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参与式遴选“建队伍”
“‘法律明白人’具有一定法治素养,积极投身法治实践,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是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周福莲介绍。
如何选准配强一支坚守法治、服务群众、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过硬队伍,江苏找准“方向”,将选准人、选对人作为培育工作首要环节,专门下发《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规范指引(试行)》,明确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的目标任务、人员遴选、工作职责、使用环节、管理评价的指导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面向村(居)民宣传遴选条件、主要职责和管理要求,江苏发动群众从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居)民小组长、退役军人中优先推荐和自荐。
以融合式培训“强素养”
在江苏,每天有12.9万名“法律明白人”穿梭于胡同小巷、村居民舍,担起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政策、调解矛盾纠纷、引导法律服务的责任,成为基层治理最为活跃的“平安细胞”。
为推动形成“建管用”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全省各县(市、区)成立由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局牵头,与民政、农业农村等涉农相关部门共同组成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机构,走出一条沟通会商、联动协作、情况通 、共享信息的融合治理之路。
为提升“法律明白人”用法能力,江苏按照“一岗多责、一人多能、多员合一、服务高效”的“全科”模式,实施全省“法律明白人”轮训计划,将“法律明白人”纳入各地普法骨干培训主体,以《江苏省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读本》为主教材,重点培训常用法律知识、矛盾纠纷调解及法治江苏建设规划要义、法治乡村(社区)建设要求等内容。
为打造素质过硬“法律明白人”队伍,徐州市建立“法律明白人”培育基地,开设80门公益法律课程。淮安市建立“法律明白人”与律师结对机制,开展一对一指导帮扶。扬州市为新培养的5000名“法律明白人”开通网络平台学习账户,精选民法典等实用性强的法治课程。南京、常州、盐城、苏州、镇江等地利用法律知识培训、网络培训学校,提升法律素养,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以精准式服务“助发展”
用榜样力量锻造和谐稳定的“铆钉”。近年来,江苏涌现出一批“法律明白人”先进典型助力社会治理,助推共治格局。
镇江市采取“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共育、依靠群众、共治共享”模式,推动实现“法律明白人”连网成片、以网带面,覆盖所有基层治理网格。宝应县组织14个镇区“法律明白人”,联动县法治宣传志愿者 ,组成普法志愿者小分队分别前往社区卡口参与一线防控,还组织“党员冲锋队”包干村社区,打好疫情防控和法治宣传“组合拳”。
截至目前,江苏省“法律明白人”累计参与立法民意收集2.4万人次、法治宣传5.2万场次,引导法律服务15万件次,化解矛盾纠纷23万件次。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进网入格就地快速解决纠纷,不仅减少基层工作量,激发群众自治热情,而且成为服务群众、凝聚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攻坚力量。”江苏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梁武华表示。
2022年,江苏省司法厅将进一步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将“法律明白人”嵌入网格化,实现全面覆盖,按照“质量巩固、数量稳增”思路,紧扣工作质效,持续扩大队伍,推动“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形成有序、有质、有量发展格局,努力打造符合实际、作用明显、群众认可的江苏品牌。(丁国锋 张全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