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就进入了2020年。记得2010年时,我的月薪只有区区三千元,那时候花一千多元买一块intel X25-M 80G固态硬盘,我反复考虑了近一个月才咬牙下手。那时候能用上一块SATA SSD已经是可以从头发尖爽到脚趾头的事。十年过去了,SATA SSD早就成为廉价硬件,高端固态硬盘市场已经被NVMe SSD所占据。SATA SSD在速度上现在已经没有优势可言,对比NVMe SSD的优势只剩下容/价比了。另外就是很多主流主板上也只有1-2个M.2接口,所以在M.2接口用完之后,还是需要SATA SSD才能继续扩展SSD容量。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SATA SSD还不会被NVMe SSD所取代。这次就拿四款京东上最热销的480G-512G SATA固态硬盘来做一个详细的对比评测。
★产品外观及芯片介绍★
一、西数Blue 500G SATA
西数Blue系列SATA SSD已经上市很长一段时间了,其采用的是Marvell的88SS1074主控芯片,这款主控是已经有些年头的产品了,浦科特M7V用的就是这款主控。Marvell 88SS1074主控采用四通道设计,可以支持TLC/MLC/SLC和3D堆栈闪存,支持DEVSLP休眠模式以实现低功耗、支持256位AES加密技术,另外还支持Marvell的第三代NANDEdge纠错技术和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技术。缓存采用的是南亚科技的DDR3L DRAM缓存,型号为NT5CC256M16ER-DIB,容量为512MB,频率为DDR3L 1600,时序11-11-11。对比目前主流SSD使用的DDR3L 1866甚至DDR3 2133,DDR3L 1600的频率确实低了。NAND采用的是闪迪的05139 TLC闪存颗粒,制程为15nm,单颗容量128GB,共四颗组成512GB的总容量,划出12GB作为OP空间,实际可用空间为500GB。这个SSD的外壳是这四款SATA SSD中唯一一款采用塑料外壳的,质保为五年。
二、浦科特M8V国际版 512G
浦科特M8V系列也是SATA SSD中的老运动员了,不过以前的版本都是采用中国红的颜色外观,新出的国际版则改为了银灰色外观的铝合金外壳,其他方面变化不大。主控方面采用的是慧荣SMI的SM2258H主控芯片。这个主控是原生SATA主控,四通道8CE,支持1z nm新工艺的MLC/TLC和3D TLC,具备独立SRAM、ROM等单元,支持ONFI 3.0、Toggle 2.0和异步的NAND,支持AES 128/256、TCG Opal加密功能,支持LDPC EC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纠错算法,支持DevSleep省电模式。支持SMI独家的NANDXtend ECC技术,号称“可以让TLC SSD的耐久度提高至原来的三倍以上”,并且能够通过新的优化算法来减少SLC Cache空间消耗完之后速度下降的幅度。缓存颗粒采用的是海力士的DDR3 DRAM缓存,型号为H5TC4G63EFR-RDA,频率为DDR3 1866,时序为13-13-13,单颗容量512GB。NAND方面采用的是东芝原厂的BiCS3 64层堆叠3D-NAND TLC颗粒,单颗容量256GB,两颗组成512GB的容量,实际可用容量为512GB。质保三年。
三、东芝TR200 480G
东芝TR200同样是已经上市很久的老产品了,不过很悲催的是TR被很多网友调侃为“特弱”。虽然这个系列的产品性能不怎么样,但是依靠着东芝的品牌效应,销量一直还是很不错的。TR200采用的是群联为东芝定制的方案,主控型号为TOSHIBA TC58NC1010GSB,其实就是定制版的联群PS3111-S11,这是一款单核心SATA主控芯片,采用40nm工艺制程、支持双通道16CE的1z MLC/TLC/3D-NAND闪存颗粒,支持LDPC和数据恢复。PS3111-S11采用了集成SRAM缓存的设计,所以无需再外置缓存,并且在传统的SLC Cache缓存空间的基础上设置了Turbo-TLC区块,官方宣称能够在SLC Cache空间写满之后为TLC SSD加速。NAND采用的是东芝自家的64层堆叠 TLC 3D-NAND。质保为三年
四、金士顿A400 480G
金士顿A400系列同样是依靠金士顿的市场渠道和品牌效应打天下的产品,与东芝TR200一样都是基于群联PS3111-S11的方案。主控采用了联群PS3111-S11,无缓存颗粒。这个SSD的金属外壳采用的是专用的六角螺丝,我没有专门的工具拆不开,所以只能根据网上评测得知采用的是打磨为金士顿标识的TLC NAND颗粒。质保为三年。
★性能对比详测★
一、理论性能测试
首先是SATA SSD的常规五项测试: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 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和ATTO Disk Benchmark。这五个软件都能够测试SSD的最大持续读写速度,AS SSD Benchmark可以测得SSD在QD64队列深度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CrystalDisk Mark和TxBENCH可以测得SSD在QD32队列深度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可以测得QD4、QD16队列深度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一般这五个软件测下来就可以让用户对SSD的基本性能参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过这五个软件的默认测试数据都只有1GB左右,因为目前几乎所有TLC SSD都采用了SLC Cache技术,1GB左右的测试数据其实都是在SLC Cache空间就内部进行测试的,所以这四个软件都只能测得SSD在轻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无法反映出一个SSD在重负载下的实际综合性能,因此也就需要结合后面的PCMARK8测试结果才能更客观的综合分析一个SSD的整体性能。
1、西数Blue 500G SATA
2、浦科特M8V国际版 512G
3、东芝TR200 480G
4、金士顿A400 480G
测试成绩汇总对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