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张萍
北京冬奥会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完赛中,中国队以总分324.22分惜败于美国队,收获一枚银牌。老将贾宗洋为自己的失误沮丧道歉:“真的对不起。”队友送上拥抱,网友说:“双腿21颗钢钉依然这么优秀,你是最棒的。”
像这样动容的瞬间还有很多,家门口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一体育盛事的诸多细节,感受人的成长、国的进步、时代的变迁。
羽生结弦,一个外国运动员,不会说中文,没有刻意经营,还是中国花滑选手的劲敌。但当他挑战4A高难度动作时,中国观众无不送上敬意,屏气凝神为其助威,失败后同样满屏飘赞。如此盛景,恐怕不是单凭运动员的个人魅力可以成就的。
苏翊鸣,做出了1800难度的动作,连很多国外的解说都被征服了,但裁判因角度问题没有看到冠军帕洛特的失误。苏翊鸣说,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性,感谢所有裁判,恳请公众终止批评。
小将高宏博,只得了15分,全场最低分,大家说没关系,你战胜了自己。胜固可喜,败亦欣然,未来可期。
……
难怪有网友评价,这届运动员和观众“格局打开了”。
“格局打开”的背后是什么?
是体育强国的名实相符。夏季奥运会是中国运动员的“秀场”,冬奥会也已经不是一句“弱势项目”可以概括的了。北京冬奥会不断实现零的突破,不断被小将们的风采折服,三亿人上冰雪还在铺垫冰雪运动新的伏笔。竞技实力的提升,仍然是风度和自信的基石。
运动员更会比了,观众也更会看了。依然要冲金夺银,依然要更高更快更强,但不再唯金牌论,人们更懂得欣赏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体育精神。希望从运动员身上看到人的可能性、丰富性,看到坚毅果敢、诚实善良、团结豁达这些高贵品质在赛场上的演绎。
物质的极大丰富,不断创造着精神文明新景观。之所以能以这种张弛有度的态度去参与和欣赏比赛,归根结底是国家实力的提升,让我们有了更加开放包容的底气。“格局打开”的大国风范、大国气派如此迷人,中国运动员如此可敬,中国观众如此可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