.8万元/月。设备维护简单,发生故障时,通过电磁阀迅速地实现制动,保障了Ⅱ633工作面正常安装及乘人安全,以新装备、新工艺实现了运输本质安全的超越提升。Ⅱ633进架路线多处巷道底板出现不同程度的底鼓现象,单轨吊运输受此因素约束影响较小,避免了因巷道大范围卧底、调道产生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投入。

他还参与了Ⅱ632机巷“110”工法沿空留巷,解决相邻工作面顺序接替影响时间长的难题;工作实践中,他勤学习、勤思考,不断开拓创新,结合“110”工法新技术,以自主攻关课题为基点,施工过程中不断试验总结经验,参与设计的《“110”工法在近距离煤层中的应用》技术,成功提炼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科研理论并成功实施,488风巷近距离煤层留巷的成功有效保障了恒源煤矿2019年安全生产接替,多回收煤炭1万吨,仅回收煤柱资源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达500余万元;《“110”工法在近距离煤层中的应用》荣获集团公司安全经济技术一体化推广成果奖。

在新材料上,引进了矿用无机加固复合砂浆(新型注浆材料)具有无收缩、微膨胀、高流动性的特点,使得浆液能够更好地充填围岩裂隙,保证注浆后巷道围岩的整体性,有效提高巷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避免了二水平巷道前修后坏。

作为共产党员、集团公司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张飞建觉得传道受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无私地把业务知识教给新分来的大学生们,在新技术上,他带领技术人员积极向科技院校学习,要求技术人员要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借助“外脑”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在工作中,如矿压二水平治理方面,积极向科技院校老师学习,理论结合实践;对于新技术“110”工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创新(切眼大断面留巷,近距离煤层留巷),这些都是团队创新的结果。张飞建表示,学习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补充和储备,方能及时“接轨”时代。作为技术主管,他积极做好技术“传、帮、带”工作,从联系单下发、审批规程措施、计划编排、月度 表、设计方面入手,努力培养矿上需要的技术人才,致力于矿井创新创效,推动老矿井焕发新活力,高质量发展,让员工更加幸福的生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5月 1日
下一篇 2020年 5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