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上有“保定造”

年关近,年味儿浓。可走进位于河北徐水的巨力索具公司,却找不到过年的感觉。生产车间里,机器开足马力,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该公司负责人说,自从“冰丝带”采用了咱们自己造的密闭索后,这两年市场需求明显增多。

“冰丝带”即国家速滑馆,作为 2022年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大型冰上竞赛场馆,其顶部超大的索网屋面是建设中一大难点,使用的上百根密闭索全部由巨力索具研发制造。

国产索具行业起步晚,受技术封锁和材料影响,在强度、直径、耐腐蚀性方面,与欧洲先进技术存在不小差距。而高钒密闭索由于技术含量高,此前更是严重依赖进口。

为了破解“卡脖子”技术,早在2015年,巨力索具就已开始探索这一生产工艺,每年研发投入高达上亿元,为打破技术壁垒奠定基础。

2018年,巨力索具中标,成为国家速滑馆索具研发和生产厂商。为达到设计要求指标,企业组建起上百人的研发团队,从研发关键部件“Z”形钢丝,到生产密闭索体,再到制造成品密闭索,历时100多天,终于研制出第一根试制索,并通过了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强度、韧性、延伸性和索体各项指标均达欧洲标准。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模具,中间的圆孔决定着钢丝直径大小和形状,一根圆形钢丝需经过7次拉拔才能变成‘Z’形钢丝。”拉拔机前,秦卢峰拿出一组金属模具,边展示边讲:“巴掌大小的模具,看似简单,研发过程却异常曲折。为了让‘Z’形钢丝模具和生产线匹配,团队通过电脑三维设计软件反复模拟计算,数不清多少次推倒重来,才换来这套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

随着“冰丝带”的落成并投入使用,“冬奥索”的品牌效应愈发凸显。去年以来,巨力索具承接了三亚新体育中心、上海浦东足球场、大连梭渔湾体育场等十多个国内重点工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1月 11日
下一篇 2022年 1月 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