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板工程标准做法 |
||||||||||
编制 |
日期 |
|||||||||
日期 |
||||||||||
批准 |
日期 |
|||||||||
修订记录 |
||||||||||
日 期 |
修订状态 |
修改内容 |
修改人 |
批准人 |
||||||
- 目的:
明确铝合金模板工程的标准做法,提高主体结构实测质量及观感质量,从而提升客户对于工程质量的满意度。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州万科所有在建及新建高层项目的标准层模板工程。
- 编制说明
本标准做法原则上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均按此做法执行,但鼓励总包进一步将模板加固及安装做法定型化。
- 铝合金模板工程的前期准备
4.1铝合金模板对结构设计的要求:
4.1.1结构截面尺寸以50mm为模数,墙、柱截面宽度与梁相同(相关要求在联合审图的结构图方案阶段向设计师提出,减少后期的变更)。
4.1.2铝合金模板的生产周期:
从图纸会审起计至铝模板运到现场总工期80天,各阶段工期如下(按每层展开面积5000平方米计算):
全套施工图(包括建筑、结构、水、电图纸)图纸会审8天
铝模专项图纸会审7天
深化铝模加工图纸时间10天
铝模生产时间40天
工厂试拼装、项目部和监理验收及编号、包装、货到现场时间共15天
- 标准层铝模板配置标准:
序号 |
模板名称 |
单位 |
形象数量 |
备注 |
1 |
剪力墙、柱模板 |
层 |
1 |
|
2 |
梁模板 |
层 |
1 |
|
3 |
楼面模板 |
层 |
1 |
|
4 |
早拆头 |
层 |
4 |
|
5 |
独立钢支撑 |
层 |
4 |
6、铝模板体系选用:
6.1、铝模板选用6000系列铝合金材料,采用一次性挤压成型的整体型材模板(不用型材与铝板拼接的型材拼接模板),模板厚度最薄处≥4mm
6.2、钢撑、销钉、销片、背楞等钢配件,采用Q235材质,表面热镀锌处理。
6.3、标准模板宽度≥400mm
6.4、采用早拆模板系统
6.5、推荐对铝模板表面进行金属粉喷涂处理(以提高砼观感质量)
6.6、脱模剂选用以水为介质的乳油性脱模剂
拼接型材模(不准用) 整体型材模
7、铝模板制作允许偏差:
序号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 |
1 |
外形尺寸 |
-2mm/米 |
2 |
对角线 |
3mm |
3 |
相邻表面高低差 |
1mm |
4 |
表面平整度(用2m直尺) |
2mm |
8、主要管理动作
8.1铝模板深化设计前必须完成全套施工图图纸会审(包括建筑、结构、水、电、风图纸)
8.2铝模板深化设计前须组织铝模专项图纸会审(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和铝模设计师必须参加),并明确一次结构与二次结构构件。
8.3铝模板传递预留洞口不得留设在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
8.4铝模工厂试拼装须安排项目工程师或监理工程师驻厂全程跟进验收。
8.5为减少砼泵管抖动对支撑的不利影响,推荐使用下层支撑布料机。如果用用普通布料机,水平管须垫轮胎减震。
8.6铝模早拆体系的非承重早拆模板拆除时间不早于36小时,承重支撑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如下:
序号 |
构件类型 |
构件跨度(m) |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1 |
板 |
≤2 |
≥50 |
>2,≤8 |
≥75 |
||
>8 |
≥100 |
||
2 |
梁、拱、壳 |
≤8 |
≥75 |
>8 |
≥100 |
||
3 |
悬臂构件 |
— |
≥100 |
8.7模板安装顺序:墙柱模安装-墙柱模调垂直并临时固定-从中心向外围安装梁底模-梁底模尺寸验收-安装梁侧模和板模-梁板模验收-墙柱加固及验收。
8.8模板支撑完成后由总包进行100%实测合格后, 监理及项目部进行实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9、模板工程标准做法
9.1原材料
A1:采用整体型材模,最薄处≥4mm(模板表面推荐采用金属粉喷涂处理) |
A2:楼背楞用两条60X30矩形钢管焊接而成,矩管壁厚≥2mm。转角背楞必须一体化 |
A3 :墙柱模采用双向可调支撑,直径48mm、壁厚≥2mm。 |
A4 :楼板模采用可调独立钢支撑,外管直径60mm、壁厚≥2mm,内管直径48mm、壁厚≥2mm。 |
A5:可拆卸带内撑对拉螺杆 |
A6:带定位胶塞对拉螺杆(胶塞可重复利用) |
A7:销钉和弧形销片 |
A8:边梁斜撑 |
A9:早拆头 |
A10:斜撑固定预埋件 |
9.2测量放线
A11:需放设轴线、墙柱定位线、墙柱控制线,阳台、厨房、卫生间的梁放出定位线、外墙大角控制线,利用建筑物主体传递标高。控制线距墙柱边300mm,在楼面钢筋安装前监理需按控制线复核墙梁位置。 |
A12:水电位通过控制线测量放线,进行精确定位 |
9.3墙柱梁支撑
A13:墙柱侧模采用背楞和对拉螺杆加固,最底一层背楞距板面间距≤300,两道背楞间距≤700。层高2.8-3m的墙柱:外墙柱必须设不少于5道背楞,内墙柱必须设不少于4道背楞。 |
||
A14:柱、墙体模板两侧安装斜支撑,斜支撑间距不大于2000mm,宽度≥2000mm的墙体须设置不少于两根斜撑,宽度<1200mm的墙体或剪力墙短肢设置不少于一根斜撑),楼板上预留斜撑固定预埋件。 |
||
A15:墙柱模板下口100mm范围内在浇砼时须进行精确找平,砼平整及标高偏差≤5mm,柱子测量放线完成后钉压脚板(胶合板厚≥18mm),焊定位钢筋定位。 |
A16:梁底支撑配用早拆独立钢支撑,支撑间距≤1300mm。 |
|
A17:梁侧模加固:梁高H≤1000mm:可不设背楞,梁高1000<H≤1200mm:在梁中增设不少于一道背楞;梁高H>1200mm:按墙体模板设置背楞对拉固定;当梁与墙柱平齐时,梁背楞与柱子背楞联为一体加固;对拉螺杆横向间距≤ 900mm。 |
||
A18:边梁采用边梁三角撑加固,间距≤800mm 。 |
A19:梁采用成品内撑或砼内撑,间距≤ 800mm。 |
|
A20:安装外墙模板时,顶部最上一块K板不拆,作为上层根部固定及限位,以防跑模、错台或漏浆。降板处先用板条垫平后再安墙柱模板 |
9.4板支撑及钢筋预留
A21:楼板支撑配用早拆独立钢支撑,支撑间距≤1300mm×1300mm。 |
A22:二次结构飘板钢筋预留:两铝模板用螺栓固定,中间夹胶合板垫片控制间距。 |
9.5吊模支设
A23:吊模采用成品内撑或砼预制块托底。 |
A24:用背楞对拉,间距≤1000mm 。 |
A25:卫生间沉箱和小降板处采用不少于两根拉杆固定。 |
9.6楼梯支撑
A26: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方式,支撑间距≤1300mm×1300mm。。 |
9.7二次构件
A27: 二次构件模板支设。构造柱,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侧边采用双面胶封堵缝隙,防止漏浆,上口预留牛腿斜口,一次浇筑完成。 |
9.8水电安装
A28:水电预埋通过控制线精确定位,钻孔后用胶塞螺钉固定。底盒和止水节用胶带纸封闭。 |
9.9可视化管理
A29:模板安装完成后,采用激光扫平仪对楼板平整度、墙柱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复核,将实测数据标注在模板或钢管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实体上原位标注,总包、监理、项目部分别采用白、蓝、红色标注,并在平面图上记录存档。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