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
本篇为《捡起来会用系列》第七篇,前几篇文章为:
以上文章可以在我的文章列表中阅读。
一、战斗性能和主要诸元
(一)战斗性能
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既能直射,又能曲射,集杀伤与破甲于一体的新型步兵自动武器,发射器为轻、重两用型(图2-18-1.2-18-2),通常装在三脚架以重型使用。它配备于步兵火力分队,也可配备在步兵战车上,能在-45C-+50C温度范围内作战使用。使用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杀伤弹、破杀弹以及配套的其他弹种,可毁伤600米内敌轻型装甲目标,压制800米内敌火力点,杀伤1750米内暴露的和隐蔽的敌集团有生目标,必要时,可对敌武装直升机进行射击。
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射击方法:单发、连发。
表尺射程:600米。
战斗射速:单发每分钟15-20发,连发每分钟30-40发。
图2-18-1 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轻型)
图2-18-2 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重型)
使用杀伤弹时,产生300余片有效杀伤破片,有效杀伤半径大于11米,使用破杀弹时,可在60度法线角(即弹着点处的弹道切线与目标表面的垂直线所夹的锐角)方向穿透35毫米装甲钢板,有效杀伤半径大于5米。
(二)主要诸元
二、各部机件的名称、用途及自动原理
(一)各部机件的名称和用途
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由身管及机匣组件、枪机、击发机、尾托、复进簧、弹鼓、脚架和瞄准装置八大部分组成(图2-18-3)。另有一套附品。
图2-18-3 轻型各组成部分
1.身管及机匣组件
身管及机匣组件由身管、导气箍和机匣组成,经加销连接成为不可拆卸的整体,上面装有制退器、 气体调整器、弹鼓连接座及锁扣、瞄准具和尾托锁扣(图2-18-4)。
图2-18-4 身管
身管,用以赋予弹丸一定的初速、飞行方向和旋转速度。内有弹膛和线膛,弹膛用以容纳榴弹,线膛能使弹丸在前进时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
线膛有18条缠度为1000毫米的右旋膛线(阴膛线),两条膛线间的凸起部分叫阳膛线,两条相对的阳膛线间的距离是发射器的口径。
制退器,利用后效期膛内火药气体对制退面的冲击,减少武器的后坐,由右旋螺纹连接在身管膛口,并经点铆,平时不拆卸。
机匣,将各部分有机地连接于一体,引导枪机运动,与枪机、弹鼓等机构配合,完成供弹、闭锁、退壳等动作。
机匣上方有导气箍和气体调整器,气体调整器固定在导气箍内,前端与身管导气孔相通,将火药气体引向机体气室。引入气室的气体通过气体调整器的三个不同位置进行调节。调整气孔大小时,只要将定位销按下,即可将气体调整器转换到需要的位置上,位置“1”气孔最小,位置“3”气孔最大(图2-18-5)。
当将气体调整器上的挡销与导气箍内的凹槽对正时,可将气体调整器取出清洗。机匣下方的弹鼓座和弹鼓锁扣能方便迅速地将弹鼓连接在机匣的进弹口处。向前按弹鼓锁扣柄,即可迅速取下弹鼓。
机匣两边对称配置一对油杯,供加润滑油用。
机匣尾端下方有尾托锁扣,当装入尾托后,锁扣会在弹簧作用下自行进入尾托定位槽,将尾托锁住。机匣尾端上方有防尘板,防止灰尘进入。
机匣后端的环形槽与三脚架摇架座配合,当拧紧三脚架的摇架盖时,发射器(轻型)则与三脚架连成一体。
2.枪机
枪机(图2-18-7)由机头和机体两部分组成,用以在相关机构配合下完成推弹、闭锁、击发、开锁、抽壳、抛壳等动作。
枪机(图2-18-7)
机头由击针、拉壳钩、抛壳挺、左右闭锁片和各连接销等组成,用以闭锁、开锁、抽壳、抛壳动作。
机体集多个部件于一体,具有七个功能:
(1)枪机的机体,用以容纳相关机构。
(2)气室,用以将火药气体的压力转换成枪机的动力。
(3)缓冲机构,用以减缓枪机的到位冲击。
(4)击发机构,与击发机和击针相互作用形成待发和击发。
(5)挡壳机构,用以拨挡抛出的药筒。
(6)武器提柄,用以武器搬运。
3.击发机
击发机(图2-18-7),由握把、保险、扳机、阻铁、击发机体和锁扣组成,用以握持武器、控制待发、操纵击发和保险。用T形槽连接在机匣的右方,由击发机锁扣扣住。保险有三个位置,标记“.”为保险,“..”为单发,“…”为连发。
击发机(图2-18-7)
尾托(图2-18-8)由尾托体、尾托座、橡胶垫、托钣、定位套等零件组成,以断隔环与机匣连接,用以封闭机匣尾端,承受枪机到位的撞击,限制枪机后坐行程和射击时抵肩。尾托内的定位套用来引导复进簧。
5.复进簧
复进簧与机体内缓冲机构和尾托内定位套相连接,用以缓冲后坐及使枪机回到前方位置。
尾托(图2-18-8)
6.弹鼓
弹鼓(图2-18-9)分6发和15发弹鼓,由外盒和转轮组成。与枪机协同动作,将弹鼓中的榴弹依次送到进弹口。
弹鼓(图2-18-9)分6发和15发弹鼓
7.脚架
(1) 两脚架(图2-18-10), 由插钣、脚架簧、架腿和脚钣组成,以锁钉固定在机匣的脚架座上。是武器轻型射击时的依托,行军和架在三脚架上时,两脚架收贴在身管下方。
图218-10 两脚架
三脚架(图2-18-11)
(2)三脚架(图2-18-11),由上架、下架、连接箍三部分组成。用于支撑发射器(轻型),赋予武器一定的高低和方向射角。
①上架,由摇架座、摇架盖和高低机组成。
摇架座,用以与机匣后端的环形槽配合。
摇架盖,用以固定发射器(轻型),使发射器(轻型)与三脚架连成一体。
高低机,用以赋予发射器相应的高低角。主要由手轮、蜗轮蜗杆机构、齿轮及齿弧机构、重锤及锁紧机构构成。
②下架,由架腿、架腿紧定器组成,用以赋予基本火线高和根据地形需要调整火线高。在行军时,两后架腿可以收拢,用背具背在背上(图2-18-12)。右后架腿连接处的小齿弧机构是武器侧倾微调器,向内拉可调整武器的侧倾。
图2-18-12 行军时的三脚架
③连接箍,用以连接上架和下架。稍松开连接箍手柄,上架即可沿360度方向调整射向。
8.瞄准装置
(1)瞄准具(图2-18-13)由位于身管左方的准星、表尺构成,可对600米内的目标进行瞄准射击。表尺由锁芯、表尺柱组成,向外拉锁芯,表尺柱可上下移动,装定不同的距离,表尺刻线单位为百米。准星由准星座和护圈组成,可拧高、拧低,准星座可左右移动,准星和准星座上分别刻有刻线,用以检查准星位置是否正确。
瞄准具(图2-18-13)
(2)瞄准镜(图2-18-14),用以装定射角,瞄准目标。由距离(高低)装定机构、方向调整机构、分划板、照明器、连接座和接额垫组成。
①距离(高低)装定机构,由手轮、距离(高低)细分划圈、距离粗分划圈、镜座、锁紧手柄组成。松开锁紧手柄,转动手轮,带动镜简俯仰,构成发射器需要装定的射角。
瞄准镜(图2-18-14)
②方向调整机构,由连接座、锥轴、调整螺杆、锁紧螺母等组成,用来校正光轴与发射器身管轴线(方向)平行的机械装置。
③分划板,由方向修正分划、测瞄合一分划和垂直线上的水平短刻线组成,用以测距和选定距离、方向分划(图2-18-15)。
方向修正分划的范围是右左各80密位,长刻线为10密位,短刻线为2密位。测瞄合一分划的测距基线为6.74米,两条对称曲线旁的数字单位为“100”米,如1为100米,2为200米…..射程范围100-600米。
④照明装置,由电池盒、发光二极管及开关组成,用于夜间射击时照明分划板。
⑤连接座,由V形槽、螺杆组成,用以与发射器左侧上的V形块相配,使瞄准镜固紧在发射器左侧。
⑥接额垫,用以在射击时抵住前额保护眼眶。
图2-18-15 分划板
9.附品(图2-18-16),用以分解结合、擦拭上油和排除故障。附品包括扳手、通条、手锤、桩、油刷、引铳、铳子、油壶和碱壶。
附品(图2-18-16)
(二)自动原理
当扣扳机解脱击锤时,击锤向前打击击针,击针撞击榴弹底火,点燃发射药,产生火药气体,推动弹丸沿膛线向前运动,弹丸向前运动通过导气孔,部分火药气体经导气孔、气塞进入机体气室,吹击机体带动机头一起后坐完成开锁、抽壳、抛壳动作,并压缩复进簧和缓冲簧。在复进簧的作用下,机体、机头复进,完成闭锁动作,开始下一射击循环。此时,如果保险定在连发位置,扳机未松开,始终压住阻铁,击发阻铁不能卡住击锤,击锤再次打击击针,形成连发,如保险位置定在单发位置,击锤被击发阻铁卡住不能向前,若再次发射,必须松开扳机后,再扣扳机。
三、分解结合
(一)目的和要求
同81-1式自动步枪。
(二)分解
1.卸下弹鼓(图2-18-17)
卸下弹鼓(图2-18-17)
左手从左边抓住弹鼓提手并将弹鼓托住,右手从右托弹鼓并用拇指往前按弹鼓锁扣将弹鼓解脱,取下弹鼓。
2.卸下瞄准镜(图2-18-18)
右手握瞄准镜,左手用瞄准镜专用扳手(或弹鼓扳手)将螺栓从机匣上拧出,双手协同卸下瞄准镜。
3.卸下击发机(图2-18-19)
右手握握把,左手向外按击发机锁扣,右手将击发机稍往后拉(10毫米左右),然后推压处于击发机下方的阻铁限位柄,同时将阻铁柄向内按压,将击发机向后抽出。
4.卸下尾托(图2-18-20)
左手从下方往前推尾托锁扣,右手握尾托将尾托旋转90度后慢慢地将尾托抽出。然后抽出复进簧。
卸下击发机(图2-18-19)
卸下尾托(图2-18-20)
5.卸下枪机(图2-18-21、2-18-22)
打开摇架盖,卸下防尘钣,然后取出机体、机头,分解机头。
图2-18-21 卸下防尘钣
图2-18-22 卸下枪机.
6.卸下身管及机匣组件(图2-18-23)
两手协同将身管及机匣组件平行往上托出。
图2-18-23卸下 身管及机匣组件
(三)结合
结合时,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
1.装上身管及机匣组件两手协同将身管及机匣组件装在三脚架上。
2.装上枪机
结合好机头,将机头结合在机体上,装入机匣内往前推到定位,装上防尘盖钣,拧紧摇架盖。
3.装上尾托
将复进簧装入复进簧巢内,慢慢前推尾托到定位,然后旋转90度。
4.装上击发机
右手握握把,将阻铁柄向内按压,往前推到定位。
5.装上弹鼓
两手协同将弹鼓朝上装在结合口内,按压弹鼓向后,听到响声为止。
6.装上瞄准镜
右手握瞄准镜,将瞄准镜座的V形槽对正机匣上的V形座上,左手用专用扳手拧紧螺栓。
四、榴弹
榴弹包括87式破杀弹和87式杀伤弹(图2-18-24),由引信、战斗部、药筒和发射药组成。
图2- 18-24 榴 弹
(一)引信
引信,配用于87式破杀弹和87式杀伤弹,用于引爆弹体内的炸药。引信为全保险型弹头引信。膛口保险距离12-30米,设有小着角擦地炸机构,能够在65度法线角下正常使用。
引信,由引信体、活机体、击针、保险机构和传爆管等组成(图2-18-25)。引信体由合金铝制成,用以连接弹体,盛装引信零、部件。活机体,用以在发射惯性和旋转作用下运动,锁定和释放保险机构。击针,用以刺击雷管,平时锁定保险机构。保险机构,用以提供平时、发射和膛口保险。传爆管,用以扩大雷管爆炸效果,引爆弹体内炸药。
图2-18- 25 引 信
(二)战斗部
1.破杀弹(图2-18-26)
用于毁伤敌轻型装甲目标,杀伤敌有生力量等。破甲厚度35毫米/60度,有效杀伤半径为5米。
战斗部由弹体和空心装药等组成。
图2-18-26 87式破杀弹
弹体用以盛装空心装药,形成破片,连接引信和药筒。弹体分为上弹体和下弹体,上弹体由合金钢制成,爆炸时可产生杀伤破片,下弹体由合金铝制成,外有弹带,发射时嵌入膛线产生旋转运动,密闭火药气体。弹体外还有上、下定心部,在膛内起定向作用。
空心装药由药型罩和炸药组成,用以产生高速金属射流,穿透装甲钢钣。
2.杀伤弹(图2-18-27)
用于杀伤敌有生力量,压制敌火力点等。有效杀伤半径为11米。
战斗部由弹体、破片套和炸药等组成。
弹体为合金铝制成,用以盛装破片套和炸药,连接引信和药筒。弹体外有上、下定心部,在膛内起定向作用。下定心部上有弹带,发射时嵌入膛线产生旋转运动,密闭火药气体。
破片套使用刻槽钢丝缠绕制成,可形成300余块破片。
图2-18-27 87式杀伤弹
(三)药筒和发射药
用于发射榴弹,保证榴弹在膛内定位。
药筒(图2-18-28)由合金铝制成,为半底缘结构,用以容纳发射药,安装底火和连接战斗部。底火,用以点燃发射药。
发射药为“多-125”火药,用以产生火药气体,推送弹丸前进。
(四)作用原理
1.发射过程
当底火被击发,药筒内的发射药迅速燃烧,高压气体推动弹丸脱离药筒,弹体上的弹带嵌入膛线,做加速运动,直至弹丸以一定初速和转速脱离膛口,飞向目标。引信保险机构在后坐惯性力和弹丸旋转离心力的双重作用下解除保险,其保险机构内的回转体开始运动。
2.飞行过程
引信内的回转体受钟表机构的控制,在弹丸飞离膛口12-30米距离处转动到位,使引信处于待发状态,其击针在弹簧的作用下,保证了弹道安全性。
3.终点作用过程
碰击目标时,引信内的惯性件前移,反向推动击针,击针克服弹簧抗力,刺入回转体上的雷管,依次引爆雷管、传爆药和战斗部内的炸药。87式破杀弹战斗部的空心装药产生能量很大的高速、定向金属射流,在穿透钢甲的同时,弹体产生破片向四周飞散,杀伤敌人,87式杀伤弹战斗部内的破片套产生大量高速破片,向四周飞散,杀伤敌人。
(五)标志
标志是喷涂在榴弹弹体和包装箱(匣).上的文字、数字和符号的总称。用于识别榴弹,以便分类、保管和使用。
弹体标志分上、下两行。上行是弹的型号、弹种代号,破杀弹是:DFJ87-35破杀,杀伤弹为:DFS87-35杀。下行是批号、年号、工厂代号。
包装箱(匣)上均标有弹种、数量、批号、年号和工厂代号等。领用时应看清标志,以免弄错。
(六)战斗中怎样使用榴弹
战斗中射手通常应根据指挥员的口令和指示实施射击。必要时,射手可根据目标自行选择弹种实施射击。
在战斗中严禁丢失和浪费榴弹,对榴弹的消耗情况应适时向指挥员 告,应保留一定数量的榴弹,以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五、爱护、保管和检查
(一)爱护武器的要求
同81-1式自动步枪。
(二)保管使用规则
1.榴弹发射器和榴弹应放置在便于取用、查看和保养的位置,要求室内干燥,空气流通,且有防火设备。严寒季节发射器由室外进入室内一小时后,应及时擦净凝结在武器表面的湿气,以免生锈。附件要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检查,定位放置,以防损坏和丢失。
露天保管时,必须选择便于机动,便于组织警戒,且土质坚硬,地面平坦、干燥,便于防火、防空、排水和避免山洪危害,要注意防潮,最好有天然伪装的地方。在居民地宿营时,不得将武器和榴弹放在门窗附近。
2.瞄准镜应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地方。平时应放在架上,悬挂时要离开墙壁,以防受潮,不要挂在窗口附近,以防丢失。在野外,应注意防曝晒、防潮湿、防生霉、防碰撞。如受潮时应及时用绒布擦干。瞄准镜不准拆卸,严禁与酸、碱性等物接触。转动转轮时,不要用力过猛。使用完后,分划归零,取出电池,拧紧螺帽。
3.行军作战和训练时,应尽量避免武器碰撞和沾上污物,注意保持身管内清洁。射击前应检查内膛有无异物并及时清除。长时间射击时,应及时向发射器上涂油,但不宜过多。乘车(船)时,应将武器妥善保管,防止碰撞和丢失。不要摔、压、敲打弹鼓,以免变形影响供弹动作,平时,应将弹鼓中未射击完的榴弹取出,使发条弹簧放松。
4.在潮湿和沿海地区,应特别注意防止机件和榴弹生锈。
在风沙较多的情况下,应防止灰沙进入发射器内。在炎热季节,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曝晒。
5.榴弹的存放与保管。榴弹应分类存放,条件许可,应按弹种分库存放,当不具备分库存放时,应依弹种分类堆码,并做出明确标志和说明。特别是零散弹应分类专箱存放,并标明开箱时间、弹药使用情况、箱内榴弹数量等。禁止不同弹种混合堆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