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战争,交战各方的战俘人数也创下了历史之最。一般来说,士兵被俘后就会被敌方送往大后方的战俘营进行集中关押开展劳作,在这种情况下成功越狱逃跑、返回祖国的概率就会非常地低下,在战俘营组织暴动就更是作死。所以虽然受到很多折磨虐待,但战俘不会轻易逃跑。不过我们的恶邻——日本人就不会这么想。日本人受武士道毒害,认为士兵就应该死在战场上为天皇尽忠,被俘是“奇耻大辱”,与其如此丢人现眼不如搏一把。所以,日本战俘越狱暴动的事件时常发生。二战中最大规模的战俘越狱事件就是日本人搞出来的。
日军高喊”万岁“的脑残形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南太平洋发动了猛烈攻势,派遣了大量军队前往作战。随着盟军从劣势中缓过来,日军的进攻后继无力,防御也是连连受挫,日本人在这些战斗中损兵折将,很多士兵也被盟军俘虏。英澳军队将日本战俘拉到澳大利亚建立了很多战俘营关了起来。截至1944年8月,在澳大利亚有2223名日本战俘(包括544名商船海员)。同时还有在北非战役中被俘的14720名意大利战俘和1585名德国战俘(主要是海军和商船海员)。
考拉镇是悉尼以西314公里的一个农业区,二战中被编为12号战俘营营地,关押了4000多名轴心国军事人员和平民,其中日本战俘居多。与老实听话的意大利人形成对比的是,虽然战俘的待遇依照了1929年的《日内瓦公约》,但因为显著的文化差异,日本战俘和守卫之间的关系很差。由于1943年2月的在新西兰费瑟斯顿战俘集中营的日本战俘发生暴乱,考拉战俘营加强了安全措施。营地当局为第22守备营装备了几架维克斯机枪和刘易斯机枪,守备营主要由伤残退伍军人和因身体条件不能入伍的青年组成。
考拉战俘营,1944年7月1日。事件前几周日本战俘在打棒球。
在1944年8月初,考拉营地当局计划将除军官外的所有的日本战俘转移到新南威尔士西部约400公里的海战俘营,准备于8月4日下达了通知。但日本战俘们提前得知了这一消息。经过周密的部署后,4日凌晨2时,日本战俘展开了越狱行动。当时,一个日本战俘突然吹起了喇叭,随即三大群战俘高喊着“板载”(万岁),不顾澳军警卫的鸣枪警告,从三个方向越过战俘营的铁丝网向外逃跑。他们在身上裹了毛毯以防止被铁丝扎伤,并拿出了小刀、棒球棍、嵌了钢钉的木棒、高跟鞋(别笑,还真有这玩意)、绳索等与守卫搏斗。很快,大多数日本战俘营都烧了起来。两名守卫的澳军士兵操纵机枪向第一波越狱者射击,但他们很快被大群”万岁冲锋“的日本战俘杀害;不过,其中一名澳军在临死前拔掉并扔掉了机枪的枪栓,使枪无法使用,防止了日本战俘用枪射击其他守卫。
日本战俘面对澳军机枪、义无反顾地冲锋逃跑被形容为“将生命置之度外的自杀”。但尽管如此,仍然有359名战俘成功逃脱。有些战俘在逃跑后选择了自杀,或选择让其他战俘杀死,以避免再次被抓。经过澳军全力搜捕,所有幸存的逃跑者在越狱10天后都被重新抓回了战俘营。
日本战俘的帽子,最初是栗色,是唯一已知的考拉战俘营服装遗物
在这次事件中,日本战俘为自己的作死付出了巨大代价,有231名日本战俘死亡,108名日本战俘受伤。这次越狱的组织者在事件中没有任何一人死亡或受伤(呵呵)。4名澳大利亚士兵也在此次事件中死亡,其中2名士兵被授予乔治十字勋章。考拉战俘营一直运作到1947年,直到最后一批日本和意大利战俘被遣返。
后来当地政府在考拉建造了一座日本战争公墓,也建造了一个日本花园,来纪念此事件。
考拉当地的日本花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