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未来 斯柯达设计师重新演绎经典车

中国女孩请您坐进自动驾驶的“马车”聊一聊

  说到斯柯达的经典车型,自然要从VOITURETTE A说起。这款车型是斯柯达的前身LAURIN & KLEMENT(简称L&K)公司生产制造的第一款汽车。斯柯达设计师张宇涵以未来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这款传奇车型。

  中国设计师张宇涵自2015年起便进入斯柯达位于布拉格总部的内饰设计部门工作,她曾参与过包括VISION E概念车的开发,并且在斯柯达的一款未来量产车型中,我们也将看到她的设计,而她的设计理念也可以通过她改造的一款经典车中感知一二。

张宇涵在工作之余,她绘制插图,创作自己的画集和音乐,与此同时,她还会弹吉他、玩键盘乐器和打鼓。

当张宇涵在斯柯达博物馆坐上VOITURETTE A 展车的驾驶座,对这辆历史悠久的汽车赞不绝口:“这太神奇了!尽管如今看来这辆车的设计十分简单,却有着非常丰富的艺术细节,呈现出非凡的美。而且它的座椅和我想象中一样舒适。”

虽然张宇涵设想中的VOITURETTE还要更稍显低矮、舒展一些,但除此之外都尽量地忠于原作。此外,她还把车的颜色从红色改成了蓝色,并把各种金色细节都保留了下来。她解释说:“蓝色代表未来,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象征。”

依照张宇涵最初的设想,她将打造一款现代版的双座“马车”,并且将具有特别的用途:游客可搭乘这辆自动驾驶的“马车”在布拉格周围游览。

张宇涵想把斯柯达的历史与布拉格的美联系起来。因此这款重新设计的VOITURETTE车内会有一巨大的显示屏,能够在驾驶过程中同时向游客介绍景点,并展示斯柯达的历史。

  在设计师看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而用LED显示屏打造散热器格栅和轮圈的想法也很有未来感。张宇涵说:“这将是汽车与你沟通、迎接你的一种方式。我认为整辆车应该给人一种温馨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我赋予它柔和、圆润的线条的原因。”

  经过近20个小时的创作,这个想法终于从宇涵的脑海中落到纸面,这也是宇涵在进入斯柯达后颇具意义的一次创作。由宇涵改造的VOITURETTE A,已经以焕然一新的样貌呈现在我们眼前,而一贯精益求精的宇涵还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将这个设想继续丰富完善,通过电脑创建3D模型进一步开发更多细节。

斯柯达“神车”——FELICIA

  第二款重新设计的车型是斯柯达“神车”——FELICIA,设计师是来自斯柯达汽车设计团队的法国人Martin Leprince,他认为斯柯达FELICIA敞篷车展现的是乐趣无限、无忧无虑的人生态度。

  斯柯达FELICIA是1959年至1965年,在斯柯达总部科瓦斯尼工厂生产的一款敞篷车,该车的外观和技术是以当时的斯柯达明锐(参数|询价)为原型进行设计的。同时,斯柯达FELICIA也是斯柯达生产的最后一款量产敞篷车,只生产了不到15000辆。

“FELICIA”一词源自拉丁文、意为“幸福、幸运”。此名的确恰如其分,FELICIA果真成为斯柯达的一员“福将”。

斯柯达FELICIA搭载了50马力的1.1升四缸发动机。自1960年8月起,斯柯达除标准折叠车顶外还提供为消费者提供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可拆卸硬顶作为选择。

 在敞篷车停产之后,斯柯达便停用了Felicia的车系名,直到1994年重新启用,并且再一次畅销全球,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在1996年前后,中国进口了一批Felicia,笔者的一位叔叔就买了一辆,当时对这辆车的内饰设计印象颇深,采用了更圆滑温馨的设计,与同时期国内销售的桑塔纳、捷达方方正正的设计有着明显区别。

 设计师Martin Leprince曾参加了斯柯达VISION X、VISION RS和VISION iV概念车的研究项目。空闲时,他喜欢手工制作,主要是雕塑和模型制作。

Martin把这款车称为‘Bohe Vita’,意思是‘波西生活’,因为对他来说,它体现了一种波西米亚生活方式,一种捷克版的‘La Dolce Vita’,这个短语是源自意大利语的‘甜蜜生活’。

斯柯达FELICIA给他的最大启发就是优美的线条和比例。乘员空间的布局与原车一样,长后悬和长发动机舱盖也闪现着原作的影子。不过,Martine的斯柯达FELICIA可不只是一件复古之作,他想用当代斯柯达的简洁设计语言对经典车型进行更现代、更独特的诠释。

斯柯达车标仿佛构成了整个转向柱,这也是致敬历史之笔,同时也借鉴了雕塑手法,因为Martin非常热衷雕塑艺术。

  外观和内饰对于选择一辆敞篷车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你可以同时看到外观和内饰。人们买车时先会看的是外观,而驾乘时则看到的是车内空间,而敞篷车则能把外观和内饰同时呈现在你眼前。

在车内车外的交界处,Martin设计了一个非同寻常的细节,一扇“漂浮式”风挡玻璃,悬浮在车身上方几厘米处,表面向内弯曲,以充当仪表板和信息娱乐显示屏。这个设计消弭了汽车内外部之间的界限。这种统一感被车内的饰面进一步增强,并且一直延伸到车身钣金。

Martin承认,弧形漂浮式风挡玻璃这个创意是很难实现的:“我研究了玻璃雕像,还在照片和图片的帮助下想办法绘制3D玻璃物体,以便让整个设计易于理解、效果逼真。这让我忙了好几天。”

斯柯达POPULAR MONTE CARLO

  诞生于1936年的斯柯达POPULAR MONTE CARLO,原本是斯柯达为蒙特卡洛拉力赛专门打造的一款赛车。因为拥有流畅的外形设计,让其成为了斯柯达是有史以来最漂亮的车型之一。

1936年,Pohl和Hausman驾驶着斯柯达POPULAR SPORT赛车获得了所属组别的第二名。于是,斯柯达决定借此东风打造一款名为斯柯达POPULAR SPORT MONTE CARLO的公路版车型。该车的轿跑版和敞篷版在斯柯达总部工厂共生产了70辆。

 重塑这款车的设计师是来自保加利亚的Ljudmil。20多年前,在他11岁时随父母移居捷克。他毕业于布拉格艺术、建筑和设计学院。

Ljudmil在斯柯达的内饰设计部门工作了三年,平时喜欢骑自行车,也尽量抽时间陪伴家人。此外他还是一个建筑爱好者。但在工作中,最能带他带来灵感的是音乐。

 Ljudmil在寻找灵感时,恰巧斯柯达博物馆也正好要翻新原来的双座敞篷版斯柯达POPULAR MONTE CARLO,经过几番对比,Ljudmil决定用敞篷车进行改造,因为这个版本更能展现该车的内饰设计。

 在Ljudmil的重新演绎下,斯柯达POPULAR MONTE CARLO极具空气动力学效能的车身线条完美融合了原款车型的和谐美与现代斯柯达汽车的肌肉感。

曲线优雅、‘鳍片’醒目的车尾显然集成了原款车型的设计。改造这款车的散热格栅时,Ljudmil选择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设计方案,就是让格栅延伸到大灯,以便再现原款车型备受称道的车头效果。

 斯柯达品牌名以现代字体装饰在车头,就像今天的斯柯达车尾一样。Ljudmil觉得经典车标太过复古,不适合用在现在的散热格栅上,而文字标识能给人更优雅、更高贵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斯柯达曾在一些车型上用文字代替厂商车标,所以这也是致敬品牌历史。

重新演绎的新车标也是一个有趣的细节,它代表了历史传承。这款车用红色的圆圈取代了厂商徽标。在原款车型上,这个圆圈带有“Monre Carlo”字样,而Ljudmil则在圆圈中放上了艺术字体的车型标志。

 Ljudmil认为原版双座敞篷跑车的内饰优雅而实用,这种设计风格在斯柯达一直延续至今。功能性、实用性、优雅感和纯粹感如今仍然是斯柯达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

斯柯达POPULAR的仪表板中央有一个车速表,Ljudmil保留了这个细节,并将其改造成全息式现代设计。两侧的储物格被替换成现代显示器,用来为车内乘员提供必要的信息。

这辆敞篷跑车的运动个性也影响着Ljudmil的设计。概念车座位后方的储物格就有力体现了这一点:储物格里有两个放在玻璃罩下的赛车头盔。

  Ljudmil想过要不要在这里放两个儿童座椅,让车子更实用一点,就像现在的量产敞篷车一样,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更有运动感的外观。

  Ljudmil对音乐很着迷。他在看到原款斯柯达POPULAR MONTE CARLO时,他耳边好像立刻响起了爵士乐。他希望通过音乐来给设计加点料,让它唤起和音乐一样的情感。看看Ljudmil构想的斯柯达POPULAR MONTE CARLO——你甚至能在它的线条中找到一个高音谱号。

“东方保时捷”——斯柯达传奇车型130RS

  或许您可能不信,看起来朴实无华斯柯达,骨子里却拥有着一颗异常躁动的心。斯柯达品牌自1901年以来一直参与赛车运动,涉猎甚广:房车赛、方程式,拉力赛都有参与,并在世界各地的各种车辆中赢得了许多奖杯。

从1901至今,斯柯达已经拥有120年的赛车运动参赛历史。

拉力赛可以说斯柯达品牌最为热衷的赛事,并且作为厂队曾在1999年至2005年之间,参加了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最高组别的竞赛。

斯柯达130 RS虽然是基于量产款110 R轿跑打造而成,但其设计有诸多改动,例如强化悬架系统和防滚杆、铝制车身钣金以及输出功率达到103千瓦左右的1.3升发动机。

  斯柯达130 RS不仅在同排量级别的比赛中屡战屡胜,还在拉力赛和场地赛的总排位赛中屡屡夺冠。它最辉煌的战绩包括赢得1977年蒙特卡洛拉力赛冠军和1981年欧洲房车巡回赛冠军。在1975年至1980年间,斯柯达130 RS共出产了200辆左右。

  凭借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功,斯柯达130RS有着“东方保时捷”的美名。

重新演绎斯柯达130RS的是拥有法国和西班牙血统的设计师Aymeric Chertier。他自幼开始画汽车,后来进入法国史特设计学院学习。现在已经在斯柯达设计公司的内饰部门工作了两年。

 他喜欢弹吉他和钢琴,也喜欢木工和建筑,现代建筑之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建筑大师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是他最喜欢的建筑师。

当Aymeric Chertier绕着斯柯达130 RS寻找灵感时,认为这辆车的诞生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它要跑的更快,它的设计和构造也都是为此而生。车身造型、防滚架、座椅、内饰整体布置,一切的一起都服务于这个目的。

  因此,他对斯柯达130 RS的改造不仅仅是要打造一辆吸引眼球的时尚之车、同时也是一款脱胎于传奇赛车的复古之作。面对这样一款经典车型,Aymeric想要做的的是要重塑这款车型,而不是要改变它。

Aymeric在原车外观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保留了它的精髓和特征线条,并添加了一些来自现代WRC赛车的细节设计,力图将复古风与肌肉感糅为一体。

虽然Aymeric重新设计的斯柯达130 RS在外观上仍忠于原型车,但内部设计却打破了壁垒、充满了创新。

Aymeric设计了一个全新的防滚架,并且不是用螺栓固定的,而是底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结构承托了整个内饰,支撑着仪表板、座椅和车门,并环绕这换挡杆。

此外,这辆概念车还配备了一块大显示屏,上面有三个信息区。驾驶员一侧的区域显示的是传统车速、转速数据以及其他关键参数。中间区域显示了更详细的信息,如机油温度、发动机性能或导航数据。右侧领航员座椅前方的屏幕区域则显示附加信息,如后视摄像头拍摄的影像。

一款实用的露营车——斯柯达1203

  最后一辆是斯柯达1203,它是20世纪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前)使用最广泛的多用途车(MPV),它于1968年9月14日在布尔诺的机械工程交易会上首次亮相。

 这种厢式货车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小型客车、厢式车、到平板车或组装车型应有尽有,说句开玩笑的话,斯柯达1203能够伴随人们走完一生:从摇篮(救护车车型)到坟墓(灵车车型)。

斯柯达1203的生产基地起初是斯柯达总部弗尔赫拉比工厂,后来在1981年转移到斯洛伐克特尔纳瓦。此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斯柯达1203都在那里生产。

31岁的捷克设计师Daniel Hajek承接这项设计工作。他在比尔森Ladislav Sutnar设计和艺术学院。在那里,他将自幼对汽车的热情发挥到极致,专攻运输车辆设计。

他于2016年加入斯柯达汽车(彼时还是一名学生),并与斯柯达合作完成了他的学位项目。现在Daniel是一名用户界面(HMI)设计师,并参与了斯柯达明锐和斯柯达ENYAQ iV的仪表盘系统设计工作。此外,他还参与了斯柯达VISION X、VISION RS、VISION iV和VISION IN概念车的原型设计。

在Daniel看来,斯柯达1203完美诠释了品牌的价值:实用性、空间性和“实在不简单”(Simply Clever)的解决方案。

  在他的构想中,现代款的斯柯达1203是一辆拥有“悬浮式”车顶的现代露营车。不过,Daniel最开始的想法是为环法自行车赛设计一辆护卫车,因为斯柯达一直以来积极参与自行车赛事。

在改造现代斯柯达1203时,他试图将这辆传奇车型的设计带入21世纪,但Daniel不希望它太复古,改造后人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同一款车。

Daniel的斯柯达1203采用“双车顶”设计,车顶和散热器格栅略微突出边缘,相比原车的圆润特征,线条更加锐利。

Daniel用当今斯柯达汽车的标志性飓风腰线取代了斯柯达1203的水平腰线,并赋予其以时下流行的光影特征。

Daniel对大灯进行了大胆的全新设计,并为此绞尽脑汁,如何参考原车的圆形车灯,又不至于太复古。因此勾勒出了一条锋利的曲线。

车尾是Daniel最难破解的难题。斯柯达1203原车的尾部较窄,而现代汽车要宽大得多,Daniel想参照斯柯达1203和斯柯达1000MB车身上的大灯设计。因此,这辆重新演绎的厢式货车的视觉效果被拉宽了,相对狭窄的车顶也意在致敬斯柯达1203经典车的细长车架。

在Daniel的构想中,现代版本的斯柯达1203基于大众汽车集团正在使用的Transporter平台打造,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全电动化。电动车可以让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内饰以简约的仪表盘为主,仪表盘也采用了独特的横向衔接设计,还有一个横向的双辐式方向盘。

仪表盘只有一个小型信息显示屏,位于方向盘后和通风口旁,显示屏与副驾驶前印有车型名称的牌子相映成趣。

  仪表盘下方的倒飞翼式的置物架也是对历史悠久的斯柯达1203车型的致敬。隔板内有储物空间,有趣的是,隔板可以伸缩。滑动式隔板在普通汽车上可能会碍事,但在厢式货车上就很实用了。

  而在娱乐系统方面,作为用户界面的设计师,他的工作内容包含信息娱乐系统的外观和功能设计,但在他改造的这辆斯柯达1203上并没有这个系统。原因是Daniel想让驾驶员利用自己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获取娱乐信息。当然,他也可以为这些设备设计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来控制车辆功能。

写在最后:

  从1895年到2021年,斯柯达品牌已经走过了125个春秋,从最开始的自行车,到汽车、火车,再到飞机发动机,它的历史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五位设计师在对未来畅想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斯柯达的百年历史,承前启后,传承经典,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会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斯柯达车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2月 12日
下一篇 2021年 2月 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