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变绿洲,堆土成梯田,放眼都是美景—— 环保节能 绿色施工 陕建三建这家工地“有一套”

“治污降霾,保卫蓝天,是企业该有的一份社会责任。”据空港国际商务中心二期施工单位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鑫介绍,空港国际商务中心二期项目位于空港国际商务中心东南侧,总建筑面积10.23万㎡。该工程于2018年6月开工,计划工期960天。项目开工以来,集团公司积极响应中省市和新区、新城治污降霾的号召,将绿色环保、文明节能的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每名工人进驻工地的第一课一定是环保课。”聂鑫说,集团公司和项目部除定期组织专题学习,提高工人对文明和绿色施工的思想认识外,项目部还成立了治污减霾领导小组,建立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组织体系,并建立了完善的考核管理体系。眼下,从集团干部职工到项目部一线工人,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挖掘智慧,做环保使者。

在扬尘治理的具体做法上,该工地在施工现场采取围墙、雾炮、移动水车三级立体式喷淋系统,加装塔吊喷淋设施,1400米的全封闭围墙上部安装有500多个喷淋头,重点部位设有在线环境综合联动装置,实时监测PM10、PM2.5、噪声、温湿度、风速等,一旦数值超过设定标准,喷淋系统自动开启,洒水降尘。

此外,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钢板、混凝土硬化处理,以减少车辆通行的扬尘,移动水车每天洒水不少于8次。在水泥土拌制现场加盖筛土搅拌棚,并装有喷淋,土方回填现场则布置了移动雾炮机,减少粉尘颗粒的产生。机械使用上,也特别选用了静压成孔机械,大大降低噪音污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4月空港国际商务中心二期项目部只在治污降霾设施设备资金投入上就超过150余万元。

在节能环保方面,该工地采用可快速周转重复使用的定型化围挡作为围墙,工人生活区也使用了可周转底座的活动板房,此做法减少材料耗费75万元。办公生活区遵循多绿化、少硬化原则,植入海绵城市理念,设立三级沉淀系统,对雨水回收再利用,并在室内安装节水型器具,减少用水成本3万元。工地、生活区照明上,采用感应式、太阳能或LED环保灯具,节约用电成本5万元。节地方面,采取临时性与永久性相结合办法,在临时道路铺设钢板路,而在项目完工后未来仍要使用的主干道路则铺设了混凝土路面,避免重复施工。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修整成梯形的堆土,加盖绿网后像是梯田。据此项目的总指挥史强讲,这个创意是一线工人在作业中想到的,“以往临时堆土是尖顶式,即使加盖网布,遇大风天气也有扬尘,而削成梯形,再用铆钉固定绿网,喷湿风干后不仅美观,还杜绝大风天气产生的扬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5月 3日
下一篇 2019年 5月 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