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26年前的那颗铆钉!

这例病例因为极具代表性,所以出院前,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后,医务科牵头,神经外科联合苏州广电台还做了一期健康宣教节目。

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因“发现头皮肿物2月伴疼痛”入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查体:右顶部可及一质韧肿物,轻压无明显疼痛,表皮无破损,周围无红肿、渗出,1月前在外院行MRI检查显示:

MRI中可见右顶骨部分缺如,骨质缺损处非虫蚀状,可见骨质缺损周围脑膜部分强化。

入高新区人民医院再行CT检查显示:

我们初步认定,病变未进颅!

仔细询问病史中,患者否认近期的头外伤史,平素亦无头晕等情况,诉10岁时(26年前),家人开玩笑,将其抱起时,头部撞至篮球架一处突起的铆钉上,当时有出血,就在附近小诊所换了药,未行CT检查,未进一步检查治疗。这么多年来未见明显异常,而在1年前,该处曾经反复“出水”,多处换药后,结痂好转。

第一次问到这样的病史,我的第一观点就是:是不是“成长性骨折”啊?虽然常见的成长性骨折年龄小得多;我还考虑了板障型脑膜瘤、骨松质性骨瘤、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在手术前,这些都不能完全排除。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病变也完整切除。

术后病理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说白了,就是慢性炎症感染所致。

结合患者26年前的头部外伤史,当年的大意、不就医,险些酿成大祸,这颗“定时炸弹”在体内留置了26年!术后患者想来仍心有余悸,所以我们做了 道,积极宣传,就是为了呼吁广大百姓做好自己身体的“督导员”,不让任何“小恙”残留。(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倪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12月 11日
下一篇 2018年 12月 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