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传说:木匠斗雷公

松柏岩在沙县东南部的南霞乡茶坪村,是沙县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地。在当地流传一个“木匠斗雷公”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雷公突然来到茶坪村。他找来找去,最后选中了松柏岩半山腰的一块巨大的岩石“落地为家”,并在大岩石背面安营扎寨。这块巨石是通往松柏岩山巅的必经之路,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人多口杂、七嘴八舌,加上过路孩童玩耍嬉闹,极不安静。雷公嗜睡,若没人打扰,一躺下可以睡上个几天几夜,可是他的耳朵又特别灵敏,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听得见。如此,雷公无数次警醒过来,睡得并不安生。若午休时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声若干次搅了他的睡眠,他便格外生气。雷公心生怨气,以致积怨成怒。这个雷公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生气,一生气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打雷,即便他想憋也憋不住。于是,过路行人经过此路段时,只要吵着了他,他就要出来打雷吓唬人家。后来,雷公还请来风伯雨师助阵,不但打雷,还刮大风,路过之人先是被巨雷吓蒙了,接着又被飓风卷到山脚去,死伤无数。

渐渐地,雷公“打惊雷”上了瘾,次数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密。最后竟变本加厉,不论春夏秋冬、白昼黑夜,也不论男女老少、阴晴圆缺,他频繁出来“作案”。如此,采菇的、砍柴的、打猎的、伐木的、割草的……全都再也不能上山劳作,偌大的山林物产无法取用,闲置下来,村民怨声载道,迫于雷公法力和淫威,却敢怒不敢言。

过来一段时间,茶坪村来了一个外乡的木匠,听说了雷公的“劣迹”后,义愤填膺,坚持要上山“降服”这个雷公。村里老人们闻言,赶紧拉住他:“雷公的法力高强,你一个小小木匠,斗不过他,还是别去了。”

木匠抱拳说:“大伙的好意心领了,我小木匠一生最看不惯的就是为非作歹和横行霸道,请大家让我上山会会这个雷公。”

众人劝阻无效,木匠带上工具包便上山了。他来到大岩石前,正欲攀爬向上,一个彪形大汉像一座山一样地堵在路口。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斋果孝敬来。”彪形大汉傲慢地说。

木匠看了他一眼:“你就是那个一天到晚正事不干,专门打雷吓人的雷公吗?”

“是又怎么样?我最烦你们这些刁民,专和我作对,我一想睡觉就来吵吵吵。”

“你没理在先,这里先有了道,后才有的你,凭什么不让人通过,占为己有?”

“废话少说!我乐意,我霸道,你有能耐就赶走我。”雷公说完,凭空就是一击响雷,接着口吐一阵黑风,劈头盖脸冲向木匠来。

木匠身子没站稳,一个趔趄,差点滚下山崖。

雷公恶狠狠地说:“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谁叫你多管闲事。”说完头一扭,转身到大石后面睡觉去了。

木匠坐在巨石下冥思苦想,久久找不到对付雷公的良策。忽然间听到一阵刺耳的鼾声从巨石后传来。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木匠脱掉鞋子,光脚潜行到巨石背面,左手执长钢钉,右手握铁榔头,对准雷公的耳孔费尽全力一钉,眨眼间长钢钉深深地楔进雷公的耳道,并从另一头贯穿而出。就这样,雷公的双耳失聪了。此后,有人上山来,雷公听不到脚步声和嬉闹声,再也不会出来打雷吓人。

原来,那木匠并非凡人,而是如来佛主的化身,他此番到松柏岩,就是来惩戒雷公的。

雷公双耳失聪后,他无法判断自己的雷声到底多大。每逢上天派送打雷的任务给他,他怕完成不好再惹上天怪罪,不仅尽心尽力,还多使三分气力,所以松柏岩山上的雷声总比别处的雷声来得响亮和浑厚。沙县俗语云:“罗岩出真火,松柏岩出真雷。”这里的“真雷”就是雷声响、威力足之意。

那么,雷公怎么会跑到松柏岩呢?原来雷公电母和风伯雨师是玉皇大帝指派给“和丰公主”(马氏真仙,民间俗称‘仙奶’)的护卫。他久居人间,日久心烦,偷偷跑到松柏岩散心,见松柏岩景色怡人,流连忘返,不舍离去,滞留下来。

茶坪村人怕雷公不老实,继续出来施法作怪,在松柏岩山顶上,设置雷公亭,供其神位,敬祀香火。为了雷公“主子”(和丰公主)更好监督他,再迎来马氏真仙神位,供在雷公亭正上方。最后还是放心不下,立观音厅于山顶右侧,请观世音菩萨前来“督导坐镇”。这就是海拔895米高的松柏岩山顶上有成“品”字形布局的三座庙宇的原因。至于半山腰的那一方巨石,因有了“木匠斗雷公”的故事,现今被人亲切地称作“脱鞋石”。

收集整理:罗榕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6年 10月 24日
下一篇 2016年 11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