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永不退役的现役战舰“宪法”号,服役200多年仍有一战之力

文|肖唱

据英国《每日邮 》5月19日 道,目前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美国“宪法”号铁甲舰(USS Constitution)在服役了200多年后,日前返回波士顿港湾,并将在这里接受全面整修,工期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花费或将超过1500万美元(约9300万元)。

“宪法”号船如其名,它和美国宪法一样,都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传奇。“宪法”号在200多年的岁月中,经历了数次海战和坎坷磨难,却最终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成为了美国海军拼搏和胜利的象征。

艰难的诞生

美国海军是1775 年10月 13 日正式成立的。在八年的独立战争中, 海军先后有 6 0多艘各式战舰参加了战斗,共击毁和捕获了 2 0 0 余艘英国舰船,为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独立战争结束后,由于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百废待兴,政府财政拮据,军费短缺,无力维持和发展海军力量,因而原有的舰船被大量拍卖或折毁。 1785年 8 月 1日,随着最后一艘战舰“ 联盟”号以 2.6万美元的价格被售出, 宣告了在独立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诞生的美国海军彻底解散、完全消失了。

到了1789 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新的联邦政府组成运作, 重建海军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当时, 在政府和国会内部,就是否同意和支持重建海军的问题存在着严重对立的两派, 两种意见争论不休。

1794 年 3 月 2 7 日, 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 (1794年海军法案), 批准建造“宪法”号、“美国”号、“星座”号、“ 总统”号、“切萨皮克”号、“议会”号 6艘大型三桅快速战舰。 不过,《法案》同时规定, 如果美国一旦同阿尔及尔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 便立即停止建造这些战舰。当时主管海军事务的享利·洛克斯将军要求这些新造的战舰必须坚固耐用,速度快、火力强,使之超过欧洲各国的任何战舰。不久, “ 宪法”号在波士顿的埃德蒙·哈特船厂正式开工建造。其他舰也分别在费城、巴尔的摩、纽约、诺福克和朴茨茅斯动工, 重建美国海军的曙光终于冉冉升起。

1797年9月,“宪法”号终于全面完成竣工,在此之前,“ 美国”号和“星座”号已先期完工下水。

一战成名

从1803年开始,美英两国之间由于英国海军无端攻击美国战舰、封锁美国海上贸易而变得十分紧张,最终导致1812年 6 月18日美国国会批准总统麦迪逊宣布对英国正式宣战, 历史上著名的“ 第二次独立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当时,美英两国海军实力相差悬殊。美国海军总共只有大小 1 6 艘舰船, 其中大型战舰仅6艘,被英国 界嘲讽为“星条旗下微不足道的木壳战舰。”反观“海上霸主”英国,其海军拥有600余艘各式舰船,包括大型战舰 2 5 0 艘。虽然英国海军的舰船大多数布置在欧洲对付拿波仑的法国, 但在北美仍有 8 艘大型战舰和几十艘小型舰船。美国海军针对敌强我弱的现实将所有舰船实力一分为二, 分别由罗杰斯和德凯特指挥, 一路去切萨皮克角, 一路在纽约外海域, 进行巡逻搜索, 保护本国商船, 同时伺机攻击英国舰船。战争开始时,“宪法”号正停泊在安纳波利斯补充兵员和给养。听到开战的消息后,新任舰长艾萨克·赫尔为了防止战舰被 困在切萨皮克湾内, 所以补给完毕后立即率领“宪法”号启航, 沿海岸线北上, 准备同舰队汇合。由于不少水兵是新招募来的, 所以赫尔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战前训练, 以便让新舰员尽快熟悉职责,掌握武器使用方法。

8 月19日下午,“ 宪法”号行驶到波士顿正东方700英里海域时, 远远地发现了前方有一艘船, 赫尔照例迎上前去检查。当双方越来越近时,赫尔才发现对方并非商船而是一 艘英国战舰, 他立即命名舰员做好战斗准备, 驶来的战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点头”号快速风帆战舰, 正由詹姆斯·戴克斯海军上校指挥,驶往哈利法克斯。戴克斯是一位好斗的舰长, 就在几天前,他曾向在纽约的罗杰斯海军准将发出 了挑战书,要求同其旗舰“总统”号或任何与“总统”号旗鼓相当的美国三桅战舰决一雌雄。现在,“总统”号的姊妹舰“宪法”号就在眼前。戴克斯虽然知道“宪法”号的火力要比自己强,但并没有把它放在眼里,仍决意要与“宪法” 号战个你死我活。在他看来,皇家海军二十年来在一对一的遭遇战中还未有过失败的先例, 这次也不会例外。

两艘战舰的距离越来越近,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战幕拉开, “宪法”号顺风而行。“战斗”号则调转下风, 双方都力图抢占有利的阵位。当“战斗”号驶过“宪法”号舰首时, 它的右舷舰炮首先远距离开火。然后,借着风力曲折机动, 把左舷的炮火又倾泻过来。赫尔决心诱敌近战,以充分发挥自己近距离火力猛的优势。于是 , 他冷静地克制着暂不还手 , 指挥着“ 宪法 ”号忽左忽右地调转舰首灵活地运 动 , 以避免遭到纵射 。有几发炮弹击中了“宪法”号 ,但都从厚实、坚韧的舰体装甲上弹了过去,未造成损坏 。当 “宪法”号逐渐接近了“战斗”号并且右舷所有舰炮都指向它时, 赫尔高声命令 :“伙计们,这下该轮到我们了。开 炮!” 随着赫尔的喊声,“宪法”号的舷侧顿时闪射出阵阵烟火,炮声隆隆。炮弹不断准确地命中英舰 , 穿透舰体后抛起一团团有杀伤力的弹片。在“宪法”号的猛烈轰击下 , “战斗”号的后桅倒塌 , 风帆索具成了支离破碎的废物 , 战舰的速度顿时慢了下来 。赫尔见状,便指挥“宪法”号逼近已经开始冒烟的“战斗”号前方, 舰炮左右舷轮流开弓,直打得英舰弹痕累累, 东倒西歪。这时,海上忽然间刮起一阵大风 ,“战斗”号的首桅斜桁一下插入了“宪法”号后桅的帆索具, 两舰交织在一起动弹不得。刹时间,双方的水兵一边相互射击 ,一边拚命抢登对方战舰甲板 , 戴克斯也中弹负伤 。 不多久 , 两舰很快又相互挣脱开来 , 缆绳劈劈啪啪地纷纷折断 。“战斗”号此时已是遍体创伤,前桅和主桅也相继翻倒在甲板上 ,战舰成了无桅的舰壳 , 在波涛汹涌 的海面上不由自主地狂烈颠簸 ,主甲板上的舰炮几乎要滚入海中。

晚 7 时 , 戴克斯见大势已去,无可奈何地决定投降。由于已无桅可以降旗 ,“战斗”号只好向下风方向呜放一声空炮,表达投降之意 。当美国水兵登上“战斗”号清点战果时,发现英方共阵亡15人 ,负伤 6 3人。而美方的人员仅伤亡各7名 。在押走了全部俘虏后,美国水兵将千疮百孔的“战斗”号付之一炬 ,熊熊的火光映红了整个海面 。

战斗以“宪法”号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

在美英战争期间 ,“宪法”号驰骋海疆 ,连战皆捷 ,成为美国海军胜利的象征,大众心目中的偶像。

永不说再见

1828年,“宪法”号到了退役的年龄。战舰按计划将被船厂拆解。消息传来,全美国人民都为“宪法”号的退役感到难过。诗人奥利弗·赫尔莫斯还特别创作了一首悲伤的诗——《老铁甲》,借此纪念这艘传奇的战舰。没想到,正是这首诗,让美国政府打消了拆解“宪法”号的念头,并决定让它继续服役。

与其说“宪法”号再次服役,不如说它成为了美国海军史上唯一一艘永久服役的军舰。它在美国海军的任务,已经被算作了“特殊勤务”。由于平时的细心修理和维护,“宪法”号目前仍然可以航行,经常出航进行巡回展示。它所在的波士顿查尔斯顿军港,也成为了美国的军事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宪法”号成为了无法被超越的历史传奇,经历了数次大修之后,也许它的每一块木板、每一块铁皮都被新换过了。真不知道,这艘“新”船到底还算不算原来的“宪法”号了。但是无论如何,“宪法”号所代表的美国精神,都一直存在着,并将永远存在下去。

瞭望智库是新华社旗下离中南海最近,集政策,经济趋势判断和军情分析的智库。请搜索瞭望智库官方微信公号:

瞭望智库,或(zhczyj)→长摁1秒复制。

智客,(wodezhike)→长摁1秒复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5年 4月 8日
下一篇 2015年 6月 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