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永康市五金产业快速发展高度集聚;而邻县磐安地处山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较慢。永康作为磐安的邻居,随着日益增多的五金产品畅销磐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磐安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永康五金城商家将五金产品搬运至杨龙江的货车上。
县城近两百家五金店经营永康五金产品
今年49岁的卢晓峰在磐安县城经营着一家五金店。120平方米的店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五金产品,小到螺丝、螺帽,大到五金机电,产品应有尽有。
上世纪九十年代,卢晓峰刚开始经营五金生意的时候,店里的货源主要来自永康、义乌、金华等地。那时候,他白天乘坐客车到各个地方去转,货比三家,找性价比最高的五金产品。找好货源后,第二天就开着皮卡车去进货。卢晓峰坦言,“二十多年前,永康五金城还刚建成,里面的商家比我们客户还要多,五金产品也远不如现在丰富多样,所以当年从永康进五金产品的货量不到三成。”
永康五金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集群的壮大,慢慢改变了卢晓峰的进货方式。“现在店里70%以上的五金产品都是来自永康。”卢晓峰说,“以前道路不方便,到永康进货要花上两个多小时,比去金华、义乌进货麻烦。现在,永磐线和东永高速开通,大大缩短了花在路上的时间。其次,相较而言,永康的五金产品种类更全,质量更优,科技含量更高,基本能满足店内需求;最重要的是,需要什么产品,只要一个电话,货运公司便能送货上门,非常方便。”
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几批顾客前来店内采购五金产品。当问及永康五金对经商的利好时,他说:“走上了一条致富路吧,家里房子车子都有了。这两年,磐安县城老城区改造,建筑、装修都离不开五金,每天五千元左右的营业额,一年下来150万应该不成问题。”像卢晓峰一样永康五金行业的受益者,在磐安有近两百家。
晓峰五金商行老板卢晓峰正在与顾客交流。
搞五金产品运输,每天往返永磐两地
卢晓峰提到的“一个电话就有人送永康五金产品上门”,这都归功于永康发达的物流业,杨龙江便是浩浩荡荡物流大军中的一员。
每天上午的9点到中午12点左右,便能看到一辆货运车停在五金广场等着商户们将五金产品装车,再将五金产品运往磐安。别看车上印有“永康市石柱镇”的字样,但运货人杨龙江却是磐安县杨宅村人。
“以前从磐安到永康要走棠溪自然村那边,路不太好走,要花费很多时间。现在永磐线开通了,比以前快多了。”杨龙江切实感受到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节省了他许多时间成本,“以前到永康5点左右就要出门了,要到物流中心把磐安的货卸了,再到五金城装货,现在6点出门也不会晚点。”
往返于永磐两地,穿梭在五金城中的货运人有不少,光杨龙江知道的车子就有十几辆。他们大都有着自己固定的客户,将永康五金城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磐安的五金店或五金厂。
在近几年的运货生涯中,杨龙江发现,运往磐安五金厂的货物在慢慢地增加:“越来越多永康人在磐安办五金厂,经常要帮他们运一些配件等货物,多的时候要运四五吨。现在忙的时候,一天两趟也是要跑的。”
永康企业主到磐安办厂,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今年年初刚搬到磐安县冷水工业区的李世荣是众多在磐安办五金企业的永康人之一。
在磐安办厂,为李世荣省下了一大笔租房资金,但面对磐安缺少相应配套设施的窘境也让他措手不及:“磐安缺少了像永康那样配套齐全的五金设施和生产链。这边模具店也没有,所以加工模具,我都要赶回永康,而且永康是五金之都,我们要通过永康时时了解市场的动态。”
对于像李世荣这样的永康五金企业主来说,把厂搬到外地有得有失。但对于磐安来说,却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永康企业为磐安财政贡献了大量税收。同时,企业带来大量务工人员,促进了当地农户租房以及餐饮业的发展。永康搬过去的厂家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增加磐安人的就业机会。
让永康五金更好助力磐安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技五金城和永康五金是永康经济的两张金名片,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影响力,在欠发达的山区县——磐安县,永康五金对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当地百姓的生活起着重大作用。
异地办厂有得有失。在磐安县办五金厂的永康企业主,要扬长避短,更积极主动地接轨永康五金产业;要根据磐安社会经济的特点,衍生出相关的五金产品,开创新的天地。上述这些都需要不断探索提升,目的是让永康五金更好更有力推动磐安社会经济的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