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这个团伙“栽”了!诱导了未成年干这事,快来看看咋回事?

同学,想挣点零花钱吗???

只需要你的身份证

去营业厅实名办个电话卡就可以!

克办一张就有30-50元

甚至上百元噢~

哇哦!是不是很心动?

你有遇到这种“好事”吗?

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千万别!!!

首先,大家知道为什么

一张电话卡的价值为啥这么高吗?

小编带你看清“套路”

↓↓

冒充“业务员”,以推销业务为由

专门找大学生、老人等到代办点

实名办理电话卡

然后再以高价回收

加价卖给那些专门收集电信卡

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

这就是为什么

骗子用的作案手机号码辣么多

很多都是通过购买代开的电话卡

开始实施诈骗!!!

因此,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

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重要根源

对社会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像近日,叙永法院就公开宣判了

一起非法收售电话卡案的被告人

主犯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罚金十万元

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十万元

其余人员被判处十个月

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和没收违法所得

大家注意了!!!

接下来就是很重要的点了!

他们的作案手法是怎么的呢?

赶紧看看以下“套路”

↓↓↓

团伙作案,非法收售电话卡

01

2020年8月开始,赵某通过在微信上发布收卡信息。

02

发展了下线林某喜、赵某平等人为自己供卡。林某喜、赵某平在网吧、公园等场所寻找办卡人员。

03

之后,赵某平通过微信联系了叙永职高学生魏某(未成年),魏某又通过微信联系自己同学为该团伙办理实名制电话卡,每张支付30—50元不等的“ 酬”。

04

办理电话卡后,赵某平、林某喜将电话卡交给赵某,获100元至200元不等的 酬。

05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赵某收卡500余张,并将收购的电话卡贩卖给“鬼哥”(微信名)等人,每张电话卡获利200—300元,非法销售金额达数十万元。

06

最终,赵某、林某喜、赵某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包含有公民个人信息的电话卡后,多次出售给他人获取非法利益,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所以,大家千万别贪小便宜

向犯罪团伙提供

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

从而沦为网络犯罪的“工具”

除此之外,为打击不法分子的财路

“断卡行动”也在路上了!!!

“断卡”行动断的是哪些卡?

“断卡”行动主要采取

打击、整治、惩戒三大举措

打击“两卡”买卖链条上的所有人!

↓↓

开卡团伙

自行或者经组织前往银行、营业厅或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办银行卡、电话卡的人员(即“卡农”),以及金融机构、运营商内部利用管理漏洞大批量开设电话卡、银行卡或者为开设提供便利的“内鬼”。

带队团伙

诱骗或者组织他人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团伙,这类团伙经常以“扫村”、“扫校”方式忽悠村民、大学生办卡,性质十分恶劣。

收卡团伙

主要是接收带队团伙手机卡、电话卡的团伙,这些人又称“卡头”。有些物流公司、公司的员工也参与收卡。

贩卡团伙

主要是接收全国各地收卡团伙办理的电话卡、银行卡,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大家不要觉得和自己没啥关系

这件事,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为什么呢?

↓↓

首先,如果身份证有遗失经历、前期电话卡或者银行卡有异常情况的,一定要去通信公司、银行查询一下自己的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卡或者银行卡,并及时处理。

否则,有卡涉案,名下所有卡或者业务都可能被暂停。

其次,大家不能出租、出售、出借电话卡、银行卡或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否则,你可能将面临5年内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

还有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还有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的最后

小编再次提醒叙永的朋友们:

擅自买卖实名电话卡属违法行为

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

转借、转租、买卖给他人

否则不仅可能影响你的个人征信

严重的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8月 9日
下一篇 2021年 8月 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