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投资增速居全省首位:许昌重大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12月初,在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电梯厅门生产由机器人集成控制,自动送料、冲剪、折弯、无铆钉连接等工序一气呵成;喷粉生产线采用德国瓦格纳设备,由机械手精准喷涂,18秒就能完成一件产品……

“我们实施的电梯整梯生产线智能化项目,使生产效率提升了20%以上,助推企业进入‘全国质量标杆’榜单。”西继迅达总经理刘刚说,得益于优良的产品品质,前10个月公司订单量、发货量同比增长16.2%和21.5%,预计全年产值突破45亿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高效单晶硅电池产品生产基地,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许昌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兴建国内最大的智能包装装备生产基地,推动企业实现从生产包装盒到生产智能包装装备的“蝶变”……在许昌,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了强劲动力。

“重大项目建设是许昌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改善民生的‘支撑点’、优化发展环境的‘助推器’。没有项目的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说,“制造业是许昌最大的‘家底’,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性、竞争力的‘高精新尖’项目,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业,是许昌赢得未来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盘。”

项目的“高大上”催生产业的“高大上”。许昌市项目建设年度投资额已连续5年突破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逾18%,成为全省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

项目建设离不开高效的政务环境。目前,许昌市2046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1324项实现“即来即办”,在全省政务服务考评中名列榜首。一流营商环境,成为许昌的“金字招牌”。

为让项目尽早达产见效,许昌市深化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成立了由市级领导牵头的25个重大项目专班,实行清单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机制化落实,使一个个项目“肠梗阻”问题得到解决,为全市经济提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许昌市黄河鲲鹏产业园一片忙碌景象,一台台“Huanghe”牌电脑下线装箱。“围墙内是企业的事,围墙外是政府的事。”建安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杨建涛介绍,黄河鲲鹏生产基地去年增设的两条PC机生产线从车间改造到产品下线,仅用时35天,提前45天达到量产条件,创下了项目投产的“许昌速度”。目前,黄河鲲鹏生产基地项目已形成年产服务器30万台、PC机70万台、平板电脑20万台的生产能力。

11月26日,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平煤神马集团、中国联通河南省分公司分别与许昌市、禹州市签约,建设投资50亿元的清洁能源项目、年产20万吨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黄河旋风5G智慧工厂项目,为许昌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截至10月底,许昌市新增谋划储备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409个,总投资2830.8亿元。

项目“井喷”,发展加速。前三季度,许昌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0%,高于全省16.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前10个月,全市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9.6亿元,其中出口174亿元,同比增长90.4%,出口额位居全省第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2月 1日
下一篇 2021年 12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